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史記中最曲折的一個故事

史記中最曲折的一個故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1 01:39:14

戰國末年,秦國加緊了吞并六國的步伐,而趙國就是它的突破口。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趙長平軍,坑殺趙兵四十萬,乘勢進軍,兵圍邯鄲。信陵君魏公子無忌的姐姐是趙平原君的夫人,多次送信給魏王及公子,請魏派兵救趙。

鄰國告急,救趙就是自救

春秋時期,韓、趙、魏三國分晉,魏國是趙國的近鄰。唇亡齒寒,救鄰即自救,存趙就是存魏,趙亡魏也将随之滅亡。所以,起初魏王的決定正常,派将軍晉鄙率領十萬軍隊救趙。

史記中最曲折的一個故事(讀史記信陵君竊符救趙)1

但秦昭王派使者傳信恫吓魏王:

“吾攻趙,旦暮且下,而諸侯敢救者,已拔趙,必移兵先擊之。”

魏安釐王極端自私,目光短淺:

魏王王恐,使人止晉鄙,留軍壁邺。名為救趙,實持兩端以觀望。

“實持兩端以觀望”,是看到哪邊優勢就幫助哪邊,隔岸觀火,是君子不恥的行為,何況是一國之君。

而另一邊,平原君連連傳信魏無忌:邯鄲危在旦夕,公子急人之困的品質又在哪裡?公子不管趙國與趙勝的安危,難道也不管你姐姐嗎?

平原君并不知道,魏公子比他還憂慮:

數請魏王,及賓客辯士,說王萬端。魏王畏秦,終不聽公子。

自己多次請魏王出兵,賓客辯士說破嘴皮子,魏王就是一句話:怕秦王報複。

最終,公子對請求魏王派兵已經絕望,采取了決絕的行為:

計不獨生而令趙亡。乃請賓客,約車騎百餘乘,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

自己親率車騎投身強敵之中,無異于肉投餓虎,有去無回,悲壯又無奈。

侯嬴出奇計“竊符救趙”

《魏公子列傳》中把這一節寫得跌宕起伏,蕩氣回腸:

公子的車馬到了國都大梁的東大門,見到了侯嬴——就是公子親自駕車請回、大擺筵席恭敬的侯嬴。他與别的賓客不同,并沒有被“養”在公子府内,而是堅守看城門的崗位。

公子見侯嬴,把發兵救趙的前因後果悉數告訴了侯嬴,然後與侯嬴告别。侯嬴的反應很是冷淡與鎮定:

“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從。”

“勉”,勉勵,努力。這裡是“祝福”公子多福。“從”有跟從,服從的意思,隐含“認可”的意思。整句話的意思是,公子自求多福吧,老臣不認可你的做法,當然也不跟随了。

史記中最曲折的一個故事(讀史記信陵君竊符救趙)2

讀者讀到這裡一定暗罵侯嬴:公子那樣尊敬你,因為你是賢能之士。公子要去送死,怎麼不管不問,聽之任之,你賢能在哪裡?其實公子也是這麼想的。

公子走出去好幾裡地,越想越窩火,自言自語:

“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天下莫不聞。今吾且死,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我豈有所失哉?”

難道是我看錯了人,還是我做錯了事?就要死了,不能到死不明白,一定要問清楚。所以,公子又乘車返回。

隻見侯先生笑盈盈地恭候多時,說: “臣早就知道公子會回來的。”公子問:“先生怎麼知道的?”

侯嬴答道:“公子禮賢下士,名聞天下。而今有難,無計可施,才用了這麼個以肉投餓虎的下策,有什麼用呢? 公子厚待敬重臣,公子往而臣不送,所以知道公子會怨恨臣,會再返回的。”

公子聽此話,深感侯先生是知己,并知道侯先生定有妙策。于是再拜,求教。

侯嬴示意公子屏退左右,私下跟公子說:

“嬴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竊之。”

兵符就是虎符,是古代皇帝調兵遣将用的兵符,用青銅或者黃金做成伏虎形狀的令牌,分為兩半,其中一半交給将帥,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兩片虎符合并,持符者即獲得調兵遣将權。

