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是因為小馬哥的提問事件正好在百度熱榜上看到,出于想“窺私”一下大佬在思考些什麼,去了解了下。細細品味,發現這個問題内含的深層次對我們每個人的未來前進方向有一定的指引作用。
問題
來看下小馬哥這次提的問題:
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互聯網科技産業?産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融合創新,會帶來哪些改變?
其實小馬哥在2012年5月7日也受知乎邀請發起過提問,如果我們把2個問題連起來看能發現更多的信息在裡面。2012年的問題是:
整個人類處于互聯網發展的哪個階段?下一個十年,互聯網升級的大緻方向在哪裡?
我們首先要承認的一個現實是,社會的階層實際是存在的,不同階層的人所關注的事物也是不同的。就好比,像我這種平民關注的是來年春種的時候怎麼才能提高秋季的收成,哪怕5%也好。而高層次的人可能已經站到旁邊的山頂,尋找更廣闊更适合種植的土地,可能所處的高度看我那一畝三分地就像一顆CPU一樣小~
著名社會學家陸學藝教授将改革以來的社會分化表述為階級、階層的分化,認為當前中國社會已經分化為「十大社會階層」。這十大階層大家就随便看看,别太放心上,免得心情沉重。
既然如此難得的機會,能了解到小馬哥所看到的事物。秉着不要浪費的精神,借此來思考一下,能否挖掘出一些對我等平民有用的信息。
第一次提問
先來看下2012年5月7日的問題中的幾個關鍵字:人類、互聯網、升級。
人類與互聯網的關系是什麼?
我們往前看一百年就知道了,那個時候沒有互聯網,人類照樣活的很好。
那麼互聯網對人類最底層的價值是什麼?
我想就是讓人類可以更“好”的生活,一個更喜愛的新的生活方式。原因很簡單,任何讓你生活無法變得更好,甚至變得更差的事物,誰會喜歡呢?既然不喜歡也不會去把它發揚光大。
從1981年第一台PC誕生到21世紀,人們也确實感受到了互聯網帶來的好處。
- 信息全球化了,我能看到的、知道的再也不僅限于當地能購買到的紙質報紙了。
- 通過互聯網将原本冗長的社會協作鍊路縮短,節約了我們的時間,如:貿易、社交、組織的管理等。
- 互聯網大大增加了人與人之間産生聯系的觸點,而不僅限于原先的電話、短信、傳真等。
但是小馬哥認為互聯網時代遠未結束,所以才提出了“處于哪個階段”的觀點,但是他認為PC互聯網時代即将被當時快速增長的智能手機所接替。
12年那會隻能看到2009、2010、2011的數據,可以看到智能手機的銷量增長迅速,比例也很驚人,達到150%。彼時小馬哥已是局中人,微信用戶數早已經突破1億,并且開始推Wechat走向國際化。但此時的移動互聯網,商業化上隻是照搬PC時代的模式。小馬哥肯定覺得移動互聯網不僅僅于此,所以才提出了“升級”這個觀點。
基于人類和互聯網關系的升級,其實就是社會環境的升級。簡而言之,就是基于移動互聯網這個載體如何提升互聯網在社會中的運用覆蓋範圍。我們可以發現,這個時候未來在哪其實很清晰,就是PC互聯網 -> 移動互聯網,隻是在思考怎麼樣才能“考試考到90分以上”。
第二次提問
反觀這次的提問就全然是兩種味道了,這次提問所處的時機與前一次最大的不同在于,沒有任何一個新事物誕生的如當時的智能手機那麼兇猛和持久,讓人堅信那就是未來。這次問題中的幾個關鍵字是:基礎科學、突破、互聯網科技、産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融合。
我認為其中透露出最深刻的意義是:目前的互聯網發展遇到了瓶頸。
我對資源的定義是:資源 = 認識的 且 有價值的 且 能被運用的。隻要這3個因素中任意一項無法提升,資源總量的上限就不會提升。
印象中,互聯網紅利消失的消息自從2016年開始就有人喊了,随着時間的推移,站隊這邊的人也越來越多。而且從數據來看的确存在陷入瓶頸的迹象。
其次,17、18年開始大量電商一股腦紮到微信生态中去蹭微信的流量,至少凸顯了消費互聯網已經沒有新的地盤來玩了。大家都饑不擇食,尋求自保,到處去找肉啃。
這些現象無不透露着現有互聯網的疲态,可能有些國家互聯網發展更晚一些,還處于成長期,但至少我們國内已是如此。這些疲态一是指當前生态中的資源被挖掘殆盡,二是指如今的互聯網發展集中度太高,都在消費端。
這次與第一次提問還有另一個不同的是,小馬哥給出了他的猜想,他認為的破局方式是:
- 基礎科學突破帶來的“升維”價值,進入到新的一個層次,迎接一片新的大藍海。
- 在當前維度中進行多領域整合,進一步發揮互聯網的效率價值。
