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現代果業管理新規

現代果業管理新規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4 08:12:01

怎樣科學的建立蜜桃優質安全生産管理技術體系?

禹化強

1 建園選址

蜜桃生産易受環境污染的制約,安全健康的蜜桃生産園應具有良好的生态環境。因此要求桃園周邊水質、土壤未受污染,且避免在工業區和粉塵較重的交通要道附近建園,園區土壤地力條件良好且避開易澇難排及地下水位較高的地段。蒙陰縣作為全國第二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在推進生态保護與修複,統籌山水林田湖綜合治理上優勢明顯,且縣域内無重工業企業,生态環境良好,是蜜桃優質安全生産的适栽區。

2 優化品種

蜜桃的品種特性決定了果實的内在品質。在同等管理水平下,不同品種間,果實的外觀、口感、風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異很大,銷售價格更是天壤之别。因此,能産出高品質蜜桃的優新品種則是蜜桃産業發展的首選。近幾年,蒙陰縣引進的中蟠桃 11 号、中蟠桃 13 号、中油蟠 5 号、中油蟠 7 号、錦香、錦春等品種,銷售價格一般在 8~20 元/千克。但是,在品種的選擇上還要考慮當地市場行情及消費習慣等,首次引種必須在适宜區進行試驗,做到适地适樹栽植。


現代果業管理新規(怎樣科學的建立蜜桃優質安全生産管理技術體系)1


3 更新栽培模式

現代蜜桃産業是以節本、提質、增效為目的,進行省力化、集約化栽培,機械化輔助作業,降低勞動力成本,以此來提高單位土地的生産效率,增加收益。當前,蒙陰蜜桃樹形由傳統自然開心形向現代化省力樹形 (主幹形、Y 形、高幹開心形等) 轉變,栽植密度逐漸向寬行密株轉變,行株距4. 0~5. 0 米 ×1. 5~2. 0 米,幹高 40 ~ 60 厘米,樹高 2. 5 ~3. 0 米。行距的增加、幹高和樹高的提高便于果園中小型機械作業和農事操作,同時,良好的通風透光可減輕病蟲害的發生,果實品質大幅提高。

4 增施有機肥

蒙陰位于泰沂山脈腹地,是典型的山區縣。桃園多處于山地丘陵地段,土壤比較貧瘠。過去,為了追求産量,果農大量施用化肥,不僅利用率低,而且還影響果實品質。

重視提高蜜桃品質,這已成為大部分蒙陰果農的共識。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是果農獲得高收益的法寶。蒙陰縣蒙陰街道蘆山村果農類成東,于2010 年引種 栽 植 中 蟠 桃 11号,自果實盛果期以來,每年每畝施用腐熟的兔糞 4000 ~5000 千克,不施用無機化肥,多年平均畝産量 3500 ~ 4000千克,價格 12~24 元/千克。

5 果園生草與覆蓋

果園行間生草是一項先進、實用、高效的土壤管理方法,分為自然生草和人工種草。自然生草,利用果園原有的野生草種,保留植株矮小且根系淺的草類,清除植株高大、根系發達、有攀援習性的惡性雜草。人工種草,種植豆科和禾本科的草類,具有耐旱、草層細軟、抑制自然雜草的特點。

果園覆蓋是将雜草、稭稈等覆蓋于樹盤。行間雜草長至20 厘米時刈割,刈割的草覆蓋于樹盤; 枝條粉碎還田是将剪下的枝條收集粉碎,然後加入微生物菌種進行發酵,消毒滅菌後,覆蓋到果樹樹盤; 稭稈覆蓋是将農作物稭稈直接或粉碎後覆蓋在樹盤上,每年連續覆蓋 20 厘米厚的稭稈。雜草、稭稈腐爛之後在土壤中形成腐殖質,使果園土壤的有機質含量不斷提高,且能穩定果園土壤表層的溫度和水分,減少果園土壤表面水分蒸發。經2~3 年果園行間生草覆蓋,果品質量明顯提高。蒙陰縣80%以上果園應用行間生草覆蓋技術,該技術得到果農的廣泛認可。


現代果業管理新規(怎樣科學的建立蜜桃優質安全生産管理技術體系)2


6 果實套袋

套袋可以減少桃小食心蟲等蛀果害蟲和煤污病、蠅糞病、日灼病、炭疽病等病害對蜜桃果實的危害,并可以提高果實外觀整潔度,減少農藥等有毒物質的污染,降低農藥等有毒物質的殘留。

套袋方法,套袋前 1 ~ 2天噴 1 次殺菌殺蟲劑,藥劑需選用高效安全劑型。套袋時,幼果上應無露水,小心去除果實上的花瓣和雜物。套袋順序應先上後下、先裡後外。

7 病蟲害綠色防控

多年來,蒙陰縣不斷推廣果樹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加強農業防治。清潔果園并及時處理病株、帶病蟲卵的枝葉和果實,減輕病蟲源。增施有機肥,培養壯樹。應用桃現代栽培模式,采用寬行密植的方式,改善果園通風透光。實施精細花果管理,根據樹勢合理負載。

(2) 物理控害。利用害蟲沿樹幹下爬越冬的習性,在樹幹分枝下 10 ~ 20 厘米處綁紮誘蟲帶,誘集葉螨、介殼蟲、卷葉蛾等,越冬後銷毀。在有翅蚜遷飛期,利用蚜蟲的趨黃性,在果園每隔 10 米左右挂 1 個黃色粘蟲闆,可有效殺滅果樹上的有翅蚜。根據果園害蟲發生情況,确定需要采用的害蟲性引誘劑 (誘芯、迷向絲、迷向膏),在目标害蟲化蛹後 5 ~ 7 天将誘芯挂于果園内,使雄性害蟲無法交尾,降低下一代蟲口基數。

(3) 巧用生物防治。一方面,利用天敵防治蟲害,保護利用本地天敵,人工大量繁殖釋放天敵,引進外地天敵。飼養和利用草蛉、瓢蟲、赤眼蜂、捕食螨和其他寄生性天敵,于蟲害發生初期釋放到桃園。另一方面,應用生物農藥防治病蟲害,早春用45%石硫合劑清園,生長季噴施藜蘆堿、苦參堿、除蟲菊素、蘇雲金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綠僵菌等殺蟲殺菌劑。

(4) 建立主要蟲害預測預報點。實施農藥減量控制,全面貫徹 “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針,搞好果樹害蟲的測報和防治工作。從果農的病蟲害防治實際看,盲目用藥、過量用藥現象比較普遍,預測預報工作恰恰可以有針對性地解決這個問題。在主要蟲害發生前,向全縣發出預報,以便果農及時用藥,從而達到最佳防治效果。

(5) 科學化學防治。科學化學防治主要是選擇安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環保型農藥,對症用藥,适期适量,并采用新型噴藥機械。當前,新型施藥機械機型與種類繁多,其優點在于藥液霧化效果好,均勻附着在葉片上下兩面,提高了農藥利用率,在減少農藥用量的同時達到滅菌殺蟲的防治效果。果農可根據果園立地條件和果園面積選擇适合的噴藥機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