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戰國墓葬發掘現場

戰國墓葬發掘現場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1 15:46:04

封面新聞記者 戴竺芯 攝影 楊濤

成都青白江雙元村船棺葬群是近年來成都平原古蜀考古的重要發現,其中M154号墓的墓坑深約2.3米,船棺長約6.1米,寬約1米,棺内出土器物數量最多、等級最高,是整個墓地葬具保存最完整、也是最大的一座船棺墓葬,算得上這裡的“棺王”。

戰國墓葬發掘現場(揭秘春秋戰國時期雙元村船棺葬群)1

2018年4月12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護與修複中心,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在出土的青銅器。成都市青白江區雙元村船棺葬墓群,出土大量珍貴文物。

4月12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外公布,随着考古工作的推進,“棺王”正漸漸揭開神秘面紗。M154号船棺墓腰坑出土的成套青銅器中,銅缶金屬光澤依舊,銅匜内精美紋飾也漸漸清晰,不僅有仙鶴、樹,還刻有斟酒、跳舞、拉弓射箭等不同形态的人像。

除此以外,“棺王”内出土了數量衆多漆木器殘片,主要器型包括耳杯、雙連耳杯、漆豆、漆盒等。尤為值得關注的是,其中的漆木器紋飾特征、銅印章符号特征與2000年成都商業街船棺葬出土的同類器物特征非常接近。同時,出土的雙連耳杯,為全國首次發現。專家推測,它可能是新人共飲合歡酒的專用杯子。

這麼多高規格随葬品,墓主究竟是何許人?随着人骨鑒定工作的推進,專家推測,墓主或為一名身高1米6、年齡35到40歲的成年女性。

戰國墓葬發掘現場(揭秘春秋戰國時期雙元村船棺葬群)2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護與修複中心,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在出土的雙連耳杯。

漆器

全國首次發現雙連耳杯 古蜀人或用它喝合歡酒

紅底黑耳的兩塊橢圓形盤緊緊相依,像是一對親吻的情侶。這個被稱作“雙連耳杯”的器物器形在全國範圍内是第一次出現。

“乍一看它比較常見,但是仔細一點,這個耳朵的形狀與普通耳杯是有差别的。”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護與修複中心館員楊弢說,在楚文化中,大多數耳杯的“耳朵”應為方形,但雙元村出土的卻是圓形,并且,這個雙連耳杯由一整塊木頭雕刻而成。按照楚文化類似器物的功能,雙連耳杯多用于古代婚禮儀式。

合卺,是中國古代婚禮儀式中最為關鍵的一個程序,在很長的一段時期裡,人們也将其作為結婚的代稱。合卺杯是新人共飲合歡酒的專用杯子,形制以雙連的居多。據此,考古專家推測,此次出土的雙連耳杯也具有類似功能。

楊弢介紹,圓耳的發現既說明了春秋戰國時期蜀文化與楚文化的交流,又反映了蜀文化的自成體系。“耳朵變形就是其中一個佐證,在楚文化的基礎上古蜀人有自己的創造。”

戰國墓葬發掘現場(揭秘春秋戰國時期雙元村船棺葬群)3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護與修複中心,工作人員修複漆器構件,這些器件與商業街出土的船棺葬A型漆床構件很相似。

出土漆床構件 雕刻工藝廣泛應用

“棺王”内發現的的衆多漆木器殘片中,一些紋飾精美的黑紅色漆器碎片引起了考古專家的注意。楊弢指着浸泡在蒸餾水中的一塊“亞”字形漆木殘片說,這塊漆木器的紋飾特征、銅印章符号特征與2000年成都商業街船棺葬出土的同類器物特征非常接近,不僅有回首龍紋,還有雕刻的菱形紋,考古人員初步推測其應為漆床的床足。

戰國墓葬發掘現場(揭秘春秋戰國時期雙元村船棺葬群)4

“亞”字形漆木殘片

“這種雕刻工藝比商業街船棺葬的漆床工藝更複雜。古人在制作時,首先要在木胎上雕刻花紋,再進行塗飾。類似的工藝,在人們熟悉的湖北随州曾侯乙墓中也有發現。”楊弢推測,這種漆床的與此前商業街船棺墓中發現的漆床形制應是同一種,床尾兩頭翹起。

戰國墓葬發掘現場(揭秘春秋戰國時期雙元村船棺葬群)5

工作人員修複漆器構件

據了解,M154出土文物從考古發掘現場移交文物保護與修複中心後,成立了M154出土文物搶救性保護項目組,其中出土飽水竹木漆器的現場保護和室内清理依托出土木漆器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成都工作站具體實施。

