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解釋“質”, 資質、質地
“實”,文采、修飾,在一塊木頭上雕花,木頭就是“質”,花就是“文”
“野”是粗野、樸陋
“史”本義是書史,因為書史免不了粉飾、忌諱、隐惡揚善,所以“史”也有虛浮、華而不實的含義。
“文質彬彬”,前人解釋為文質相半之貌,其實更确切一點說,就是文質配合得恰到好處的意思。
大意
孔子說:“質地勝過文采,就免不了顯得粗野;文采勝過質地,就免不了顯得華而不實。質地跟文采配合得恰到好處,才是一個君子應該有的。”
導讀
粗野和虛華都不值得提倡,有人以粗野為豪放,有人以虛華為文雅,都是畫虎類狗。今天中國社會民間多“野”人,學府多“史”人,彬彬君子太少了。雖然文明的發展基本上是沿着由“野”到“史”這一條路前進的,但走過頭或者走偏了就會帶來禍害。世界上許多時髦理論,尤其是意識形态方面的理論,常常就是這種過頭或者走偏的東西。如果逼不得已,要在“野”和“史”之間選擇,則甯取“野”不取“史”。因為“野”近樸,“史”近僞,甯樸勿僞。
用閱讀去了解這個世界,然後愛上它
——閱世讀書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