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五更正是男兒讀書時

五更正是男兒讀書時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18 21:20:02

五更正是男兒讀書時?顔真卿在他的《勸學詩》中這樣寫道:“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而這樣學習的目的,又是什麼?勤奮學習,一心向道,并不是為了在象牙塔内越走越高,我們要在聽到三更燈火、五更雞鳴時分的讀書聲的同時,也能夠聽到外面的風雨之聲,聽到來自廣闊的社會的呼喚我們今日鑽進書叢,沉入書海,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破繭而出,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為社會做出貢獻,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五更正是男兒讀書時?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五更正是男兒讀書時(三更燈火五更雞)1

五更正是男兒讀書時

顔真卿在他的《勸學詩》中這樣寫道:“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而這樣學習的目的,又是什麼?勤奮學習,一心向道,并不是為了在象牙塔内越走越高,我們要在聽到三更燈火、五更雞鳴時分的讀書聲的同時,也能夠聽到外面的風雨之聲,聽到來自廣闊的社會的呼喚。我們今日鑽進書叢,沉入書海,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破繭而出,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為社會做出貢獻。

明代的顧憲成曾經寫過這樣一副對聯,用以明志:“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到了明代後期,社會矛盾深重,朝中奸邪衆多。顧憲成寫下這副對聯,正是為了勉勵學者治學之時,不能忘記民生疾苦。

南宋末年的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文天祥,便是一位“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的救時宰相。他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抵抗外族侵略,救國救民的贊歌。文天祥幼時入學,曾看到學宮中有同鄉歐陽修等人的畫像,且這些人都得到了“忠”的谥号,便非常羨慕,表示自己長大後,一定要成為這樣的人,方才算是真正的男子漢。從此,文天祥向着這個目标勤學苦讀,20歲中進士并被宋理宗欽點為狀元。當時的考官也稱贊文天祥,說他試卷上的文章背後,盡是忠心。

文天祥的才華被朝廷看重。不久,國難來臨,蒙古南下,攻打南宋。文天祥當時正在贛州知州任上,接到号召天下勤王的诏令之後,便痛哭流涕,從贛州境内召集了幾萬士兵以及民間的豪傑,領兵勤王。有朋友勸文天祥,在這樣的危急關頭,僅帶領幾萬士兵入京勤王,對抗蒙古,無異于羊入虎口。但是,文天祥慨然答道:“我也知道這樣的情況。隻是,國家養育了臣民百姓三百餘年,一旦遇到了危急,征集天下的兵勇,卻沒有一人一馬前往救援,我想到這裡,就覺得太遺憾了。因此,我不自量力,一心前往,希望天下的忠臣義士聽說了我的事,會有人跟着我一同勤王。”于是,文天祥帶領贛州士兵來到了臨安,後又擔任臨安知府。可是不久,南宋就向氣勢洶洶南下征戰的蒙古軍隊投降了。這時,文天祥又被任命為樞密使,與蒙古人和談,被對方扣押。兇險之際,他随着自己的門客逃出蒙古軍大營,重回南宋尚能控制的真州。至此,文天祥開始跟從流亡中的南宋小朝廷,一邊流亡,一邊繼續抗元,但最後仍被元軍逮捕。

到了此時,文天祥仍然受到元軍的敬重,因其才高而又富有民族氣節,元軍一方的張弘範,很長時間之内都沒有放棄勸降文天祥的努力。張弘範曾要求文天祥寫信勸降南宋的另一位忠臣張世傑,文天祥卻寫下《過零丁洋》這樣堅貞不屈的詩歌,以示絕不降伏。雖然文天祥至死不曾向元朝投降,但是元朝君臣仍然非常敬佩文天祥。這位勤學笃志,最後為國犧牲的忠臣死後,元朝人為之在《宋史》裡立傳,稱贊文天祥為“偉人”。

學而有所成之人,當如文天祥一樣,為國為民,抛灑熱血。文天祥在當時的嚴酷環境之下,沒有時間著書立說,但是他的詩作仍然體現出了他對時局的關注,以及他忠誠耿直的性情,如《正氣歌》:“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些詩句都是被後世傳頌的名言警句。

評說

金庸曾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古代的學者,在學習的同時,總會時刻提醒自己,所學的知識,是要為國為民謀取福利的。将自己關在象牙塔中,“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雖然安逸而且看似自由,但是失去了宏大的目标之後,這個安逸和自由也變得空虛起來。人要專心讀書學習,但為了書房之外的世事風雨,終有一天,勤勉的學習者都會走出書屋,迎接風雨,最後還社會一個清朗乾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