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賦圖》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是東晉顧恺之以三國時期建安才子曹植的《洛神賦》為藍本所作,曹植所作《洛神賦》原名《感甑賦》以洛神之名思念其嫂甑氏。後魏明帝曹睿即位,改賦名為《洛神賦》此賦一出,從此天下傳唱。
顧恺之(公元四世紀),字長康,小字虎頭,晉陵無錫(今江蘇無錫)人。義熙初官散騎常侍。博學多藝,工詩賦、書法,尤善繪畫,凡人物、佛像、禽獸、山水皆能。時有“才絕、畫絕、癡絕”之稱。畫師法衛賢,行筆細勁連綿,如春蠶吐絲,行雲流水,出之自然。畫人物尤善點睛,自雲:“四體妍蚩,本無關于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六朝人口語“這個”,即指眼珠)之中。”唐張彥遠評其畫:“意存筆先,畫盡意在”。精通畫論,著有《論畫》、《魏晉勝流畫贊》、《畫雲台山記》等書行世。他提出的“遷想妙得”、“以形寫神”等著名論點,對中國繪畫的發展有深遠影響。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國谯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後所生第三子,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後谥号“思”,因此又稱陳思王。。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後人因其文學上的造詣而将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其詩以筆力雄健和詞采華美見長,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為宋人所編。
原《洛神賦圖》卷為設色絹本。縱27.1cm,橫572.8cm。是由多個故事情節組成的類似連環畫而又融會貫通的長卷,現已失。
魏晉南北朝, 顧恺之作 ,《洛神賦圖》 絹本 ,設色,縱27.1cm,橫572.8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洛神賦圖》卷,晉,顧恺之(宋摹),絹本,設色,縱27.1厘米,橫572.8厘米。
此圖是根據三國(220--265年)魏人曹植所寫《洛神賦》而創作的故事畫。畫面開首描繪曹植在洛水河邊與洛水女神瞬間相逢的情景,曹植步履趨前,遠望龍鴻飛舞,一位“肩若削成,腰如約素”、“雲髻峨峨,修眉聯娟”的洛水女神飄飄而來,而又時隐時現,忽往忽來。
後段畫洛神駕六龍雲車離去,玉鸾、文魚、鲸鯢等相伴左右,洛神回首張望,依依不舍,一種無奈離析之情顯現畫面。
全幅作品共畫了61個人物,畫面中除了主人公以外,還反映了山石、樹木和馬匹,形象十分生動。畫面主要用線造型,用線為典型的春蠶吐絲描,用色厚重、豔麗。洛神賦圖還體現了中國早期山水畫的典型特征,“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人和山的比例大小不符合自然比例,山石低矮,人物形象高大,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顧恺之藝術的若幹特點。
此圖分段描繪賦的内容,構圖連貫,主要人物随着賦意,反複出現。設色濃豔,畫法古拙,山石樹木鈎填無皴,“列植之狀,則若伸臂布指”,所謂“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系初唐以前畫風。引首有清高宗弘曆行書“妙入毫巔”。卷後有元趙孟頫行書《洛神賦》、李衎、虞集、明沈度、吳寬詩跋均僞。又乾隆詩題。钤“明昌”、“禦府寶繪”、“群玉中秘”、“明昌禦鑒”及清内府乾隆、嘉慶、宣統諸藏印。
此圖不書《洛神賦》文,亦無名款,從畫法、絹、色等方面研究,當為宋人摹本,但畫風仍存六朝遺韻,其原本傳為顧恺之所作。
現傳世的《洛神賦圖》尚有八種之多,分藏國内外,計有:一、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卷;二、遼甯省博物館藏卷;三、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高卷,主要為宋人畫,缺六朝氣息;四、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冊頁(一頁);五、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傳顧恺之畫卷;六、弗利爾美術館藏傳陸探微畫卷;七、倫敦英國博物館藏宋人畫卷,與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高卷略同:八、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王鼎、袁樞明崇祯十六年所臨畫卷,2018年翁同龢後人翁萬戈捐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