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走走停停,是一種成長;邊走邊看,是一種從容;而邊走邊放,則是一種灑脫。
學會放下,是人生最大的福氣。
大千世界,人生漫漫,多少俗世繁華,也不過是滄海一粟,星河一點。
蓦然回首,才發現當初所苦苦追求的也不過是一場夢幻罷了。
當你無法釋懷時,讀讀這三首詩:生活除了苟且還有放下,有些事不必執着。
1.到得還來别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這一句出自蘇轼的《觀潮》。
蘇轼有很多佛門好友,例如佛印、道潛,他的很多詩詞都充滿禅趣,尤其是晚年,在參禅悟禅一道上更是登堂入室。
這首《觀潮》便是一道富有哲理的偈子,是他臨終前寫給兒子蘇過的。
當時他聽聞蘇過要去中山府擔任通判一職,便寫下了這首發人深省的禅詩,以警醒兒子不要執着于功名利祿。
蘇轼早年的時候也曾有“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壯志,然而在經曆了仕途的起起伏伏,“烏台詩案”、東山再起,流放儋州,他最終看淡了功名仕途。
在這首詩中,他以“廬山煙雨浙江潮”來比喻世間萬物。
當我們還未見到廬山的煙雨,浙江的大潮之前,曾百般期待,甚至覺得若無法見到,必定一生遺憾。
可是當我們親臨廬山,一賞雲霧煙雨之迷蒙;親至浙江,一觀錢塘大潮之壯觀,發現其實也不過如此。
是廬山煙雨浙江潮名過其實嗎?隻是因為我們的心境發生了變化罷了。
走過許多座橋,看過無數流雲,才發現有些人,有些事,該放下就放下,不必跟自己過不去。
2.浮雲出處元無定,得似浮雲也自由
這一句出自辛棄疾的《鹧鸪天》。
辛棄疾一生最大的夢想是馳騁疆場,收複中原,然而他的雄心壯志,在朝廷主和派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打壓排擠中,消磨殆盡。
他想要回歸田園,卻又無法完全放下抱負,在進和退之間痛苦地徘徊着。
這首詞便是基于這一心境所寫。
他想登高望遠,一掃心中的愁苦。
然而登上高樓後,滿目蕭條,心中又添了幾分憂愁。
這些年來,他走過很多地方,都已面目全非,很多親朋好友都白了頭。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他在這令人窒息的官場不知蹉跎了多少時光,他忍不住對自己說“歸去吧,不如歸去,難道一定要封侯拜相才肯罷休嗎?”
看那天上的浮雲飄來飄去,居無定所,可是它們是那樣自由。
如果他也能放下這一切,像白雲一樣随心自由,那該多好!
時光如流,過眼雲煙。
一曲紅塵唱不完,轉眼又千年。
千秋功業,一生繁華,終将付與蒼煙夕照。
既然如此,又有什麼放不下?
3.世界微塵裡,吾甯愛與憎
這一句出自李商隐的《北青蘿》。
這是李商隐早年的作品,寫的是他入山訪僧的所見所感。
那是一個黃昏,他獨自一人到深山裡探訪一位與世隔絕的高僧。
當時正值深秋,落葉紛紛揚揚,鋪滿了山路,他拾級而上,不知轉了多少彎,始終看不到人影。
山一重雲一重,他不知何時才是盡頭,隻是不停地往前走。
夜幕降臨,月亮悄悄地鑽出了雲層,皎潔的月光透過樹梢,灑在幽靜的山路上,在明月的陪伴下,他終于找到了僧人的居所。
寂靜的夜裡,傳來一陣又一陣敲磬誦經的聲音,詩人站在門外,倚着一枝青藤,默默地聆聽着這滌蕩人心的梵音。
他擯棄了世俗的一切煩惱,盡情地享受着這一刻的甯靜安詳。
最後他頓悟了,“世界微塵裡,吾甯愛與憎”。
人不過是大千世界裡一粒微小的塵土,金錢名利,愛恨情仇,終将化為烏有。
此生來去,随緣就好。
既然走不出這萬丈紅塵,不妨放下包袱,在這喧嚣的塵世,輕裝上路。
一生風月且随緣,窮也悠然,達也悠然。
佛語有言:“舍,就是得;不舍,哪有得。放下,便得自在”。
很多人活得太累,就是因為看不開,放不下。
一個人的心就那麼大,心重了,所有的小事都變大了,心輕了,大事都能變小。
人生苦短,世事無常,隻有看淡、放下,才能真正快樂。
餘生最好的活法:學會放下,從此時光清淺,歲月靜好。
注: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就點個關注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