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iqc來料檢驗記錄

iqc來料檢驗記錄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6-28 13:23:23

品質管理的核心是質量,基礎是全面參與,宗旨是讓客戶滿意,最終目的是形成一套長期成功的管理途徑。因此,企業要想使産品及服務得到顧客的滿意,必須調動全體員工,以質量為核心,尋找一套長期成功的管理途徑,這個途徑就是品質管理。當然品質管理方法的嘗試不一定都是成功的,但總結起來,品質管理一般包含三個方面,即來料品質管理、制程品質管理、出貨品質管理,企業可從以上三方面突破品質管理,尋找最優方法。本文我們就來介紹如何做好來料品質管理的檢驗工作。

iqc來料檢驗記錄(如何做好IQC來料檢驗工作)1

01什麼是來料檢驗

來料檢驗(IQC)指對采購進來的原材料、部件或産品做品質确認和查核,即在供應商送原材料或部件時通過抽樣的方式對品質進行檢驗,并最後做出判斷該批産品是允收還是拒收。

02來料檢驗的意義

IQC是企業産品在生産前的第一個控制品質的關卡,如把不合格品放到制程中,則會導緻制程或最終産品的不合格,造成巨大的損失。IQC不僅影響到公司最終産品的品質,還影響到各種直接或間接成本。在制造業中,對産品品質有直接影響的通常為設計、來料、制程、儲運四大主項,一般來說設計占25%,來料占50%,制程占20%,儲運1%到5%。綜上所述,來料檢驗對公司産品質量占壓倒性的地位,所以要把來料品質控制升到一個戰略性地位來對待。

03來料檢驗員的職責

1、來料檢驗

主要工作是來料檢驗,而IQC檢驗可簡述為對外協、外購的物料全部或其主要特性參照該物料的相關标準進行确認;或對其是否符合使用要求進行确認的活動。

2、處理物料質量問題

IQC還要對檢驗過程中發現的質量問題進行跟蹤處理,以及生産和市場反饋的重大物料質量問題的跟蹤處理,并在IQC内部建立預防措施等。

3、全過程物料類質量問題統計、反饋

統計來料接收、檢驗過程中的質量數據,以周報、月報形式反饋給相關部門,作為供應商的來料質量控制和管理的依據。

4、參與物料有關部門的流程優化

參與物流控制環節中的相關流程優化, 對于物流中和物料檢驗有關的流程優化提出建議和意見。

04檢驗方法

1、進料檢驗又稱驗收檢驗,是控制不讓不良物料進入物料倉庫的控制點,也是評鑒供料廠商主要的資訊來源。

2、供料廠商的品質信賴度及物料的數量、單價、體積等,加以規劃為全檢、抽檢、免檢,要求如下:

a、全檢:數量少,單價高;

b、抽檢:數量多,或經常性的物料;

c、免檢:數量多,單價低或一般性補助或經認證為免檢廠商或局限性的物料;

05抽樣檢驗

1、适用場合

驗收抽樣多被客戶用來評估供應商的批次來料是否可接受。在下列情況下,驗收抽樣的優勢将顯得尤為突出。

A、要求對來料進行破壞性測試。

B、由于成本及時間原因,無法實現全檢。

C、來料供應商的可接受産品擁有較好的曆史記錄。

2、相關名詞解析

計數型數據

計數型抽樣方案主要是通過批次來料的缺陷數量來判斷來料批次是否可接受。0缺陷計劃也包含在計數型抽樣方案中,其主要通過查看可接受質量水平(AQL)是否在可接受範圍内,即僅僅是一定數量的缺陷産品,來決定該來料是否可接收。

計量型數據

計量型抽樣計劃主要基于測量結果來判斷來料是否可接收。考慮到成本花費及效率,計量型抽樣計劃通常比計數型抽樣計劃要求的抽樣數量要少很多。SPC 軟件的計量型抽樣計劃主要基于以下4個輸入參數:可接受質量水平(AQL)、批允許不良率(LTPD)、生産者風險及客戶風險。

可接收質量水平(AQL)

可接收質量水平(AQL)通常定義為95%的時候可接收提交批的不合格品率。95%的時候将接收質量等同于或高于AQL的提交批。如果拒收某批次,則有95%的信心說,該批質量比AQL差。同樣地,具有AQL質量的批次被拒收地概率是5%。AQL并不是所生産的或者所接收批所必須的質量水平。它甚至不是質量目标。它僅是一個以生産者風險(α)或者拒收可接收批的概率的簡單不合格百分比。

批允許不良率(LTPD

批允許不良率通常定義為90%時候将拒收的不合格率。可以說,批次質量不合格率在或者比LTPD差的質量時,将有90%的時候拒收。如果批次合格,那麼有90%的信心說該批質量比LTPD好。也可以說交收批不良率為LTPD被接收的概率是10%。LTPD是顧客風險(β)的不良率或接收不合格品的概率。顧客分先通常是10%。

06檢驗項目

1、外觀檢驗(一般用目視、手感、限度樣本)