史記中最曲折的一個故事(讀史記信陵君竊符救趙)3

侯嬴是讓公子借助如姬竊,得晉鄙的兵符,調動晉鄙的兵增援趙國。

那魏王的如姬怎麼就願意幫公子竊兵符呢?對此侯嬴有十二分的把握,因為侯嬴知道公子是如姬的大恩人。

原來,如姬的父親被人所殺,如姬籌措了三年,想求能報殺父之仇的人而不得。如姬哭求公子,公子派自己的門客,斬下如姬那仇人的頭顱,敬獻給如姬。如姬深受感動,想以死報答公子的大恩,隻是沒有機會。侯嬴認為,公子假如一開口請如姬幫忙,如姬肯定能答應。最後侯嬴說:

“則得虎符,奪晉鄙軍,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

秦侵略趙是不義之戰,打退秦國像春秋時五霸的讨伐戰争。減輕公子欺君矯诏的罪惡感。公子聽從侯嬴的計策,請如姬竊虎符。如姬果然順利地“盜晉鄙兵符與公子”。

史記中最曲折的一個故事(讀史記信陵君竊符救趙)4

錐殺晉鄙,抗秦存趙

公子與侯嬴辭行,侯嬴說:“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求便利于國家。公子到軍中,即使兩符相合,驗明無誤,可是晉鄙仍不交兵權,再請示魏王,那此計就不成了。我的朋友屠夫朱亥可以跟您一起前往,這個人是個大力士。如果晉鄙聽從,最好;如果他不聽從,可以讓朱亥擊殺他。”

公子聽了這些話後,便落淚了。侯嬴問道:“公子怕死嗎?為什麼落淚呢?”公子回答說:“晉鄙是耿直的老将,他恐怕不會聽信我,必定要殺死他,我為此難過,哪裡是怕死呢?”

于是公子去請朱亥。朱亥笑着說:“我隻是個屠夫,可是公子竟多次登門問候我,我之所以不回拜答謝您,是因為我認為小禮小節沒什麼用處。如今公子有了急難,這就是我為公子殺身效命的時候了。”

公子再去向侯嬴辭行。侯先生說:“我本應随您一起去,可是我老了,不能成行。我會計算您行程的日期,您到達晉鄙軍部的那一天,我面向北刎頸而死,來表達我為公子送行的一片忠心。”公子到達軍中,侯嬴果然實踐了自己的諾言。

果如侯嬴所料,公子到達軍中,謊稱魏王令魏無忌替換晉鄙。晉鄙合符,依然産生了懷疑,舉手看着公子說: “現在我擁兵十萬之衆,駐紮于國境上,肩負國家重任。如今,您單車來代替我,為什麼?”不想交兵權。

史記中最曲折的一個故事(讀史記信陵君竊符救趙)5

朱亥袖四十斤鐵椎,椎殺晉鄙。

公子成為晉鄙軍的将軍。集合隊伍,下令軍中:

“父子俱在軍中,父歸;兄弟俱在軍中,兄歸;獨子無兄弟,歸養。”

這是告訴将士們,這是一場惡戰,必須去打,血戰到底!也表現了公子的仁義之心。

史記中最曲折的一個故事(讀史記信陵君竊符救趙)6

得選兵八萬人,進兵擊秦軍。秦軍解去,遂救邯鄲,存趙。

魏王怨怒公子盜兵符,矯殺晉鄙。公子也自知過錯。當擊退秦救趙後,讓将領把軍隊帶回魏,自己與門客留在趙國。

“竊符救趙”雖然殺晉鄙有瑕疵,但在當時情況下也是無奈之舉。假如魏王能認識到救趙就是救魏,積極抗秦援趙,就不會發生“竊符救趙”了,晉鄙又怎麼會死?晉鄙之死隻能說是昏君造成的。

之後,趙、魏迎來了十年的平安。所以信陵君“竊符救趙”隻是對魏王“不忠”,對國家則是大寫的愛國主義的壯舉。

十年後,信陵君又聯合諸侯打退來犯秦兵,一直打到函谷關。說明隻要六國齊心,六國是不會滅的。可惜,這種齊心的時候太少了。

公元前230年 韓國亡 ,公元前228年 趙國 亡,公元前225年 魏國 亡,公元前223年 楚國 亡,公元前222年 燕國 亡,公元前221年 齊國亡。

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