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這天,除了吃粽子,泰州及周圍地區還保留了吃“五黃”的習俗,即黃魚、黃鳝、黃瓜、鹹蛋黃、雄黃酒。端午節除了喝雄黃酒,還有飲蒲酒、朱砂酒的,或以酒噴灑。
另外,有的地區還用雄黃酒抹在小孩額上畫“王”字,使小孩帶有虎的印記,以用虎辟邪。從科學角度來看,雄黃加水和酒灑于室内可消毒殺菌,飲蒲酒也頗有益。
端午節期間興化百年老字号——上池齋藥店為顧客準備雄黃。
必須要吃“紅”菜
泰州人端午節的菜肴還有“九紅”、“十三紅”。所謂“九紅”、“十三紅”,就是每樣菜都要帶有紅色,如紅燒肉,紅燒獅子頭,紅燒魚,炒黃鳝,燒肥腸,炒豬肝,松子鳜魚,醋熘腰花,苋菜燒豆瓣,燒刀豆,拌黃瓜,拌涼粉,鹹鴨蛋等。
端午節菜肴帶紅色,也和除妖魔有關。端午節這一天,家家都有懸挂鐘馗像的習俗。鐘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之一。在我們蘇中地區,每家每戶都懸挂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
早上吃蛋午食蒜
端午節早晨泰興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五月初四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特别是紅棗粽,是讀書的孩子必吃的,因為“棗粽”與“早中”諧音,可以“早中狀元”。另外,端午早點還有吃蛋之俗。據說跟立夏一樣,端午吃蛋,則可不生瘡疖,不頭痛腦熱。 端午節中午,燒整頭的大蒜給小孩吃也是一個古俗。一個孩子獨吃一個,不能分吃,因為“獨”“毒”諧音,孩子吃了燒熟的獨蒜頭子,夏天不拉肚子,腹内不生蟲子。大蒜的醫學妙用很多,小孩食大蒜是很有道理的,這些習俗今已不多見。
背布老虎戴百歲索
端午節泰州的孩子們穿戴上虎衫、虎兜、虎鞋,背着布老虎,鞋底還繡有“五毒”踩在腳下, 臉上塗着雄黃酒,額上有大人蘸雄黃、朱砂寫的一個“王”字,借助虎威來驅邪避惡;頸項和小手腕上戴着紅、黃、青、白、黑五色絲線“百歲索”。人們在衣襟上挂上一串五色絲纏繞的香袋,香袋裡一般裝着配制的白芷、蒼術等芳香類中藥。
為新出嫁姑娘“送夏”
端午前夕,娘家為新出嫁的姑娘“送夏”是必不可少的。所謂送夏,即娘家必須為新出嫁的姑娘、女婿送去涼席、涼帽、陽傘、涼匾、蒲扇、夏衣等夏令用品和粽子、雄黃酒等食品,辦得越多、越漂亮,娘家就顯得越有氣派,親家則熱情接待,張羅體面的人物陪同來客。今“送夏”的禮品内涵雖已有變,但此風俗尚存,不失為加深親情、促進和美之舉。
菖蒲插門辟邪
民間認為農曆五月是“五黃毒月”,立夏一過,天氣漸熱,“五毒”就孳生活躍起來。泰州人認定的“五毒”是蛇、蠍、蜈蚣(泰州人叫“百腳”)、蟾蜍(泰州人叫“癞蛤蟆”)、壁虎。
民間有用菖蒲、艾草插在門頭上避邪的習俗,據說菖蒲形如劍,“五毒”自然不敢登堂入室了。
去澡堂洗香草浴
過去泰州的各家老浴室澡堂,每到端午節這一天,就應時推出香草洗浴,将成捆的艾草、菖蒲等“五毒草”泡在大池裡,讓浴客洗香草澡,去污解毒,提神活血,預防在夏天害皮膚病、生瘡生疖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