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導讀:
上次說到曹貴人請纓為華妃去皇帝面前說和。曹貴人果然戴着華妃的步搖去了皇後宮中。
皇後看到步搖的第一眼,愣了,有些不快。可見皇後開始的計劃,并不想讓華妃跟着去圓明園。後來曹貴人抱着溫宜拍馬屁時,皇後已經露出了自信的笑容。我想這時候,皇後已經打定主意,讓華妃去圓明園,再挑撥甄嬛團隊和華妃團隊,讓她們内鬥。
這也是對于皇後來說最好的辦法。如果讓華妃留在紫禁城,去了圓明園就變成甄嬛團隊獨大了。甄嬛占着寵愛,沈眉莊占着權勢。哪個有孕了都不好辦,不如讓兩個團隊互相制衡。
皇帝抱着溫宜,說起了去圓明園的事。從皇帝說的出行名單上可以看出皇帝心中諸人的位置。皇後就不用說了。甄嬛眉莊是新寵,一定要去,皇子公主的生母,生了孩子有功,也得帶着孩子去。
這個時候皇帝沒有提富察貴人,可見鬧鬼事件後,富察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值得提的是,皇帝還記着敬嫔。劇中除了敬嫔找皇帝報告眉莊被下毒的那集,基本沒見皇帝私下看她。為什麼皇帝心裡還有她的位置呢?
我猜是經過了麗嫔一案,皇帝發現眉莊和甄嬛都給他耍心眼。後宮中像敬嫔這樣安安靜靜不争不搶的人太少了。
皇後特意提起華妃,曹貴人又拿起步搖逗孩子,皇帝脫口而出華妃也去。
這一幕三個人配合得太默契了。
其實皇帝本身就想華妃跟着去,他是舍不得華妃的。不過礙于甄嬛眉莊在,不好意思開這個口。所以隻等着曹貴人發力。而皇後特意問到華妃,也是給了曹貴人展現的舞台。所以皇帝說“華妃也去”之前,笑得很爽朗。
甄嬛和浣碧逛圓明園,被果郡王射中的野鴿子吓了一跳。我怎麼覺得這有隐喻呢?果郡王一箭射了兩個鴿子,貫穿四目,是不是隐喻着果郡王征服了甄嬛和浣碧這兩個女人的心?貫穿四目的意思是...她們瞎了才看上果郡王哈哈哈!
浣碧和甄嬛講皇帝和她見面時自稱果郡王的事,小廈子這個大喇叭一直在認真聽。所以很多人認為是小廈子透露風聲給曹貴人的。
我覺得不對。
浣碧應該早就把這件事告訴曹貴人了。
我們思考一下,曹貴人本來見皇帝的機會就不多,而她意在挑撥甄嬛閨中仰慕果郡王。那麼她難道見了皇帝就提果郡王?這不合适吧,倒讓人覺得是你曹貴人自己惦記着果郡王。
她得千挑萬選一個機會,能夠不着痕迹地提起果郡王,順便艾特一下甄嬛。
小廈子通報的時候,說溫宜身體好了,所以皇帝要見曹貴人。我們知道其實溫宜沒什麼大毛病,我猜是曹貴人聽到果郡王和皇帝打獵,就派人去告訴皇帝溫宜身體見好,方便皇帝打完獵見她。同時黃規全這個華妃黨告訴了曹貴人,甄嬛會在皇帝打完獵後,去皇帝那裡謝謝皇帝為她布置圓明園的宮室。這樣才能把皇帝——果郡王——甄嬛三個因素湊全,精準挑撥呢。
另外,小廈子見完甄嬛确實回去伺候了,但是曹貴人在皇帝身邊,難不成還出去專門聽小廈子報信?他們沒這個接觸條件。
以曹貴人的謹慎,更像是早就布置好了的。
皇帝讓我想起了一句話: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其實皇帝已經是天下第一人了,能從九子奪嫡中脫穎而出也真的很優秀。但是他内心卻是一個敏感缺愛的孩子。原因就是童年時沒有被愛過。劇中先帝一直偏愛老十七,而太後更喜歡老十四。皇帝根本沒提過養母,看來養母并沒有給過他什麼溫暖。所以他的内心始終是匮乏的,但又不能表現出來,所以給人以陰冷可怕的感覺。
本來果郡王開開心心打個獵,沒想太多就露了一手。沒想到皇帝嫉妒了,提到老十七的箭術是先帝手把手教的。吓得果郡王說皇帝的師傅是滿洲第一巴圖魯,意思是先帝重點培養皇帝,求放過。
可皇帝還是放不下這個執念,強調先帝偏愛果郡王。果郡王隻能跪下唱征服:先帝偏愛我,所以我成了廢柴,你才是天降大任的BOSS,求放過 1.
