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
作者:李克東
“得”是多音字,讀dé、děi和de。
早在上古時期,“得”字的本義是獲得,隻作動詞用。我國最早的甲骨文裡,“得”字已經出現了,甲骨文中的“得”字,從又持貝,為獲得之意,甲骨文中的“獲”字亦作從又持佳,“得”、“獲”兩字不但構造相近,而且意思相同。例如《左傳》:“凡獲器用曰得,得用焉曰獲”;《說文》:“得,行有所(古得字)也”。這些早期的文獻和注釋裡,都告訴我們“得”字最初是得到、獲得的意思。
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榜單主要參考互聯網企業年度發展數據,評價指标既覆蓋收入、利潤、人力資本等财務指标,也覆蓋流量、活躍用戶數等業務指标。
數據統計采用了計算複合指标的方法,計算得出各家企業在企業規模、社會影響、發展潛力和社會責任四個維度上的得分,加權平均後确定排名。
曹妃甸人常把好、好看、漂亮、長相俊美說成“得”,是形容詞。如:對門子辦喜事,新娶的小媳婦可真得。如:那丫頭憑着天生的一副好嗓音,加上模樣長得得,一下子就被宣傳隊選走了。還有:你南頭大嫂子别看現在年紀大咧,那年輕的時候可是個遠近有名的得人兒着。這裡的“得人兒”,就是指長得漂亮的女人。“得”也指某種東西好看,比如:她新織的這件紫紅色毛衣,穿在身上忒得;今晚場部要上映一部新片,聽說是打仗的故事片,肯定得,我們說啥也要去看看。俗語:先赢後不得,意思是先赢了也是後輸呀,不見得就是好事。
曹妃甸人說話常常正話反說,即利用反語表達自己的意思。比如甲去乙家串門帶去一些土特産,不想乙卻給他返回更多的好東西,甲嗔怪地說:“你看你,咋這麼得呀?”意思是,你怎麼這樣呢?本義是你不該這麼辦。又比如,甲和乙對話,甲辦了不該辦的事,或說了不該說的話,乙就怪罪甲:“看看你這個人得的,真會辦事。”意思是說他不會辦事。還有,一個人舍近求遠,繞了好大的圈子才到某處辦事,走了冤枉路不說,還耽誤了許多時間,有人站出來責怪他:“你這是圖的啥?”這人則回答:“我圖得呀!”巧妙地利用反語解脫自己的困境。圖得,包含圖好看的意思。語出某農場某村:某女乳名叫“得”,其實長大了并不算得,頭發稀疏還有些秃,村人背後呼之為秃得,正好諧音圖得,後來便就此編了一句歇後語:某某的閨女——圖(秃)得。
得兒得兒的,得兒乎兒的,是曹妃甸人經常挂在嘴邊的話,是可以、蠻好、好好的、甚至很好的意思,表示極其肯定和滿意。例如:不用再做飯炒菜了,把昨天剩下的熱乎熱乎就得兒得兒的;在運動場上,小夥子不但能打籃球,踢足球也得兒得兒的。又如:這雙新鞋你還擔心做小了擠腳呢,穿在腳上這不得兒乎兒的嗎?
在地方話裡,曹妃甸人也把“得”讀dé的字讀成děi,比如得便宜賣乖,得理不饒人,得空兒,得手兒等,一律讀成děi。還有,得到了,占了便宜,說白得了;被人趕上抓住,說得住了。
來源;曹妃甸區文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