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印象中,秦始皇和項羽雖然是同個時代的人,但兩人似乎風馬牛不相及。因為秦始皇君臨天下的時候,項羽還隻是個毛頭小子。而到了項羽起兵的時候,秦始皇早已不在人世。不過,曆史上的項羽和秦始皇還真的曾有過一次交集。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為了宣德揚威,安宇天下,在十年的時間裡,先後五次巡遊各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的巡遊船隊來到浙江會稽。皇帝到來對當地百姓來說自然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家家戶戶都跑到河邊,想一睹皇帝的尊榮。在這衆多的“吃瓜群衆”裡面,有一個身高八尺的青年顯得特别突出,此人就是後來的西楚霸王——項羽。
當時,項羽和他的叔父項梁也在人群中觀看秦始皇的巡遊船隊。秦始皇和他的随從們經過時,沿岸群衆都非常激動,畢竟對普通老百姓來說,能看到皇帝本尊那就跟看到神仙的性質差不多了。可是,年輕氣盛的項羽在看到巡遊船上威風凜凜的秦始皇後卻自言自語地說道:“彼可取而代也。”(出自《史記·項羽本紀》)意思就是說“那個人,我可以取代他!”。項羽的這句話把站在一旁的項梁吓個半死,他趕緊捂住項羽的嘴說道:“不要亂說,否則會給全族的人都帶來災難的!”
項羽和秦始皇的“一面之緣”就這樣匆匆結束了。此後不久,秦始皇就在巡遊途中病逝了。一年之後,在各地的反秦浪潮中,項梁、項羽叔侄以複興楚國為名,在江東起兵,成為反秦義軍中的一份子。
項羽幼年時不喜歡讀書,對兵法也不肯深加研究。但在帶兵打仗的過程中,他卻無師自通,成為了當時最耀眼的一位将領。項梁戰死後,項羽就成了楚軍的領袖。之後,項羽率軍一路披荊斬棘,大破秦軍。楚軍成為當時各地義軍中的領頭羊,義軍首領也都唯項羽馬首是瞻。
公元前206年,劉邦和項羽先後率軍到達秦朝首都鹹陽,秦朝滅亡。此時,項羽無論在實力方面還是威望方面,都是當之無愧的義軍老大,如果當時他要選擇取代秦朝建立一個新的帝國,恐怕無人敢不服。可是在這個關鍵節點上,項羽卻接連做出糊塗至極的決定。
首先,項羽下令将鹹陽城裡的金銀珠寶和美女全都打包帶走。然後縱兵屠戮鹹陽,殺死秦王子嬰,并放火燒毀了鹹陽宮。此舉讓全天下的人都看到了這位傳說中的蓋世英雄原來隻是一個殘暴不仁的“屠夫”。
其次,項羽沒有效仿秦始皇那樣建立一個中央集權的帝國,而是意在回到大一統之前的狀态,即群雄割據,各自為王。他自立為西楚霸王,并同時冊封了十八個諸侯王。在可以選擇專制的時候,項羽卻選擇了民主,在應當選擇民主的時候,他卻偏偏要搞專制。這一昏招後面帶來的結果是非常緻命的。
此外,關中原本是富庶之地,可以成就王圖霸業,項羽卻不顧手下反對,堅持要衣錦還鄉,回到江東去做他的西楚霸王。格局如此狹小,也就難怪他将自己的一手好牌徹底打爛了。
後來的事情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公元前206年,漢王劉邦率先發難,對項羽發起挑戰,史稱“楚漢争霸”。戰争持續了四年多時間,最終項羽被劉邦打敗,在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烏江鎮)自刎。項羽當年看到秦始皇時脫口而出的一句話,最終應驗了一半,秦始皇的江山确實是被人給取代了,但取而代之的人卻是劉邦,而不是他項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