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三峽工程可持續發展問題

三峽工程可持續發展問題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7 21:24:32

光明網評論員:今天(7月17日),有媒體報道了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陳國階在“三峽工程、水壩建設與環境研讨會”上的發言。在其題為“三峽工程環境影響再認識”的發言中,陳國階從長江珍稀、瀕危物種面臨滅絕,庫區水污染,陸生生态以及地質災害等多方面,論證分析了三峽工程對周邊生态環境的影響。

三峽工程可持續發展問題(對三峽工程的負面影響宜早做綢缪)1

陳國階指出,三峽工程對環境的影響具有綜合性、流域性、不可逆性、長期性和不确定性的特點。由這些特點,三峽工程在環境方面已現的效果多呈負面。在大量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陳國階說長江珍稀、瀕危物種面臨滅絕,白鳍豚幾乎滅絕,白鲟、中華鲟、達氏鲟、江豚、胭脂魚等也受到極大的沖擊,白甲魚、中華倒刺口、岩原鯉在漁獲物種比例減少。此外,三峽庫區水污染加重,城鎮岸邊污染帶、港口、河灣、壩前、支流(如香溪河等)、底泥(汞污染)等污染更突岀,庫區分布衆多化工廠區對庫區水質構成巨大威脅,在被調查的23條庫區支流中,半數以上出現水華。 再者,三峽工程一個迫在眉睫的危害是壩下沖刷,這對壩下河岸安全構成威脅。調查顯示,三峽工程導緻荊江南岸塌岸明顯增加,部分河段沖刷量為建庫前10倍,其後果就是河口土地減少、海岸沖刷、海水倒灌、漁場受損。在此,陳國階提出,三峽工程在未來的最大受害者就是上海,除了随流而下的泥沙沖積消失外,長江污染、海水倒灌、海岸沖刷加劇,對長江口和東海漁業生态系統也造成不利影響……

實際上,上述危害後果,早在三峽工程論證之時就已有專家指出。對照當時那些不主張三峽工程上馬建設的專家所言,現今出現的危害,其出現隻比專家預計的更早,其危害隻比專家估計的更大。比如,三峽工程上馬建設的一個最重要理由就是防洪,但如今清水對于壩下江岸(特别是在河曲江段)的沖刷,恰恰跟這個預設功能相反。再比如,175米蓄水試驗以來,三峽庫區發生新老地質滑坡變形200餘起,塌岸百餘處,不穩定庫岸30公裡,湧浪開始出現,在庫區22個區縣出現地質災害隐患點9324處,對比三峽工程修建前的5512處,2003年蓄水試驗後新增加了3812處。

問題的關鍵還在于,三峽工程并非純粹的技術性工程,而是與政治、社會、經濟、環境、生态等問題緊密相關的系統性工程。三峽工程完工後,庫區及其周邊地區幾十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的自然災害增多,山地災害和地震也有增加的趨勢。三峽庫區蓄水後,據說“各地、各部門對水資源的争奪加劇,湖北省要調長江水去漢江,江西省要在鄱陽湖建閘,洞庭湖也另有一番打算”……由此,再“加上長江上遊無數的水電站的建設,未來長江将不可能是一條健康的河流”。

暫不糾纏于已成過去的有關三峽工程上馬建設的程序性問題,正視三峽工程的負面效應,思考應對辦法,采取實際措施,并在此基礎上規劃今後一段時間以及未來中、長期的應對方案,這也許是當下必須的選項。即使從最樂觀的角度看,三峽工程造成的超大範圍的生态系統擾動,要重新形成至一個新的系統性平衡,也要在距今很長時間以後。而三峽工程對庫區及其周邊地區的整個生态系統如庫區水環境、壩下侵蝕、河口生态、氣候、山地災害、地震、河流動力學過程、生物物種、人文資源等方面的負面效應,卻是可見并亟需解決的。

亦因此,對三峽工程的負面影響宜早做綢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