皇帝這才松口讓果郡王走,看劇時候能明顯看出果郡王松了一口氣。
何必呢。
甄嬛來見皇帝,聽說了雪頂含翠,還誇王爺有心。曹貴人偷笑,接着套路,說皇帝可說了,年年這麼送茶,可不太費了銀子。
甄嬛向來自信她的口齒,說了句“王爺心思細巧,皇上卻心懷大略”,以為能說得左右逢源,卻不知道已經跳進曹貴人的陷阱了。曹貴人繼續拱火,說“莞貴人可是說到點子上了”。
甄嬛說皇帝“心懷大略”,卻說果郡王“心思細巧”,這就相當于兩個男生,你說一個“敬業”,卻說另一個“有趣”,你們覺得哪個詞更像有好感?甄嬛這次真是疏忽了。
緊接着甄嬛又作了一次死,說皇上适才與王爺射獵,得了極好的彩頭,怎麼不見王爺。
皇帝打獵時想起先帝已經很不爽了,這“彩頭”可是果郡王射到的!是皇阿瑪教的箭術,艾瑪氣死朕了。
曹貴人再次蓄力:王爺聽說妹妹美若天仙,避嫌去了。這是一種心理暗示,偷偷把兩個人關聯在一起,這樣再往下挑撥,順理成章地把皇帝往她的思路上引。
甄嬛還偏偏要撒嬌,說什麼定是聽聞自己貌若無鹽,躲開了。
甄嬛在這個時候,有點飄了。剛得寵就扳倒了麗嫔這樣的主位,殺了華妃的威風,眉莊即将大權在握,皇帝也各種捧着。面對曹貴人這個平時比較溫和,也不得寵的人,她放下了警惕心。結果差點把命都丢了。
曹貴人開始挑撥。
我們欣賞一下曹貴人的語言藝術:皇上當日初見莞貴人,為怕妹妹生疏了,便假借十七爺之名,才成就今日姻緣。
這意思是,皇帝如果不借十七爺之名,而是用自己的身份,甄嬛就會和皇帝生疏?
皇帝借了十七爺之名,才成就了今日的姻緣,那這段姻緣,是甄嬛和皇上的,還是甄嬛和十七爺的?
甄嬛這時候還回憶初戀美好呢,居然羞澀地問曹貴人怎麼聽說的,撒嬌說一定是皇上告訴姐姐的。
你可長點心吧。
曹貴人的大招來了。
十七爺風流倜傥,多少官宦家的小姐傾心不已,日夜求得親近(太特麼露骨了吧),妹妹你在閨閣之中也聽說過十七爺的盛名吧!
這下皇帝心中的疑心終于被激起來了。
為什麼我當初冒充果郡王,你還跟我品箫賞花?莫非你早就仰慕老十七的大名?
