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反腐熱劇狂飙

反腐熱劇狂飙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5 22:11:15

反腐熱劇狂飙(一部反腐大劇給業界上的)1

打破慣有思維 成就“現象級”

□牛春穎

當《人民的名義》随着口碑發酵迅速成為“現象級”的時候,它的幕後故事也頗耐人尋味。

投資思維不可單一标準。

首先,研究一下《人民的名義》的出品方。

除了最高檢、江蘇省委宣傳部和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金盾影視中心之外,還有6家“小民營”:天津嘉會文化、弘道影業、大盛國際、上海利達影業、北京正和順傳媒有限公司和鳳凰傳奇影業。聽着都有些陌生吧?不奇怪,它們在影視圈絕不是第一梯隊的,有的名不見經傳,有的甚至是第一次涉足電視劇,而正是它們“湊”出的1億元讓《人民的名義》渡過資本難關。

是的,這麼好的劇就華麗麗地被影視界的大佬們集體錯過了。導演李路說,有超過50家投資方因為擔心尺度和風險,最終沒有參與投資。其中有一些投資方甚至已經簽約,最後選擇毀約退出。1億元是什麼概念?它隻是一些所謂的大IP劇投資的幾分之一,甚至它隻是一兩個“小鮮肉”的片酬。當越來越多的資本湧向影視劇行業的時候,《人民的名義》這樣的好劇卻經曆了一次資本寒冬,這不由給當下的影視劇投資思維畫了一個大大的問号?“小鮮肉”“大女主”“玄幻仙俠”“大IP”……如果資本都偏愛這些,觀衆真的會一直買賬嗎?如果一直以這樣的标準決定資本去向,那是不是更大的風險呢?

播出思維不必定式化。

接下來,研究一下《人民的名義》的播出平台。

娛樂化 年輕化,是許多人給湖南衛視的标簽。一部反腐大戲緣何在湖南衛視獨播了?看似挺不“搭”的,卻引來意想不到的結果:“90後”“95後”像追《快樂大本營》一樣追上了《人民的名義》。随着口碑發酵,其收視一路飙升直至破2。據制片方回憶,有四五家電視台去現場探班,湖南衛視是最先作出反應的,而且決定買斷。按照目前公布的數字,湖南衛視以2.2億元買斷了該劇5年間的台網播出及分銷權。

其實,這已經不是湖南衛視第一次“膽兒大”地将橄榄枝伸向反腐劇了。這幾天在《人民的名義》的“帶領”下,許多觀衆開始在網絡上重溫10年前的反腐大劇《大明王朝》,而這部戲的首播平台也是湖南衛視。不僅如此,湖南衛視發現《人民的名義》大受歡迎之後,迅速改變編排策略,不僅在晚上金鷹獨播劇場播出,而且啟用下午青春獨播劇場資源,采取5集連播的方式助推。部分劇集還進行了“先下午再晚上”的大膽嘗試。對于那些對電視台一天兩集播出節奏深惡痛絕的觀衆而言,湖南衛視簡直是發了一個大大的福利。“似台似網”的編排模式為傳統電視台的轉型升級、思維轉換提供了一個新的研究範本。

選角思維不能唯顔值論。

最後,再來研究一下《人民的名義》的殺手锏:演員。

中國人喜歡說“一炮而紅”,而這部劇是不折不扣的“一集而紅”。說到原因,實力派演員侯勇可謂功不可沒,他飾演一個巨貪處長,從在一間老房子裡呼啦呼啦地吃炸醬面,到被帶到藏匿巨款的别墅時腿軟得站不起來,侯勇把一個大貪官的兩種面目演到極緻,被觀衆稱為“搶了頭彩”。而在随後的劇集裡,老戲骨一個接一個出場,張志堅(飾高育良)、白志迪(飾陳岩石)、王麗雲(飾陳妻)、吳剛(飾李達康)、許亞軍(飾祁同偉)、張豐毅(飾沙瑞金)、張晞臨(飾蔡成功)、李光複(飾鄭西坡)、張凱麗(飾高妻)……老戲骨不斷飙戲,像穿越到人藝劇場。

更要說的是,整部戲完全不見“小鮮肉”的蹤影,主要演員裡最年輕的是“陸毅夫婦”,也都有41歲了。在拍攝之前,編劇周梅森和導演李路就商定“一定把最适合演這部戲、喜歡這個劇本的演員請到;把當代中國最優秀的表演資源集中起來;一定要激勵團隊不斷創新,力争作出最優秀的影視劇。”