關于第一點,颠覆性技術引領時代潮流的過程還是有一定的規律可以參照的。比如:人類近代的三次工業革命。蒸汽時代(18世紀中~19世紀末) -> 電氣時代(19世紀末~20世紀中) -> 信息時代(20世紀中~當今)。可以發現第一段間隔100 年,第二段則不足100年,而第三段到目前已經發展了80年左右了。按這個規律看,下一個時代真有可能要來了。
摘自百度百科對第三次工業革命特點的定義:
- 首先,科學技術在推動生産力的發展方面起重越來越重的作用,科學技術轉化為直接生産力的速度加快。
- 其次,科學和技術密切結合,相互促進。随着科學實驗手段的不斷進步,科研探索的領域也在不斷開闊。
- 最後,科學技術各個領域之間相互聯系加強,在現代科技發展的情況下,出現了兩種趨勢:一方面學科越來越多,分工越來越細,研究越來越深入化;另一方面學科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相互聯系滲透的程度越來越深,科學研究朝着綜合性方向發展。
巧合的是,小馬哥也将2012年提到的“互聯網”一詞在這次提問中變成了“互聯網科技”,同樣凸顯了科技的重要性。
以我的個人拙見來判斷,首先,未來的這個颠覆性的技術必然是一個可以明顯提高整個社會的運轉效率的。現在來看人工智能的确是最符合這個标準的技術,但是如果從前三個時代的起源中提煉出的共同點“能源”這個定義來說。
滿足「一種可以提高生産力的能源」标準,對于人工智能來說就顯得有些勉強了,可能還不足以作為一個開啟新時代的力量。充其量隻是人為造就的一種将機器拟人化的「邏輯」,本質是一種「整合」,并不是「發現與創造」。
那麼,會不會是量子技術之類的處于萌芽期的技術呢?
未來會告訴我們答案,一切都還不好說,哪怕是經驗也并不能100%适用于推演未來。
關于小馬哥提到的第二個破局方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認為是退而求其次的,因為它與當前處于同一個維度,相對第一個更加的「可見」。做整合就好比一個人擰一塊毛巾擰不出水了,就倆人把兩塊毛巾放一起,共同擰,還能多擠出點水。這還稱不上「質的飛躍」,但是的确是有一些縫隙具有填補的價值。當今社會中的确也有很多企業開始在做這個方向的事情。
我們該如何面對未來
相比信息時代後二十多年的互聯網快速發展,這個時代的起源顯得那麼的内斂,不過每個時代皆是如此。那麼,開啟未來的鑰匙可能此時就趟在某些科學家的實驗室裡。
假如我們未雨綢缪一些,如果下一個時代在不久的将來就将開啟,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才可以讓自己不至于被遺棄在這個時代,甚至能抓住一些機遇“逆襲”!
1. 抓住通往上層階級的機會
如今社會,每個人身上的“資源”價值是遠大于“能力”價值的,所以上層階級的人不一定具備很強的能力,但必定具備豐富的資源。雖然能力的價值不如資源那麼大,可能你付出很多努力,也換不來别人天生具備的資源。但是至少這是目前唯一的機會,而獲得這個機會的途徑就是“教育、學習”。
另外,如果将自己的能力多運用于一些可以産生複利的地方,就能讓它的價值指數型增長,更快的換得你還不曾有的資源。
這個方向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獲得更多的選擇權,因為,階級越低,選擇權越少。
2. 保持敏銳
随着社會發展的越來越精細化,同時也意味着越來越碎片化。那麼具備整合能力的跨界人才,自然能更大程度的發揮1 1>2的效果,這個多出來的部分就是你的增量價值,是你在社會立足的根本。所以保持對新事物的敏感,搶占先機成為新領域的跨界人才,也是一條出路。
不過“快”不是單靠蠻力,長期的内在積累可以讓你更具起跑時的加速度。
3. 成為開拓者
投身到一線的科研工作,成為開拓者,可能對我們大部分人來說已經錯過了最佳時間窗口了。但對于那些還在就學或者初入職場的人來說,還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這條路也是最“窄”的。不建議大家去冒險,但畢竟也是一條出路。
總結
原本,有些問題可能我們這一輩子都意識不到,但是借着高層人士的眼光來看,會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很有意思。
作者:Zachary,跨界架構師(ID:Zachary_ZF),堅持用心打磨每一篇高質量原創。
本文由 @Zachary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