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銅蠶的曆史意義?新華社石家莊8月21日電(記者李繼偉)記者從河北省定州市委宣傳部獲悉,該市文保人員日前在整理館藏文物時發現兩條西漢時期銅質鎏金銅蠶,距今約2000年曆史,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鎏金銅蠶的曆史意義?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新華社石家莊8月21日電(記者李繼偉)記者從河北省定州市委宣傳部獲悉,該市文保人員日前在整理館藏文物時發現兩條西漢時期銅質鎏金銅蠶,距今約2000年曆史。
鎏金銅蠶為圓筒形,鉛筆粗細,青銅材質,表面鎏金,通體金黃,體态豐滿。其中一條長6.1厘米,頭部翹起;另一條長7.5厘米,呈S形爬行狀。銅蠶體表鎏金有部分脫落,銅蠶頭、胸、腹三部分刻畫精緻,腹足、尾角各部位形态分明,狀貌栩栩如生。
定州博物館副館長杜會平表示,這兩條鎏金銅蠶形态豐滿,通體金黃,形象描繪了處于吐絲階段的蠶體。蠶絲是絲織品的原料來源,鎏金銅蠶對于研究西漢時期河北定州地區桑蠶養殖業曆史及定州缂絲技藝提供了珍貴史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