雖然制片方未公布老戲骨的具體片酬,但導演透露每個演員都給了遠低于行情的“友情價”,而根據業内“常識”推算一下,這40多名老戲骨的片酬基本上是一個“小鮮肉”的價格。一段時間以來,演員的高片酬成了行業集體的“痛”,《人民的名義》給許多隻相信顔值和鮮肉的導演上了一課:高顔值不等于高演技、高片酬不等于高人氣,沒有意義的“高”構不成大劇和好劇。

反腐熱劇狂飙(一部反腐大劇給業界上的)2

編劇周梅森: 重點是人性刻畫

□本報記者 李淼

周梅森,以《人間正道》《絕對權力》《國家公訴》等政治小說聞名。2017年1月,他的最新小說《人民的名義》出版,題材依舊是他擅長的中國當代政治人物百态,筆觸更加犀利,人物愈發飽滿,随着同名電視劇在湖南衛視的播出,這部作品更“紅”了。“想到了會有很好的市場反響,但沒想到竟有這麼好。”周梅森表示。更讓他欣慰的是,《人民的名義》觀衆群裡60%都是年輕人,而且女性觀衆超過男性。

在觀衆普遍的觀劇感受中,“真實”“尺度大”是最多的評價。這或許也與周梅森本人的經曆有關。曾經擔任過一年市政府秘書長,是周梅森非常重要的一段經曆。對于官場的各種現象,周梅森的眼睛看到了,也放進了作品中。周圍的人說,看他的書有很多人會對号入座的,千萬不能這麼寫,可周梅森恰恰認為,如果大家都不說,這些人會愈發肆無忌憚,愈發不把老百姓當回事。離開市政府秘書長的崗位以後,周梅森仍然密切關注家鄉以及類似城市政治生态的變化和演變。正因為這種關注,很多官員願意和他交朋友,以至于手頭的素材越來越豐富。

因曾在政府挂職,并與一些官員多年交往,周梅森得以了解官場運行的邏輯。而很多熟識的官員犯下錯誤,以緻锒铛入獄,他也深為惋惜。電視劇裡的故事看似誇張,但許多是周梅森親眼所見,甚至有些是新聞素材。例如電視劇一開篇,就呈現了反貪局長侯亮平抓捕趙德漢時滿屋子鈔票的驚人景象,“之所以一開始就呈現這個案子,是因為有過類似的新聞,為清點某貪官家裡的現金,用壞了12個驗鈔機。這個新聞大家耳熟能詳,拿這個大案作為一個引子,可以一下子拉近與觀衆的距離,一開始就建立信任感。”周梅森感慨,新聞揭露的很多東西,要比作家們的描寫精彩得多。

其實,《人民的名義》距離周梅森的上一部作品,已經有8年之久,在新作問世的這8年裡,他一直關注中國政治生态、社會形态,對于能人腐敗的現象深感可惜。周梅森不願把他們描寫成魔鬼,而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他更想展示他們是怎麼走到這一步的,也希望能夠通過這種展示讓更多人意識到,尤其是權力不願受制約的官員們意識到,這種不受制約的權力對他們自己、家庭并不是什麼好事,許多家庭可以用“集體滑落”來形容,讓人扼腕歎息。

“在寫作過程中,我自己也會感到困惑,寫這些真能對反腐有幫助嗎?所以,兩年前,當高檢的同志找到我,希望我出面寫反腐時,我第一時間回絕了。後來我自己經曆了一場股權官司,這場官司讓我深刻地了解了中國地方經濟的一些亂象,對人性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之後,我全身心投入到《人民的名義》。因為是自己正經曆的事,我寫得格外得心應手。”周梅森說。

雖然寫作時得心應手,但是拍攝時反倒沒有那麼順利。周梅森說:“我們倆(和導演李路)都是藝術家,不能接受資本的壓迫,資本不能來幹擾我們的創作,必須是創作者說了算、藝術說了算。這中間經曆了頂着資金缺口也按時開機的巨大壓力,我們一度絕望。李路準備賣房子,我準備賣股票了。但好在開機後不久找到了合适的投資方,湖南衛視的定金也打過來了,我們終于可以不為稻粱謀,一門心思地撲在創作上了。”

反腐熱劇狂飙(一部反腐大劇給業界上的)3

“達康書記”吳剛: 把“一人一格”做到極緻

□本報記者 李淼

反腐熱劇狂飙(一部反腐大劇給業界上的)4

“達康書記”的表情包最近全網刷屏。 資料圖片

《人民的名義》熱得發燙,達康書記堪稱該劇不折不扣的“流量擔當”。因為性格耿直、雷厲風行,達康書記尤其受到“90後”“95後”年輕觀衆的喜愛,他的專屬表情包在全網刷屏。