目前已初步完成了表面清洗和初步整理,後續需要編制保護修複方案上報國家文物局,進行脫水保護與後期修複,樂觀估計五年内可以完成M154出土文物的保護修複。

戰國墓葬發掘現場(揭秘春秋戰國時期雙元村船棺葬群)6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護與修複中心,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在出土的青銅器。

青銅器

銅缶金屬光澤依舊 銅匜紋飾驚現“小豬佩奇”

今年3月,M154号大墓腰坑中出土的6件青銅器,2件彩繪木器第一時間送到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護與修複中心進行保護和研究。由于腰坑處于相對密閉的環境中,6件青銅器除一件甑破碎數塊外,整體保存狀況較好。

“剛送到這兒的時候,青銅器外面覆蓋着厚厚的淤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護與修複中心助理館員蔣璐蔓介紹,經過清理,考古人員發現,6件青銅器中的銅缶、銅匜還具有金屬光澤,并且發現銅匜内表面刻滿了精美的紋飾。

戰國墓葬發掘現場(揭秘春秋戰國時期雙元村船棺葬群)7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護與修複中心,出土的青銅器上有精美的紋飾。

由于大部分紋飾被鏽蝕物掩蓋,肉眼隻能看到部分。“通過使用X射線成像系統對銅匜進行成像處理後,我們更清晰的看到銅匜内表面所刻的紋飾。”黑白成像圖上,肉眼可清楚看到,銅匜内有規律的排列刻畫有仙鶴、樹、斟酒人像、跳舞人像。

其中,一個穿着長衫、左手伸展持弓、右手拿箭的側面人像有些“喜感”,其頭部畫像與當今動畫片中主人翁“小豬佩奇”有些相似。對于這些紋飾的解讀,蔣璐蔓說,還需進一步的研究。

戰國墓葬發掘現場(揭秘春秋戰國時期雙元村船棺葬群)8

出土的青銅器上有精美的紋飾。

由于文物出土後環境驟變,如何對其進行有效的保護以保持其金屬光澤,文物保護工作人員還需進行深入的研究。

還原青銅器制造技術 篩選青銅器保護方法

通過出土文物還原古人制造技術、篩選青銅器保護方法是工作人員的重點工作之一。此次出土的青銅器中,經過細緻觀察和X射線成像技術的輔助,目前已可以确定銅鼎的器身由兩塊璧範、一塊底範和一塊内範鑄造而成;而銅鬲的器身由三塊璧範、一塊底範和一塊内範鑄造而成;銅盆的耳和銅匜的環耳都是使用鉚鑄法鑄成。

在X射線圖片中還可以看到銅鬲的底部因鑄造時外範開裂,銅水滲出形成的不規則亮影,以及鑄造時因排氣不良而形成的縮孔。銅盆底部一圈一圈均勻分布着數個墊片,也反映了當時的鑄造方法。

戰國墓葬發掘現場(揭秘春秋戰國時期雙元村船棺葬群)9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護與修複中心,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在出土的繩子。

“青銅器出土後由于環境的突變,若不進行保護處理會繼續鏽蝕,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蔣璐蔓說,對它們的保護包括緩蝕、封護等步驟,不同合金成分、不同保存情況的器物需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緩蝕、封護。”

目前,考古人員已使用便攜式X射線熒光光譜儀對腰坑出土青銅器的合金成分進行了無損檢測,發現不同器物間的合金成分差别很大,将根據器物的合金成分、制作方法制作相應的模拟樣品,使用不同的保護技術進行試驗,以挑選出最适合每個器物的保護方法。

戰國墓葬發掘現場(揭秘春秋戰國時期雙元村船棺葬群)10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護與修複中心,出土的漆器構件。

墓主何人?

墓主身高約1米6 或為35-40歲成年女性

無論是棺内發現的精美漆器,還是棺下腰坑内的成套青銅器具,都反映了154号墓墓主身份的尊貴。目前,多位考古專家認定,該墓墓主應是古蜀國的高等級貴族。

随着人骨鑒定工作的推進,記者從四川大學考古系人類考古學專家處獲悉,該墓墓主可能為一成年女性。

根據現有的幾十片墓主骨骼殘片,通過對其股骨、盆骨等特征分析,墓主身高大約1米6左右,從牙齒的磨損來看,其年齡大約35到40歲。而墓主的人種、飲食習慣等,未來将通過骨骼同位素分析、DNA分析、牙齒分析來确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