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saas和paas采用了什麼模式

saas和paas采用了什麼模式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0 13:52:05

saas和paas采用了什麼模式(雲巨頭換擋)1

中國雲市場,“國家隊”運營商已經開始“蠶食”互聯網雲廠商的份額了嗎?

答案在互聯網雲廠商的意料之中。

本周,IDC發布《中國公有雲服務市場(2022上半年)跟蹤》報告。數據顯示,2022上半年中國公有雲服務市場整體規模達到165.8億美元。其中IaaS市場同比增長27.3%,PaaS市場同比增速為45.4%。

雷峰網從最新的市場份額數據中,注意到了N個關鍵信息點:

  1. 通信運營商首次殺入前三:中國電信旗下天翼雲,這次在IaaS市場以11.0%的份額躍居第三。

  2. 在IaaS PaaS SaaS整體市場,阿裡雲、騰訊雲則仍然穩居第一、第二名。

  3. 無論是在IaaS市場,還是在IaaS PaaS整體市場,阿裡雲、騰訊雲的份額在過去一年内均有所下滑。

  4. 前五廠商份額在IaaS市場,從2021年上半年的77.0%,下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75.4%。

在IaaS PaaS整體市場,這個數字則從2021年上半年的75.8%,下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73.7%。

IDC也指出,雖然排名前五的雲廠商一直占據70%以上的市場份額,但在其他競争對手的強烈攻勢下,前五廠商的集中度比2021上半年略有下降。

本次報告除了清晰指出運營商的迅猛發展勢頭,同時還佐證了另一個容易讓人忽略的事實:互聯網雲大廠的改革之舉起了作用。

運營商雲再加速,雲巨頭先踩刹車

運營商确實來勢兇猛。

除了IDC給出的市場份額數據,我們也可以從财報中一窺究竟:在2022年上半年,中國電信旗下天翼雲收入281億元,同比增長101%;移動雲收入234億元,同比增長234%;聯通雲收入187億元,同比增長143%。

有業内人士向雷峰網分析稱,三大運營商之所以能發展如此迅速,主要有兩大原因:“一看背景,二看機房。”

一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政企客戶在采購時,對國資背景資質的優先級上調。因此大量的政企大單,落入到擁有國資背景的運營商雲手中,由運營商雲擔任總包的角色。

二是電信運營商本身就擁有豐厚的硬件資源,掌握着全國54%的數據中心機房。此前出售給互聯網雲廠商的機房和網絡帶寬,眼下随着“雲網融合”規劃的實行,這部分資源将更明确地轉化為運營商雲的自身優勢。在“東數西算”政策的支持下,三大運營商未來将繼續大規模擴建數據中心。

在運營商雲高歌猛進之時,互聯網雲廠商其實正處在極為關鍵的轉型期,“以退為進”地放棄了一片政企大單的高地。

此前雷峰網曾多次報道,自去年夏天以來,雲大廠們陸續開展戰略層面、組織層面的多方調整,從單一追求營收規模,轉變為追求盈利水平和業務健康度。

雲大廠在發展前期,往往會以收入增長優先,而主動接下大量總包轉售式的政企大單。這類訂單總額較大,直接讓營收數字沖高,效果立竿見影。

但雲廠商同時也要面對不少問題,例如自研産品占比偏低、大量集成外部廠商産品,大規模定制,整合困難,ISV交付質量差,需要墊資,賬期太長等,總的來說,這類總包大單有利于前期搶占市場規模、積累客戶經驗,但也容易造成表面營收數字虛高、實際盈利甚少的局面。

不久前,騰訊雲與智慧産業事業群CEO湯道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在一個健康的業務生态裡,不同的公司應該有不同的角色和定位,但過去為了競争,大家都在搶市場份額,不管是什麼類型的收入,先搬進來再說。很多時候這會讓你攬下很多本不該承擔的職責和責任,最後能力有限,要轉包給其他合作夥伴,交付上也會出現一定風險。”

随着雲業務的進一步發展和深入,和外部環境的變化,雲大廠也開始看重盈利程度,試圖擺脫過往“燒錢”求發展的舊模式。

騰訊雲在過去一年裡,提出了以“健康可持續”為To B業務增長目标,并采取包括提高自研産品競争力、鼓勵産品被集成、豐富夥伴生态在内的一系列舉措,主動減少虧損合同。阿裡雲也明确提出,要追求更健康、更可持續的增長。

比起接下總包轉售式的訂單,現階段的互聯網雲大廠更願意在政企項目中被集成,也不願意再在陷入價格戰泥淖的IaaS上糾纏太多,而是将更多精力放在SaaS、PaaS戰略上,以提高項目利潤率。

這種打法,雖然總營收上數據不是那麼漂亮,但會帶來更高的毛利率,也避免了在高定制化或是ISV管理上浪費大量時間和人力成本。

不少政企大單的總包角色,也就自然而然從互聯網雲廠商,轉變為運營商雲。這一趨勢,也在IaaS市場份額的變化中得以體現。

對于互聯網雲廠商來說,IaaS市場份額的縮減并不意味着徹底陷入被動。相反地,他們正在“主動”擁抱這種縮減,對高風險、虧損的、不适合自己的業務,對虛假的繁榮要有意識地說“不”。

像微軟雲一樣,SaaS PaaS雙管齊下?