不得不說,這樣一個角色的走紅,除了編劇周梅森的下筆有神,導演李路的獨特理解,扮演者吳剛的精湛演技更是功不可沒。

北京人藝有一個著名的口号叫“一戲一格”——每一場戲都要有不同以往的創作風格,而人藝出身的吳剛對自己的要求是“一人一格”。為了把每一個角色演好演活、演出“格”,吳剛從不吝惜功夫和思考。

飾演“鐵人”王進喜,為了更接近人物原型,吳剛10天暴瘦17斤,迎着風扯着脖子喊,讓聲音變沙啞;電影《梅蘭芳》中的費二爺,台詞、動作甚至一個眼神滿滿都是戲,導演陳凱歌不停給這個配角加戲份,因為幾乎每次都是一條就過,吳剛還被陳凱歌盛贊為“吳一條”;《潛伏》裡陰柔奸詐的“笑面虎”陸橋山、《十月圍城》裡儒雅可敬的慈父李玉堂等角色都被走心的吳剛演活了。

這一次,為了把達康書記這個官員演得“不一樣”,吳剛更是提前3天進組,從“頭”就開始琢磨。“官員通常給人的感覺是四平八穩、做事一闆一眼,外在發型也比較規矩,不是背頭就是分頭。我就想破他一下。”

一進組,吳剛就跟造型師、導演一起商量如何能讓李達康“不一樣”,連續試妝、試造型,直到開機前一天晚上10點多才敲定一個平頭的發型——看起來講究卻又不像是每天都認真打理過的模樣。化完妝一看,李達康在吳剛心裡活了起來。“化妝造型是人物創造的開始,外形很重要,讓我相信自己能成功變成李達康。”

認定了李達康,吳剛就天天想着怎麼跟他“無縫”貼近:李達康的衣服不離身,還在網上搜集了大量領導開會、下基層的視頻,研究他們的舉手投足,再消化到自己的表演中——從外形到心理,從戲内到戲外,吳剛都力求跟李達康保持一緻。

吳剛坦言,想讓一個除了開會工作就是回家,兩點一線、生活單調的官員形象“跳”出來,不多用點手段,難。為此,他沒少在細節上下功夫。

細心的觀衆發現,即便是在辦公室接受下屬彙報工作,李達康每一次的舉止和表現都不一樣,其實這都經過了吳剛的精心設計。“演員每一次進場、出場都應該有所變化,就跟在生活中一樣,不同情緒下一個人出門、進門一定是不一樣的,拍之前都要把它想缜密了。每場戲做到精準,這是一個演員必須做的,也是我對自己的要求。”

觀衆稱贊吳剛台詞功底過硬,聽李達康說話既覺得真實又特别“過瘾”。“他(丁義珍)幹什麼事都打我的旗号,自己撈錢去,我背黑鍋,什麼玩意兒”“在人民群衆面前,一定把尾巴給我收起來,别把尾巴翹起來當旗搖”……

吳剛表示,李達康的語言裡既有劇本的話,也有他自己的發揮。一到片場,他和張豐毅就會拿出劇本對台詞,也會跟其他演員一起商量,大段大段的台詞要怎麼說才有意思,開會的語調又要怎麼說才更加生活化。“我希望這個人物更貼近老百姓,讓觀衆看了之後覺得就跟隔壁家人一樣,有一種親近感。”

對于人物層次感的塑造,可以說吳剛做到了極緻:較起真兒來一副領導的霸氣臉,被坑時也有蒙圈的耿直臉;面對下屬的巴結推诿他急躁不耐煩,與對手交鋒他滴水不漏皮笑肉不笑;當面對老婆和妹妹時,即便一通電話也能感受到他難得的一絲溫情。

用網友的話說,吳剛貴在把達康書記演成了一個活生生的人。“是人,他就有七情六欲,餓了也得吃飯,急的時候也罵人,其實人都是這樣。”吳剛說。

“懶政學習班”痛罵貪官的戲,是李達康長達18分鐘的個人獨白,吳剛沒NG一次就順利完成了拍攝。“一天拍10多場戲,你必須提前下功夫、做功課,才有資格站在機器前去演戲。否則預備開始,你連詞兒都沒有,怎麼對得起演員這個稱謂。”吳剛說。

達康書記成為坐擁迷妹無數的“網紅”,吳剛坦言萬萬沒有想到。不過,看到網友把一幀一幀的畫面剪下來做成表情包,看到年輕人刷彈幕分享對劇情人物的理解,吳剛感到異常興奮和欣慰。“這是對一個角色最大的褒獎。我覺得大家喜歡李達康,是喜歡他的坦蕩,喜歡他的執着,喜歡他的單純。”

大家喜歡達康書記,其實也是喜歡吳剛,喜歡他酣暢淋漓的表演,喜歡他一心紮進戲裡的投入,喜歡他無比敬業的戲骨精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