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2歲的王珉芝是山東綠聖蘭花卉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年輕時就喜歡養花,一次南方之旅,讓他把愛好變成了美麗的事業。20多年來,他攻克種種難關,讓原本生長在南方的蝴蝶蘭在本地落地生根,曾經高貴的蝴蝶蘭也走入千萬尋常百姓家。12月7日,記者了解到,一個月以前,王珉芝受聘成為濰坊市花卉科普大使。
王珉芝正在組盆蝴蝶蘭。
自主培育“青州金鳳”品種
價格高銷量好
初冬時節,樹葉凋零,草木蕭瑟。而位于青州市黃樓街道的山東綠聖蘭業花卉科技有限公司的花卉大棚裡,春意濃濃,生機盎然,成千上萬的蝴蝶蘭嬌俏豔麗,顔色豐富,如同一群輕盈的蝴蝶翩翩飛舞。
古稀之年的王珉芝在花卉大棚裡步履矯健,穿梭自如。20多年前他種蝴蝶蘭時一無技術,二無資金,連花肥都要自己摸索着配,而現在的技術設備有了很大的提升,大棚内控溫控濕、卷網卷簾、噴肥噴藥、水處理等全部實現了自動化。
王珉芝不善言談,唯獨談起蝴蝶蘭時例外。王珉芝說,蝴蝶蘭講究新、奇、特,用别人的品種就做不到,必須自己培育。“有自己的東西,才能在市場上占據一定份額。”王珉芝口中的“東西”就是自主研發的花卉種苗。
工作人員正在給蝴蝶蘭幼苗移盆。
在花卉大棚的一角,工作人員正把一些蝴蝶蘭苗從小盆移到稍大一點的花盆裡。在王珉芝心中,這些蝴蝶蘭幼苗有特殊的意義。它是綠聖蘭業培育的第一個蝴蝶蘭新品種“青州金鳳”。“這是我當年從2000多個子代中選出來的,上市後因為花色鮮豔銷量很好,一株比普通蝴蝶蘭能多賣兩塊錢。”王珉芝說。“青州金鳳”多杈、耐低溫、花期長,花色鮮豔,适宜北方種植。
“青州花卉全國著名,種苗卻是弱項,買人家的種苗價格貴,成本高,必須要培育自己的新品種,品種多了,才能在全國花卉産業中有發言權,進而走向全世界。”王珉芝說。目前,他們已自主研發“綠聖彩蝶”“綠盛彩斑”“綠聖玫瑰”“綠盛小蝴蝶”等100多個蝴蝶蘭新品種。
為了更好地培育蘭花品種,王珉芝還在花卉大棚裡建成了組培室,一排排玻璃瓶擺放得整整齊齊,瓶子裡呵護着蝴蝶蘭幼苗,他和科研團隊就在這裡進行蘭花新品種的選育攻關。“每一株美麗的蝴蝶蘭都來自一棵小小的瓶苗,蝴蝶蘭的種子不能自己發芽,沒法種到土裡,必須從組培室裡經過組培變成瓶苗才能拿出來。”王珉芝說。
王珉芝查看蝴蝶蘭幼苗生長情況。
攻克種植技術困難
讓蝴蝶蘭在本地落地生根
王珉芝是青州市益都街道東馬官村人,從小喜歡養花,經常在家養些花花草草。而蝴蝶蘭是南方花卉,在青州的市場上很少見,就更别說有人種植了。
1996年,王珉芝去昆明參加花卉博覽會,各式各樣的蝴蝶蘭讓他大開眼界。一問價格,一株蝴蝶蘭居然賣到了200多元錢,他大為驚訝。同時,有着經商頭腦的他也看中了種植蝴蝶蘭的市場前景。之後,他又兩次南下昆明考察。回來後,在老家建立了一個花卉基地,開始與蝴蝶蘭結緣。
