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李斯在其所著《谏逐客書》中說:“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意思是,泰山不舍棄任何土壤,所以能那樣高大;河海不排斥任何細流,所以能那樣深廣。
李斯,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李斯早年為郡吏,後從荀子學理政之術,學成入秦。公元前237年,李斯上《谏逐客書》,被秦王所采納,不久官為廷尉,在秦統一六國的事業中起了較大作用。秦統一天下後,他與王绾等人制定有關的禮儀制度,參與制定了法律,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等,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對中國和世界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我國曆史上,春秋戰國這一時期是思想和文化輝煌燦爛、群星閃爍的時代,出現了諸子百家相互争鳴、盛況空前的學術局面,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們梳理一下當時的典籍文獻,就會發現諸如“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這樣的表述有很多。
比如,《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台,起于累土;千裡之行,始于足下。”我們熟知的《荀子·勸學》:“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骐骥一躍,不能十步;驽馬十駕,功在不舍。”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走到千裡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水流,就沒有辦法彙成江河大海。而荀子,正是李斯的老師。
到了西漢時期,文學家韓嬰在《韓詩外傳》中又将此論引申為“泰山不讓礫石,江海不辭小流,可以成其大”。《韓詩外傳》是記述中國古代史實、傳聞的短文集,多記述孔子轶聞、諸子雜說和春秋故事,在每條中引用《詩經》詩句作為結論。值得一提的是,《韓詩外傳》與荀子的思想一脈相承,多闡發儒家禮樂教化,主張重民愛民,其中直接取自《荀子》的條文,就多達40餘條。
古人無論為學、為政,都特别注重這種不舍棄細微功夫的精神。最為人耳熟能詳的,莫過于小學語文課本中“鐵杵磨成針”的故事。
據宋代祝穆編撰的地理類書籍《方輿勝覽》記載,李白在山中讀書的時候,沒有完成學業就離開了。他路過一條小溪,遇見一位老婦人,正在那裡磨一根鐵棒,李白問這位老婦人在幹什麼,老婦人說:“要把這根鐵棒磨成針。”李白為其精神感動,就回去繼續完成學業。這條溪流,就叫磨針溪,坐落在四川眉州的象耳山下。“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就出自這個故事,這句話成為激勵人們持之以恒求學、做事的名言。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無論我們做任何事情,都離不了這種細大不捐的精神。幹事創業,隻有不讓土壤、不擇細流,找準目标,一截截壘砌、一寸寸夯實,如此才能無往而不勝。
◎本文原載于《中國紀檢監察報》,原文有修改,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