皇帝不應該對自己沒這個自信的。甄嬛真的喜歡他這個人。但是皇帝内心就是這麼不認可自己。這就是童年不被母親認可,留下來的心理問題。
我們日常生活中,父母總會說,找對象不要找離異家庭出來的。當然了,很多離異家庭的孩子都很好,很自信。
我想這句話背後的邏輯,應該是,在缺乏愛的家庭長大的孩子,會沒自信,缺乏愛人的能力。離異家庭的孩子未必缺乏愛,不能暴力劃分。所以我建議大家擇偶時,不一定看是否離異,而是優先選擇不缺愛的對象。
我老公就是在充滿愛的家庭裡長大的,身上就有那種自信而純良的氣質,性格也十分穩定。這是我一直羨慕不已的。
舉個反例,我的前男友,就是離異家庭 神經質媽媽,性格就十分不穩定。說不定什麼事情就能讓他懷疑我對他有意見,我如果生氣了,他還會因為我的生氣而生氣。生完氣又突然低聲下氣開始道歉。
雖然和這種人戀愛, 七上八下比較刺激,但是想想那根本不是健康的關系。
這個時候甄嬛才反應過來,連忙說自己久居深閨,入宮後又卧病不出,沒有聽過王爺大名。
甚至開玩笑,問皇帝是不是也這樣親近曹貴人過。可皇帝一直低頭不說話。
曹貴人看挑撥成功,馬上借溫宜離席。
皇帝叮囑溫宜哭鬧,埋下暗線,将來溫宜的哭鬧又會引來一出好戲。
皇帝這個老小子壞得很,要求甄嬛彈琴。
甄嬛心理素質好,談話是問不出什麼的,反倒有可能被她一張巧嘴狡辯過去。于是皇帝要求甄嬛彈琴,琴聲才更能表達她的心聲。
甄嬛自然知道是不能彈的,推說找眉莊來,皇帝卻說眉莊的曲中缺少情緻。可能确實如此,皇帝并沒有給人家多麼刻骨銘心的愛情,後期你讓人家給溫太醫彈一個試試~
皇帝還是堅持讓甄嬛彈,他已經感覺到甄嬛心虛了。
甄嬛調了兩下琴弦,故作輕松地表揚好琴,想活躍氣氛,可皇帝的表情,還是陰冷陰冷的,我看着都怕。
跟皇帝這種人戀愛結婚真是沒勁,時不時對你冷暴力。
甄嬛沒彈多久就彈斷了一根弦。皇帝直接給甄嬛扣上了“心有旁骛”的帽子,不允許反駁。接下來又問甄嬛是何時對皇帝有情的。
事實上甄嬛就是在皇帝冒充果郡王的時候對他有情的,但是這樣一說就是死罪。而如果說是知道皇帝身份後再有情的,又會讓皇帝覺得是愛上了他的身份。而且皇帝心知肚明兩個人的感情是什麼時候開始的,這麼一說又有欺君成分了。
這個問題關系着甄嬛的生死!
甄嬛先講第一層意思,我看你,沒注重你的身份,隻看見你這個人。
借着按時間段拆分,皇上冒充果郡王的時候,我感慕皇上才華(無聲無息拍了馬屁),但是沒有越了規矩多加親近。
這麼說也成立,甄嬛确實叮囑過皇帝不要壞了各自清譽,還說了“妾身與王爺光明磊落”這樣的保命話。
接着甄嬛給出答案,既不是你冒充果郡王的時候,又不是你身份分明之後,而是你幫我解餘氏之困的時候。
甄嬛編織了一個英雄救美的粉紅色故事,恭維皇帝是救人于危難的君子,再次向皇帝示弱。
皇帝剛剛還沉浸在不被父母喜愛重視的陰霾裡,突然聽見眼前的女子這麼重視他,他的舉手之勞都被她說得那麼動情,瞬間被治愈。
看看,皇帝的表情瞬間放晴了。耍賴說自己不過是随口一問。
可是甄嬛不幹,她要趁熱打鐵。接着再以“夫妻之情”給皇帝洗腦,一番話說得十分動人。
雖說是話術,但甄嬛确實是真心喜歡皇帝的,皇帝這時候也回過神來,覺得自己太過分了,還向甄嬛道了歉。
整部劇中皇帝似乎也隻對甄嬛低頭過。
甄嬛回宮後,覺得不對勁,找槿汐來商量。
槿汐的思路是沒錯的:知道這件事的隻有流朱,一定是從流朱嘴裡傳出來的。事實上肯定也是流朱嘴瓢透露給浣碧的。可是甄嬛直接給流朱蓋章為“信得過”。槿汐隻能順着甄嬛說,應該是流朱心直口快一不小心說出去的。
論起甄嬛的奴才,其實很像“才高八鬥”這種分類,槿汐占八鬥,小允子占一鬥,其他幾個加起來才能占上一鬥。可偏偏甄嬛和流朱感情最好,浣碧又是親妹妹。這對槿汐很不公平。
比如說甄嬛最後說“思來想去隻有這個解釋”,她都忘了浣碧曾經當着小廈子說出皇帝冒充果郡王的事了。
甄嬛對她的兩個陪嫁丫鬟确實有些護犢子。
但是槿汐沒有計較,一來她有胸襟,不屑于背後點眼藥。二來她足夠自信,知道自己的能力會被甄嬛賞識。三來她相信甄嬛的眼光。所以她們才能成為本屆後宮最高配置的主仆。
上一屆是太後和孫竹息孫姑姑!