“一開始是從昆明進成花,在這邊賣,一株成花就100元,成本很高。”王珉芝倒賣了兩年後發現,蝴蝶蘭産業越是在上遊越能掙錢,進小苗成本低、利潤大。1988年,王珉芝進了幾千棵蝴蝶蘭幼苗,準備大幹一番。然而令他沒想到的是,第一批買回來的蝴蝶蘭因為土壤和溫度的問題都死了。"蝴蝶蘭對溫度要求比較高,夜溫不能超過18℃,否則就不抽梗、不開花,超過溫度要降溫,溫度不高還要加溫。”當時,王珉芝對此并不了解,老家的基地條件簡陋,沒有加溫和降溫設備,導緻蝴蝶蘭幼苗種下去,都沒開花。
面對這殘酷的現實,王珉芝沒有抱怨,而是想方設法一點點提高養花技術,攻克土壤和溫度難題。那時沒有電腦,他隻能從書上看,再就是四處拜師,到處參加蘭花展,學習新技術。光找适合蝴蝶蘭的土就用了好幾年,試驗了十幾種土,直到用上了一種從日本進口的材料,才越養越好。
土壤的問題解決了,王珉芝又開始攻克溫度的難題。為了掌握蝴蝶蘭生長所需的溫度,王珉芝夜裡每兩個小時起來一次,拿着溫度計進花棚,把測量的數據一一記在筆記本上。這樣記錄了幾年,王珉芝完全掌握了蝴蝶蘭的生長習性,每個階段時間多長,需要什麼樣的溫度,他都了然于胸。目前公司現有的8個花卉大棚,每個棚的溫度條件都不同,以滿足處于不同生長階段蘭花的需要,讓原本生長在南方的蝴蝶蘭在本地落地生根。
王珉芝查看蝴蝶蘭長勢情況。
免費教種植技術
帶動周邊村民緻富
随着種植規模的擴大,原來的基地已經無法再滿足發展的需要。2011年,王珉芝啟用位于青州市黃樓街道東壩村村東的新基地,基地占地80畝。憑借過硬的技術他培育出了高品質的蝴蝶蘭,當年的辛勞終于換來了如今的滿棚花香。
蝴蝶蘭品質好了,自然也不愁賣。“原來我們的産品僅限于山東,現在遍布全國各個市場。”王珉芝介紹說,他培育的蝴蝶蘭遠銷全國十幾個省市,成品花和種苗的年銷售量高達140萬盆。部分産品還走出國門,出口日本、越南和韓國等國家。
花卉大棚裡,抖音主播正在直播。
王珉芝的蝴蝶蘭越養越好,不少人上門請教。對于自己辛苦摸索出來的種植技術,王珉芝毫無保留,将公司大棚的大門敞開,讓前來“取經”的花農自由參觀。來問的人越來越多,王珉芝索性辦了一個蘭花培訓班,免費教大家種植蝴蝶蘭,目前已與220多戶農戶建立了緊密合作關系,帶動農民花卉種植品質提升的同時,也帶動大家共同緻富,累計為農戶增加收入600萬元。
王珉芝和他的團隊研發的蝴蝶蘭品種長勢良好。
為了更好地研究蝴蝶蘭産業,王珉芝向高校“借智”,與中科院蘭花所、華南農業大學、山東農業大學簽訂了合作協議,可現在的組培室面積小設備簡陋,科研團隊無法進駐,再加上花卉大棚裡的蝴蝶蘭越來越多,急需一個規模更大的研發場地。“我們現在正在建設山東省高檔花卉育繁推産業園項目,總投資5.1億元,包括科研中心大樓、專家公寓、科普培訓中心、恒溫庫、辦公室等。”王珉芝說。
近年來,王珉芝的企業先後獲批省市級科研平台5個,研發取得了多項技術和成果并得到應用,申請獲批了國家農業農村部蝴蝶蘭品種保護權品種6個,申報3個新品種标準化生産技術标準,成為青州重要的花卉生産和培育基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