2、尺寸、結構檢驗(用遊标、分厘卡、投影儀)

3、特性檢驗(使用檢測儀器或設備)

電氣特性檢驗 、化學特料檢驗 、物理特性檢驗、落地特性試驗、溫度特性檢查、震動特性試驗、耐壓特性試驗 、壽命特性試驗、環境試驗。

07工作原則

IQC是公司與供應商打交道的一個窗口,同時也是控制供應商品質的關口,IQC工作進行得如何,直接關系到本公司産品品質成本及本公司在供應商中的印象。

1、抽樣嚴謹

抽樣檢驗是一個統計學概率存在風險,這種風險可能把不良品漏檢而放到生産線上去,也可能把合格品判退,從而間接造成本公司的損失,所以在抽樣時,一定要盡可能讓樣本反映母體的品質狀況。在抽樣計劃中,根據現行的國際或國家标準,可以控制在5%以下的風險率,但在具體抽取樣本的過程中,可能因個人偏好而造成母體的随機性不夠,所以在抽樣方法上要特别注意嚴謹性。

2、“客觀公正”地判定品質

a.IQC人員經常同供應商接觸形成了“情感氛圍”在檢驗時容易形成主觀的意識,造成對供應商的判定标準有差異。

b. 受個人心情影響,心情好可能認真一點,檢驗和判定較為慎重;心情差可能就是一眼定乾坤。

c. 受檢驗人員個性的影響,性了急的人在判定上容易主觀,因此要注意客觀公正。如不合格批放到制程,發生原材料問題,首先追究的是IQC人員責任。

3、尊重供應商

4、以綜合因素來判定

在檢驗中,有時會遇到一些品質、時間、成本、效率上的沖突,如原材料需要緊急上線,而檢驗發現有一點“小問題”按原有标準不能收下,公司的采購策略是采用較低價格的物料,雖然與原定品質目标上有差異,但還是有可能收下等。

5、盡量不要特采

6、在檢驗過程中标識清晰

用标簽标識來區分待檢品、不良品、合格品等,最好是貼在有顔色的标簽以示區分

IQC的英文全稱為:Incoming Quality Control,意思為來料質量控制。目前IQC的側重點在來料質量檢驗上,來料質量控制的功能較弱。IQC的工作方向是從被動檢驗轉變到主動控制,将質量控制前移,把質量問題發現在最前端,減少質量成本,達到有效控制,并協助供應商提高内部質量控制水平。

依據以往品質部管理經驗,大概總結出以下10條IQC常犯的錯誤,供大家參考:

iqc來料檢驗記錄(如何做好IQC來料檢驗工作)2

我以為

當檢驗員未做到把關的職責時,問其失控原因,總會在開始時說“我以為…….”做Q的人不應該說“我以為”當你在說“我以為”時,你就開始在為自己的過錯找理由,找借口了。找了借口之後還會再犯。再者,若遇到問題不能确認時,應先向上級咨詢、确認;因此,我要求我的員工在犯錯誤後,不能說“我以為”我要想知道的隻是導緻這次未檢出的原因及下次檢驗時你要怎麼做,才能把好關。例如:這次檢驗我抽樣方法不對,來了2000個,有5棧闆,200箱,按照要求應該抽驗32箱,每棧闆平均抽樣6箱;每箱抽6個;而我隻檢驗了一棧闆,共檢驗了三箱。不良品未集中在這棧闆上,導緻我未抽到。後續我要按照标準的檢驗抽檢方法去抽檢。

怕麻煩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這次就算了,基本上,所有的檢驗員都不喜歡開不良報告,因為開了不良報告後,要拿着不良品找這個上司簽字,那個上司簽字,還要通知采購;供應商來重工時還要對重工方式确認,重工完後還要重新按照标準抽驗。等等,拒收一批,比正常檢驗三批的時間還多。所以,很多時候,檢驗員在抽到不良品數少的情況下,但不良數已達到了AQL拒收的标準,仍然貼合格标簽上線。這是不對的,之前我帶的檢驗員,基本上,每個新的檢驗員都要吃一次這樣的虧:在檢驗的時候隻發現了幾個不良品,結果在生産過程中,不良品批量地爆發,導緻生産停線等現象發生。所以,當抽檢達到AQL的拒收水準,一定要開單,拒收。

依經驗免檢

這是老檢驗員常犯的毛病,很慶幸,檢驗員能夠對工作進行終結,知道檢驗重點,但方法不對。一直不出問題的,可少檢,但不可免檢,至少應該檢查外箱标識、拿一個産品來作全面檢查。通常,針對不出問題的産品,第一箱和尾數箱必須要檢。這樣,至少能保證物料不會出現批量性的問題。

照顧關系

這個廠商(班長)跟我關系不錯,昨天還給我買了水喝,還給我煙抽;這次不良就算了,PASS。這是檢驗員的大忌,一般公司都會發生。就因為給朋友面子,結果把自己陷進去了。當你放了這批不良造成客戶驗貨時退貨、造成生産線困擾,那麼,上級領導第一先問的就是你是怎麼檢驗的,為什麼這個問題都看不到?就因為一個面子問題,造成公司損失。是不可取的。