甄嬛這次險些吃了大虧,也是有點後怕。不過她有自己的反應能力和皇帝的偏愛,讓她逃過了這一劫。
很多人認為甄嬛和曹貴人的第一次交鋒中,曹貴人略勝一籌,我不這麼認為。
曹貴人早早地布下這個天羅地網,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一度把甄嬛逼到死路,而甄嬛在形勢不利的情況下絕地反擊,不僅打消了皇帝的疑心,還讓皇帝對她有了内疚,鞏固了他們的感情,可以說這場仗打得很漂亮。
曹貴人和甄嬛的交鋒,讓我想起了歐陽鋒和洪七公。曹貴人就像歐陽鋒,劍招确實很厲害,甚至勝得過洪七公(甄嬛),每次都是計中計。但是就像楊過說得那樣,真正實戰的時候,對手哪裡容你去想招式?若論見招拆招的實戰,還是洪七公(甄嬛)勝。
你方唱罷我登場,皇後的大招來了。
我第一次看這個場景時,還以為皇後有意提拔眉莊呢。仔細一想,不對呀,眉莊說的是,減少例菜,折現,但是皇後直接減少了例菜,現銀卻沒了!
這放到後宮眼裡是什麼?你新官上任三把火耍威風就罷了,憑什麼讓我少吃菜呀!
皇後就是算準了,還專門叮囑,華妃和齊妃要和皇後一樣。這是啥意思?誰不知道華妃和齊妃兩個是最能嚷嚷的主?這可真是赤裸裸的挑撥了!
華妃這個肉食動物第一個被得罪,遷怒于眉莊。
當然了,華妃這個時候也确實忌憚眉莊。她的協理六宮的權力被剝奪了,眉莊就是被當成苗子培養的,這時候眉莊都欺負到她頭上了,她一定會反擊的。
華妃讓頌芝送銀子給各宮太監宮女,說不定她自己就想通過奴才害眉莊了,畢竟有餘氏的前例。隻不過曹貴人想得主意更高明罷了。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總結:
1.童年缺愛,對一生都有巨大的影響。尤其會影響自己和他人的正常相處。希望缺愛的朋友們盡力找到出口,放過自己,才能享受更好的親密關系。
其實果郡王開始很關心皇帝,而純元、華妃、甄嬛、端妃也都對皇帝有過真感情,如果皇帝能放下那些執念,或許他的人生會很快樂。
2.再得意,也不要輕視那些與你有利益沖突的人。
甄嬛對曹貴人就沒有警惕心,曹貴人已經把天羅地網布置好了,她才發現。
而我們這些普通人,如果也這麼大意的話,翻身幾率真心低啊。
3.如果你的上司護犢子怎麼辦?
我們都遇見過這種情況,自己拼死拼活,也比不上“關系戶”。既然我們沒辦法改變上司心中的位置,不如就慢慢證明自己的實力吧。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如果你的上司推行了你的建議,請務必跟進實施情況。随時應變。
像眉莊,學管家學得春風得意,卻不知道皇後背後陰了她這一把。也為此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
聲明:本文首發于本人微信公衆号西瓜玉米大桃子,不允許任何形式的轉載和抄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