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樓上沒人,住的好好的,去年下半年,樓上換了鄰居,而且重新裝修了,把次卧室和主卧室打通了,樓上的人在次卧室走路,那腳步聲就是在主卧室的頭頂上,因為樓上生活習慣不同,從那以後,小姐姐就開始遭受前所未有的噪音困擾。
當她決定做隔音,通過朋友介紹了一位本地師傅,确實是有經驗的,不過僅限于工程隔音那套體系,包括用的材料,都入不了小姐姐的法眼,人家要求高着呢,哪怕不了解隔音,環保的問題還是能看得出來,上門看過,後面還談過兩次,最終拒絕了。
後來小姐姐開始做功課,看了海量噪音和隔音相關内容,最後找到了我。過程雖然有點烏龍,而我一點都不覺得意外,完全是情理之中的。因為,我們用的先進懸浮工藝和進口環保隔音材料,就和别人“不一樣”,她直接點的付fei咨詢,通電話半小時,估計感受到了我做家庭隔音的态度:是認真的。
先進的工藝,環保的材料,隻是前提,她對細節的要求很高,而我對細節的追求很苛刻,我們兩幾乎在同一頻道。從她找裝修公司,思考設計方案開始,我們一直保持着溝通。她告訴我,為了做好隔音,順便把裝修重新做了。當她提出上門指導施工,我都沒思考就答應了,我也是這樣想的。因為,她家用了7套不同的方案,全房隔音會有很多思考不到的細節,現場解決是最好的方式,确實,現場方案就改了兩次。
她一直沒弄明白,為什麼樓上那人,從次卧室去上衛生間,非要走到主卧室這邊來?後來,我提出主卧室不僅要做四面牆體,而且,床頭背景牆必須做加強型懸浮方案,很重要的一點,睡覺的時候,耳朵離得最近的就是這面牆,同樣的噪音,這面牆聽得更清晰。
小姐姐瞬間明白了,樓上從次卧室上衛生間,根本不用繞着走到主卧床頭。那噪音,是走路時腳跟與樓闆産生的共振通過牆壁傳下來的,因為兩個卧室打通了,相當于樓上地面是通的,耳朵離牆體很近,聽得更清晰,特别像正上方發出來的。
卧室空間本來不多了,給我隔音方案的厚度隻有10厘米,小姐姐還是非常贊同“床頭背景加強隔音”的方案。既然做,那就按最合理的方案來做,隔音就這一次,“買定離手”。
背景牆有兩排插座,每一排有3個,之前我提過:為了隔音結構層更加完整,“插座隻留下必要的”。前面分享提到過全屋水電全部6平方單芯線,看來6個插座底盒是最低标準了。明裝線管這事,之前聊過,我就不再吐槽了。
懸浮工藝,是先做地面,再做頂,最後做牆體。牆面隔音是夾在天花闆和地闆之間的。
裝飾公司的Z總考慮非常周到,知道我是要上門來指導,希望我能一趟搞完。特意安排地面隔音放到最後。非常感謝Z總的好意!隻是,全屋隔音,是先做地面的,小姐姐要求嚴格按照正常流程來做。
施工前準備工作:
1.地面幹透了,可以進場施工。先把牆上減震墊抽出,留出空氣層,也可以平地面切割。
2.抽出後,難免有一些搞到縫隙裡的,必須清理幹淨。
準備好材料:
1.家裝定制60KG高容重無甲醛無丙烯酸玻璃纖維棉。
2.定制52mm厚度的槽鋁龍骨。
3.為了槽鋁龍骨定制的不鏽鋼天地龍骨。
4.需要75mm長度的六角鑽尾螺絲,才能将天龍骨固定在天花闆的副龍骨上。
5.吸音棉的防塌陷工藝,定制的不鏽鋼片,選的0.5厚度最薄的,師傅那舊手電鑽打不穿,那就不折騰師傅了,直接報廢掉,總共花了309,這個費用我全掏了。
施工的過程:
1.底盒隔音工藝,之前分享過詳細步驟,可做教程使用。
2.全房完工後計算損耗率,低于2%,非常理想了。因為我一直催着師傅先用完餘料,師傅當然喜歡用整卷,一次到位他省事。
3.這邊比較潮濕,用了一層防潮膜。鼻子特别敏感的,也建議用一層防潮膜。
4.其他就不多說了,之前都分享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