不難看出,運營商雲與互聯網雲廠商兩大陣營,其實各有所長。

運營商雲有着龐大的雲網資源優勢,同時具備顯著的央企優勢和資源統籌能力,在IaaS上受到的價格戰影響反而更小,更适合從基礎設施建設層面切入。

而以騰訊雲等為代表的互聯網雲廠商們,則擁有更紮實的大數據、數據庫、音視頻、人工智能等技術儲備,也經曆過海量業務打磨,在PaaS和SaaS産品上将會有更顯著的差異化優勢,或許更适合着重開拓應用服務邊界。

雲廠商發力SaaS和PaaS,最常提到的參照案例便是微軟雲。以2021年度數據計算,微軟雲毛利率同比上漲至70%,淨利潤率為44%。這等高利潤的來源之一,便是微軟雲的SaaS應用高占比。

在微軟雲的産品結構中,有七成來自SaaS應用,包括Office365、客戶關系管理系統Dynamics、協同軟件Teams。

再看國内,最适合走上微軟雲SaaS PaaS發展路線的雲廠商之一,便是騰訊雲。近年來,騰訊雲就持續以雲計算能力為底座,充分發揮自身SaaS、PaaS優勢,通過深度技術能力,為行業生态提供可靠的平台工具。

湯道生也強調,産品本身的能力更強、可配置化程度更高,才能更好地讓生态夥伴做集成和個性化交付。

在SaaS領域,騰訊雲近年來也結合雲原生技術能力,打造出以騰訊會議為代表的一系列SaaS應用。如“爆款”應用騰訊會議,目前已有超過3億用戶群體,形成了包括雲會議、網絡研讨會、騰訊會議Rooms、會議室連接器、開放平台在内的一整套雲視頻會議解決方案。

在PaaS領域,IDC本次報告也顯示,騰訊雲今年上半年的PaaS增速同比達到46.7%,高于市場平均增速。

具體來看,今年二季報顯示,騰訊雲TDSQL數據庫收入同比增長超過30%,占2022年第二季企業服務營收超過5%。如今TDSQL服務已經橫跨金融、公共服務、電信、電商、遊戲等多個垂直領域超50萬客戶。其中在金融領域,騰訊雲數據庫更是助力20餘家金融機構完成核心系統國産化,服務了近半國内TOP 20銀行。

音視頻解決方案方面,騰訊雲的市場份額已經連續四年排名行業第一,持續服務社交、電商、教育、金融、醫療等行業。

除騰訊雲外,阿裡雲等互聯網雲廠商也采取了SaaS、PaaS共同發力的戰略。

在阿裡雲,“雲釘一體”也為各路企業提供了一個靈活開放的SaaS平台。釘釘的開放PaaS平台也以即時通信的高頻場景,去帶動低頻的行業應用,将行業解決方案嵌入企業溝通流,提供了高效的開發工具和分發平台,從而大幅降低了SaaS開發的門檻。

在SaaS和PaaS之外,作為國内的科技巨頭,這批雲廠商也不斷提高技術研發投入,在硬件層面加大力度,試圖建立自研芯片、服務器、計算、存儲和網絡等軟硬一體的新型計算體系架構,進一步鞏固自身的核心壁壘。

騰訊雲就在自研服務器、自研芯片等核心領域構築起了領先的技術實力。如自研上雲過程中孵化的星星海服務器,性價比高于業界30%;騰訊自研芯片在性能上,相對同行也有大幅度的提升。比如AI推理芯片紫霄性能相比業界提升100%;視頻轉碼芯片滄海壓縮率相比業界提升30%以上;智能網卡芯片玄靈相比起業界産品性能提升了4倍。

這些經過海量業務打磨的底層自研硬件産品,也為上層的音視頻、數據庫、大數據、人工智能以及視頻會議等PaaS和SaaS産品帶來了顯著的差異化優勢。

而阿裡雲,過去數年裡陸續發布了自研雲操作系統“飛天”,自研的磐久服務器和龍蜥操作系統,以及首顆CPU芯片倚天710,持續推進“一雲多芯”策略。

數實融合下,走進雲深處

對雲廠商而言,發力SaaS、PaaS,對于眼下實體經濟數字化升級而言,PaaS、SaaS更是必不可少的出鞘利刃。

在中國雲市場發展的早期階段,“上雲”往往還停留在簡單的底層替換,隻做到了基礎設施“遷移上雲”這一步。但随着數字化轉型的讨論日漸深入,和數實融合的國家戰略推行開來,企業對“上雲”的認識,已經進入到借助雲廠商的IaaS、PaaS和SaaS服務“深度用雲”階段。

數字化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意味着雲廠商施展的舞台不光是在園區機房,更在田間地頭、工廠車間,更需要深入到業務一線,了解真實業務需求的所在。同時也要具備高屋建瓴的眼光,幫助企業穿透部門牆,向轉型升級的目标更進一步。

而剛剛經曆過海量自研業務上雲工程的騰訊雲,也對此深有體會。

騰訊的很多業務不僅成熟,而且對穩定性要求極高,比如微信業務,輕微的抖動都可能影響數億人的使用;同時,不少業務還是在保持高速增長的過程中上雲,堪稱“開着飛機換引擎”。

如此豐富的業務場景和業務形态,也正好讓騰訊雲在業務上雲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比如,QQ是騰訊首個全面上雲的内部業務,把如此龐大和複雜的業務搬上雲端,技術團隊實現了對用戶零感知。新興業務如視頻号,也借助騰訊雲的彈性擴容能力,穩健支撐諸如西城男孩、周傑倫、崔健等明星的大型線上演唱會活動;得益于對象存儲COS和騰訊雲直播服務,視頻号在春節等特殊時段抗住了超平時3倍以上業務高峰。

湯道生也表示,“把騰訊内部海量業務搬上雲端,不僅幫助騰訊構建面向未來的技術架構和研發文化,推動科技成為公司業務發展和産品創新的動力與支撐,也全面錘煉了騰訊雲的産品、技術和綜合服務能力,這些能力将加快推動産業的數字化升級,助力實體經濟全面發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