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嶽恒山是我國五嶽之一,被人們稱為絕賽名山,由于恒山地理位置俱佳,古代常常成為兵家必争之地,那麼北嶽恒山是什麼地方呢?北嶽恒山的著名景點又有哪些呢?接下去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
狹義的恒山,即恒山主峰地區,位于山西省渾源縣境内,與恒山景區範圍相當,面積147.51平方公裡,主要山峰恒山山系,按照山峰展布情況,大緻可以分為主脈、北支脈、南延支脈三部分。
主脈主要在山西省境内,桑幹河支流渾河、滹沱河之間,隔滹沱河與五台山山系相望。北支脈位于桑幹河、桑幹河支流渾河之間。南支脈從主脈自靈丘縣北部向東北延伸至河北省蔚縣南部。恒山東南,并列的山脈為五台山,有資料也歸為恒山支脈(南支),也是有道理的,但現代地理将他們列為同一級别的山脈。
懸空寺
恒山懸空寺位于山西大同市渾源縣,距大同市區62公裡,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内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
恒山懸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後期,曆代都對懸空寺作過修繕,北魏王朝将道家的道壇從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據道家“不聞雞鳴犬吠之聲”的要求建設了懸空寺。
恒山懸空寺距地面高約50米,懸空寺發展了中國的建築傳統和建築風格,其建築特色可以概括為“奇、懸、巧”三個字。
建寺設計與選址,懸空寺處于深山峽谷的一個小盆地内全身懸挂于石崖中間,石崖頂峰突出部分好像一把傘,使古寺免受雨水沖刷。山下的洪水泛濫時,也免于被淹。四周的大山也減少了陽光的照射時間。優越的地理位置是懸空寺能完好保存的重要原因之一。
全寺共有殿閣40間,表面看上去支撐它們的是十幾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實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而真正的重心撐在堅硬岩石裡,利用力學原理半插飛梁為基。懸空寺建寺時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狀态布置和建造寺廟各部分建築,将一般寺廟平面建築的布局、形制等建造在立體的空間中,山門、鐘鼓樓、大殿、配殿等都有,設計非常精巧。寺内有佛像八十多尊。
金龍峽
金龍峽,居于天峰嶺和翠屏峰之間,峽谷幽深,峭壁側立,石夾青天,最窄處不足三丈。這裡是古往今來的絕塞天險,交通要沖。北魏時,道武帝發兵數萬人,在這裡劈山鑿道,作為進退中原的門戶。宋代時,楊業父子在這裡以險據守,抵抗外族的侵入。金龍峽内,懸崖中腰有古棧道盤繞,名為“雲閣”。
桃花洞
桃花洞古已有之,屬恒山“七宮八洞十五廟”之一,位于真武大殿後的恒宗峰上。洞口坐北朝南,高有丈餘,寬近八尺,入深約15米。傳說,這裡是桃花仙女修行的所在。玉女原在王母娘娘蟠桃園值守,後下凡投胎到北嶽富戶人家,因素喜桃花,人稱桃花女。桃花女善禳鎮之術,常為百姓破解疑難雜症,故得百姓愛戴。
雖然桃花女的故事是傳說,但桃花洞外的奇花異景卻真實存在。這裡集中着大量恒山桃花群,曆百年而茁壯常新,清明前後桃花盛開,紅若香珠,燦若彩霞,點綴着山谷,傳遞着春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