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
面對這樣高漲的國家線,可能如何“解讀”,都沒辦法消解大家心中的苦悶……
但如果不說點什麼,你們的心裡更慌,無論是22考研的同學,還是23考研的同學:
22考研的同學,不知道自己要不要調劑、要不要二戰,23考研的同學更是瑟瑟發抖,明年分數線還會漲嗎?
我不想完全主觀地講自己的理解✘,所以昨天收集了大家一定量的疑問,希望更加有針對性地去談同學們關心的問題。
那今天呢,我們就基于你們的疑問、基于事實,來一起聊聊國家線,聊聊後面的規劃吧!
1
一、分數線暴漲并非平白無故從整個社會環境上看:
2021年考研報名人數為377萬人,2022年為457萬人,增幅21%。再往前看數據,2017年首破200萬大關,五年後人數翻番,幾乎是兩三年就漲100萬人。
因此單從人數上看,“考研熱”并非始于今年,而是一個持續了較長時間的現象,隻是近兩年呈現加速的迹象。
2
加之整個社會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文憑“通脹”現象逐漸顯現。原來很多本科生即可勝任的工作,現在大都需要研究生學曆;研究生可勝任的工作,都需要博士生學曆⬇︎
3
除此之外,還要疊加yi qing因素,國家間人員流動不便,原本有機會留學的同學,權衡後很多選擇了在國内深造。
當然,還有一些政策上的變化,例如“雙減”,也讓更多同學加入了考研大軍。
4
從各高校大環境上看:
随着報考人數的增多,必然會有越來越多優秀的學生考研,理論上對高校選拔人才、招到滿意的研究生有好處。
所以高校為了争奪優質生源,就會出現學校的複試線逐年提升的現象,這也間接地推動了國家線的上漲。
(來源:清華大學)
從我們考生群體上看:
社會對學曆要求越來越高,高校為了争奪優質生源,國家線、複試線定得越來越高,這就直接導緻考生為了去到心儀的院校、為了“有學上”、為了考出更高的成績,開始越來越漫長而艱辛的備考。
備考周期從我當年的半年,拉長到了現在的一年多,更有甚者從大一就開始準備。這無疑會有越來越多的高分出現:
5
考研仿佛變成了一個“唯分數論”的惡性循環……
二、今年國家線對未來有啥指導?首先,對于文科學科來講,今年基本都上漲了10分以上,會不會下降還不好說。
文科學科長期來看,總體趨勢還是會越來越高的。因為社會對于文科學科的崗位需求并沒有大幅度增加,而考研的人數在大幅度增加,并且文科學科不僅是學文科的同學在考,還有很多其他專業的同學跨考。
因此,即使分數線下降,幅度也不會太大。
所以總體上來講,文科學科在未來幾年大幅度上漲可能沒有太大空間,畢竟再大幅度就要沖上400 ,但小幅度的也許會有。
理工科醫學類今年的線也跟着文科一起上漲。
理工科就說不太準了,因為其分數線升升降降都是常态,并沒有一種非常明顯的趨勢。
但我們就目前的形式來看,拿醫學為例,基本隻要學醫就都要考研,考研人數還是一樣的,隻會上漲,所以分數線很難說會大幅度下降。
三、22&23考研同學,要如何行動?針對國家線的解讀,我們大概就說完了,那我們的同學要如何做呢?
首先,23考研的同學,腦中要提醒自己,至少以今年的國家線為底,不要想着國家線會降,合理分配每一科的分數,從而去規劃每一科的複習時間。
不一定非要把備考戰線越拉越長,注重複習效率,且做好題目會越來越難的準備,閑暇時間去拓展自己的學識也很重要。
考研确實越來越卷,對考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止在分數上有體現:
中國傳媒大學已經在招生考試方面做了比較大的改革,在評價方式上不是唯分數論,而是引入過程性評價。
也即,初試成績是一個考核的方面,另外一方面會看學生在整個大學期間是不是一直都很優秀,比如看他大學期間的成績單,看他的社會參與度、活躍度以及科研能力情況。他們把這些過程性評價放到了考生最終能否進入到複試考核的評價體系中。
(來源:中國傳媒大學)
這就要求我們正在準備複試、調劑的同學,一定不能放松,大學的經曆可能沒辦法改變,但現在多學一點,多積累一些學科素養,都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你的缺陷的。
說到底,導師需要的是一個有能力的研究生,你要給他體現出你的溝通協作能力、科研能力,還有你的細心、謙遜等優秀品質。
那些還在糾結要不要調劑的同學,我還是那句話:能走盡量走!
當然我們也要分析自己要的是什麼,如果就是想要去認真搞科研、成為學術大牛,那可以再戰。不然的話,看這樣的形式,還是抓緊上岸吧!
⬇︎⬇︎⬇︎⬇︎
說了這麼多,我覺得,大家要秉持的态度就是:
有變化,我們就規劃好自己,靜觀其變有情緒,我們就調整好自己,平靜應對
都說今年的大學生太難了,是的沒錯,可是大家都一樣啊!
你們還是要把注意力放在提升自己上,相信一切會有最好的安排,以自己最好的狀态去迎接挑戰。
6
好啦,今天就跟大家說到這裡了!國家線的情況說完、34所院校給你們總結完,剩下的就交給你們去努力啦!
“吃下敷衍生産的食物,人不會感到滿足。有沒有發現,很多人吃完飯團或泡面後,往往會覺得不過瘾,最終又多吃了甜面包和零食。這樣的日子過久了,不隻是身體,就連心靈的健康都會受損。”
其實不止是食物,面對當下的【人和事物】也是同樣的道理。不要去糊弄,更不要敷衍,認真對待生活,生活才會認真回報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