人雲亦雲

采購、業務、技術部、生産說這個可以放,于是我就放了,要知道,檢驗員的檢驗依據就是檢驗标準,檢驗标準有圖紙、承認書、檢驗标準書、樣品等等;若發現與标準不符時,你應該是給你的上級确認。而非其他部門說了可以就可以。檢驗員的管理、績效考核全在品質部,既然你聽其他部門的,那直接調去其他部門,你的工資也由别的部門發放算了。曾經遇到過這樣的案例,檢驗員檢查到該物料不合格,采購說,這個不影響,我給生産線打好招呼了,他們願意生産;不會投訴你的,結果檢驗員也沒有上報上級,直接貼上合格标識,上線生産。導緻生産線投訴、停線;采購也不會去承擔這個責任。當物料造成生産困擾,其他部門隻會問檢驗員是怎麼檢的,不會去責怪其他部門的人。不合格的結果隻有檢驗員承擔。

所以,檢驗員若發現不良時,判定結果隻能聽從直接上司的,而上司改判允收時,也需在不良報告上注明改判原因。

立場不堅定

因為物料是急料,采購、生産部的都在催,所以,該有的檢驗項目還有幾項沒有檢,覺得應該沒有問題;貼上PASS标簽上線。每個公司,因采購時效等原因,基本上都有急料問題,急于上線的物料均有采購跟催檢驗員檢料速度,生産、倉庫的人員在檢驗員旁等檢驗員把物料檢好,立馬發料。這給從職經驗并不豐富的檢驗員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由于心慌,有些檢驗項目并沒有檢查到,就直接貼pass标簽上線生産。結果因為沒有檢查到的項目有不良現象,造成生産停線而遭到處罰。

急料部分通常都是采購一個一個電話催供應商快生産,采購隻要能在規定時間内把貨催過來,其它的品質問題都不管的,供應商為了能正常交貨,拼命趕貨,生産出來的物料品質會好到哪裡去呢?越是急料就越要仔細地檢查。通常急料更容易出現品質問題。當采購或其他相關單位人員催促檢驗員趕快檢驗時,要求他們到規定區域去等,檢驗員應該按照要求将所有的檢驗步驟檢完。确認沒有不良才可放給生産線生産。若檢驗過程中發現不良應及時通知相關人員處理。

檢驗不深入

在檢驗過程中發現了一個不良現象A,開單後,經處理(重工、特采等)上線生産後又發現了不良B檢驗員都按照檢驗程序進行檢驗,一般檢驗順序為包裝、外觀、機構尺寸、性能檢查。有很多時候,當檢驗員發現了一項不良,則該檢驗員很高興,停止檢驗,馬上開具不合格報告。這個在以前的質量管理工作中,吃了不少的虧,當檢驗員檢驗到外觀不良(刮傷);因急于生産,采購特采上線生産過程中,發現了另外個問題:尺寸問題,無法組裝…….

因此,檢驗員在檢驗過程中,若發現不良,也應該把所有的不良項目全部檢驗完,對檢驗結果記錄,待檢驗完成後再開單。

過分相信返工

檢驗過程中,發現了不良;經供應商或生産重工後,應該沒有什麼問題了,少檢或直接PASS。有很多時候,供應商派出的重工人員工作并不認真,想早點回去,或重工過後出去玩玩,結果,有很多物料看都不看,有些箱都沒開放在中間。而檢驗員去檢驗時,以為供應商全部重工完成,象征性地抽檢一下,就貼PASS,讓供應商的人走了,結果上線後仍然遭到生産投訴,來料不良……

因此,針對供應商重工後的産品,檢驗員也應該按照檢驗要求對物料重新檢驗,當檢驗到不良後,要求供應商重新重工,直至檢驗合格為止。對重工人員切不可相信。

不及時開單

發現不良後,采購說,這個問題我叫供應商過來重工就好了,就不要開單了。開單麻煩。

當出現這類現象時檢驗員通常都願意幫這個忙,和采購将問題壓下去,結果供應商處理不及時,導緻生産線沒有物料停線的情況都有,有的物料進料已三天,還未簽單等等。上級不知道的情況下,視為檢驗員未檢驗;就會說檢驗員的時效性問題。

因此,檢驗員在檢驗到不良後,應該及時開單。

特采後遺症

這個問題上次開單都被改判、特采了,這次就不開了,直接貼PASS。

有時候,因物料急于上線,會出現很多改判情況,導緻檢驗員誤以為此現象可以接收。第二次檢驗時發現有同樣問題,就不開單了,上線後導緻生産投訴。

上司會改判此批會有上司的考量,依據實際情況而定,有的與客戶溝通,有的與生産溝通,挑選等等,均是限此批。所以,在發現不合格後,雖然上批被改判,但應該同樣地開單,拒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