最新免抵退稅計算實例?某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具有進出口經營權,出口業務适用免抵退辦法某月初留抵稅120萬,當期購進材料一批進項稅80萬元,此材料所有産品均需耗用為進料加工業務另進口免稅材料300萬,當期内銷産品的收入是600萬元,一般貿易出口以到岸價500萬簽訂合同結算,其中運保傭50萬元已經出口時支付進料加工業務出口産品離岸價700萬元來料加工業務進口材料400萬,加工完成後出口産品收取的料工費110萬元貨物的征稅率17%,退稅率13%當月一般貿易出口發生退貨(上月作銷售,且已申報免稅)100萬元,原運保傭10萬元,經協商由我方承擔運貨運保傭及退貨發生的5萬元費用,問免抵退:,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最新免抵退稅計算實例?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某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具有進出口經營權,出口業務适用免抵退辦法。某月初留抵稅120萬,當期購進材料一批進項稅80萬元,此材料所有産品均需耗用。為進料加工業務另進口免稅材料300萬,當期内銷産品的收入是600萬元,一般貿易出口以到岸價500萬簽訂合同結算,其中運保傭50萬元已經出口時支付。進料加工業務出口産品離岸價700萬元。來料加工業務進口材料400萬,加工完成後出口産品收取的料工費110萬元。貨物的征稅率17%,退稅率13%。當月一般貿易出口發生退貨(上月作銷售,且已申報免稅)100萬元,原運保傭10萬元,經協商由我方承擔運貨運保傭及退貨發生的5萬元費用,問免抵退:
1.來料加工應轉出的 =80*110/(600 500-50 700 110)=4.73
2.一般貿易不得免低的=(500-100-50 10)*(17%-13%)=14.4
3.進料加工不得免低的=700-300)*(17%-13%)=16
抵:應納稅額=600*0.17-(80-4.73-14.4-16)-120=-62.87
尺度:免低退稅額=(500-50-100 10 700-300)*0.13=98.8
比較:應退稅額=62.87
倒擠:免低稅額:98.8-62.87=35.93
相關學習資料:
(1)當期應納稅額的計算
當期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一(當期進項稅額一當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
當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彙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貨物适用稅率一出口貨物退稅率)一當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當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當期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适用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無法劃分進項稅額中用于增值稅即征即退或者先征後退項目的部分=當月無法劃分的全部進項稅額×當月增值稅即征即退或者先征後退項目銷售額÷當月全部銷售額、營業額合計。)
(2)當期免抵退稅額的計算
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彙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貨物退稅率一當期免抵退稅額抵減額
當期免抵退稅額抵減額=當期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退稅率
(3)當期應退稅額和免抵稅額的計算
①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則
當期應退稅額=當期期末留抵稅額
當期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一當期應退稅額
②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則
當期應退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
當期免抵稅額=0
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為當期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中“期末留抵稅額”。
“免、抵、退”步驟總結:
(1)剔稅:不得免抵稅額(進項稅轉出)=出口價×(征%-退%)
(2)抵稅:應納稅額=内銷銷項額-(進項稅-1.)-上期未抵扣=<0
(3)尺度:免抵退稅額(最高限額)=出口價×退%
(4)比較:應退稅額=2與3中較小者
(5)倒擠:免抵稅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