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芝罘區的付女士遇上一件頭疼事:新買的黃金手镯,戴了沒一個月發生斷裂,商家說要麼修要麼換,退貨根本不可能。而換貨得按“以舊換新”來處理,還得另收置換費和工費。商家給出的這種解決辦法,讓付女士實在接受不了。
今年8月份,付女士逛街時,在芝罘區新都彙商場一樓的龍鳳珠寶店相中了這款黃金手镯,當時以11376元購入。近日,付女士稱自己佩戴過程中,在無外力作用的情況下,手镯突然斷裂。從金镯子買回家到镯子斷裂,隻有短短28天時間,付女士質疑該黃金飾品工藝上存在缺陷。随即,付女士找到了珠寶店銷售員要求退貨。
商家認為,飾品斷裂是人為原因造成,隻能修或換貨,不能退。付女士沒有接受維修,但是同意換貨。讓付女士沒想到的是,換貨其實并不簡單,按照商家的說法,得按“以舊換新”的方式處理,舊金每克要收5元的置換費,總重26克多,置換費就是130元。另外,每款飾品都有工費,新金按克重補差價之外,還要支付500多元的工費。舊金的置換費和新金的工藝費合計在700元左右,付女士覺得這錢花得有點冤。“這麼短時間出現問題,卻還要收置換費,而且買镯子的時候已經付過工費了,換新又要再收一份工費,這不是付了兩次工費嗎?”付女士說。
黃金飾品出現斷裂,其他商家的售後服務都做的怎麼樣呢?記者走訪市區多家黃金飾品專櫃發現,黃金飾品售出後不能退貨成了“行業規則”,如果飾品出現斷裂,隻能維修或換貨。換貨也是按照“以舊換新”處理。然而,記者了解到,商家關于“以舊換新”的規定各不相同。在市區部分飾品專櫃,“以舊換新”除了要收每克8元的舊金置換費,新飾品的重量還要大于原黃金飾品的30%以上;還有部分飾品專櫃,“以舊換新”要收取0.02%的損耗,就是在原黃金飾品重量的基礎上打個折扣。那麼,“以舊換新”劃算嗎?“要補克重的差價,再加新款的工費,再加置換費,但凡是黃金換款都不合适,去誰家置換都不合适。”萊山區某黃金飾品專櫃工作人員說。
針對黃金飾品退換貨的問題,芝罘區市場監管部門表示,黃金飾品不同于衣服鞋子,具有流通屬性,法律上沒有明确的“三包規定”,消費者提出退貨要有依據,需要通過檢測來确認斷裂究竟是人為原因還是飾品本身的質量問題,而這也是商家和消費者争執的焦點。記者從煙台市産品質量監督檢驗所了解到,目前,飾品斷裂的原因無法通過檢測辨别。“檢測的話,隻能檢測含金量和重量,别的都檢測不了。”煙台市産品質量監督檢驗所工作人員說。
因此,消費者提出賠償或者退貨的要求,沒有相關的依據來支持,也隻能通過與商家協商來解決。
至于商家“以舊換新”的收費是否合理,不少消費者也有質疑。對此,律師表示,作為商家來說,應該做到明碼标價,不能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作為消費者,可以在購買前貨比三家,自主選擇。“如果店家對消費者進行了明示,比方說以舊換新需要什麼條件,需要多少費用,隻要進行明示以後,那麼消費者自己是有充分的選擇權的,也很難說是店家就是存在霸王條款,要有理性的态度。”律師王亞斌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