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鎮”與“填”這兩個字長得确實像,有些小年齡的孩子就很容易弄錯。
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說說這兩個字。
鎮是金字旁,本意是指“在範圍内壓住”。比如我們熟悉的詞彙有“鎮壓”。要鎮壓,當然是拿武器比較方便,武器就是金屬做的。
古代有一個物品,叫做“鎮紙”,它是古人字作畫時用來壓紙的東西。由于古代文人時常會把小型的青銅器、玉器放在案頭上把玩欣賞,因為它們都有一定的分量,所以人們在玩賞的同時,也會順手用來壓紙或者是壓書,久而久之,發展成為一種文房用具——鎮紙。
鎮紙
青銅器是金屬,所以鎮字是金字旁。那麼有人要說了,金屬做的鎮紙是金字旁的鎮,拿玉做的鎮紙難道不該用玉字旁的一個字嗎?
确實是有玉字旁的“瑱”字。“瑱”是個多音字,有“tiàn”和“zhèn”兩種讀音,讀“zhèn”的時候屬于“鎮”的通假字,意思跟“鎮”是一樣的。由于“瑱”字比較生僻,用的少,現代人就不用它了,統一用“鎮”這個字。
至于“填”字就更好理解了。填是土字旁,本意指“墊平或塞滿凹陷的地方”。大家想一想,地上有個坑,走路絆跤,是不是應該用土把它填平呢?
填土
再說一個冷知識,“填”字在古代也可以念做“zhèn”,當做“鎮”的通假字來使用。
個麼大家曉得了,通假字就是古代人分不清爽一些相似的字,随便寫一個,讓看書的人自己去體會。嚴格說來,就是古人寫的錯别字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