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ie浏覽器為什麼退役

ie浏覽器為什麼退役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01 06:10:02

據新京報報道,6月15日,IE浏覽器将正式“退役”,公司某些版本的Windows軟件将不再支持當前版本的IE 11桌面應用程序。“Internet Explorer浏覽器速度緩慢,不再适用于或兼容許多現代網絡任務,而且遠不如現代浏覽器安全。”微軟在IE浏覽器的“死亡聲明”中表示。

ie浏覽器為什麼退役(不尊重用戶必然被用戶抛棄)1

雖然IE浏覽器退出曆史舞台已是必然,微軟公司也曾多次有過暗示,但當這一天終将到來的時候,還是不免讓人感慨萬千。這個消息一出,便立刻沖上微博熱搜,不少網友稱,IE浏覽器見證了幾代人的青春,“E網情深”成為曆史,無數人大呼:爺青結。

此處的“爺青結”,應該不算是網友的矯情,作為一個劃時代的互聯網産品,IE浏覽器确實承載着我們太多記憶。尤其是在70後、80後的眼中,IE幾乎就是“上網沖浪”的代名詞,那熟悉的界面,和WINDOWS操作系統的開機音樂、QQ上線的滴滴聲,一同構成了那個時代最具标志性的時代符号。

“回看IE浏覽器27年曆史,猶如人的一生,有過輝煌巅峰,也曾淪為笑柄”,有網友如此感歎。如果把IE浏覽器比如一個人,它的一生稱得上是跌宕起伏,它曾經一覽衆山小,站在高處笑看同行,也不得不接受被時代抛棄的默然結局。

它有過屬于自己的黃金時代。1995年8月,微軟發布操作系統Windows 95,首次将“窗口”概念引入PC市場,同時開創了可視化PC時代的大幕。作為Windows 95的默認浏覽器,IE浏覽器飛速占領市場,可謂是“出道即巅峰”,三年後成為全球市場份額第一的浏覽器,至2003年推出最為經典的6.0版本,全球市場占有率達到95%。對于一款大衆化産品而言,這是一個相當恐怖的數據。

然而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IE浏覽器的衰落速度,也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10年,浏覽器進入百花齊放的時代,競争陡然加劇,相繼出現Chrome、火狐、Safari浏覽器等,國内也有360、百度、搜狗、QQ等浏覽器,甚至做導航的網站幾乎都有自己的浏覽器。但此時,IE依然保持着自己不緊不慢的更新速度,“IE速度慢”逐漸成為用戶共識。至此,IE的敗局已經不可挽回。時至今日,IE浏覽器的全球市場份額已下滑至2%以下,體面地退出,成了唯一的選擇。

作為曾經的行業巨無霸,IE浏覽器的盛極而衰,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世界上絕大多數産品都有其産品周期,過了這個周期,就如同人過了青壯年,衰老是必然現象。尤其是互聯網産品,更新疊代的速度更快,各領風騷三五年,其實是常态。再者,外部環境也在發生變化。從PC端到移動客戶端,用戶的品味和上網習慣都在改變,随之而來的,就是市場格局和産品形态的重新洗牌,以前的優勢已經不再是優勢。

但很顯然,IE最大的問題,還在于自身,創新力不足,對用戶反饋過于遲滞,才是導緻今日落寞退場的根本原因。事實上,IE浏覽器速度慢、反應遲鈍、兼容性不佳、動不動還“崩潰”,早就暴露出來,有甚至網友還惡搞評選出世界上最慢的幾樣東西,“樹懶,烏龜、海星和IE”,但一直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其更新速度遠遠跟上用戶的訴求。

而與此相對應的,卻是競争對手的步步緊逼。以谷歌Chrome浏覽器為例,在谷歌推出這款産品的十年間,這家搜索巨頭對其進行了70次更新。同一時期,微軟的IE浏覽器在IE 8和IE 11之間隻疊代更新了4次 。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打敗你的,往往不是對手,而是你自己。IE浏覽器27年的産品曆史,是一個時代記憶,令人感慨,但也不必過于傷感,因為對用戶來說,改變是永恒的主題,也是進步的标志,因為我們總能用上最好的産品。


首席評論員 吳龍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