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為什麼要讀陽明傳習錄

為什麼要讀陽明傳習錄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1 15:44:35

知行合一之4:陽明說“知者行之始”,“始”作為開端不是時間上在先,而是邏輯上在先

網絡轉載 源自 孔門之學 2018-03-15

一般認為,知是行之先導,人們總是先知而後行。猶如人們知道這世界上有泰山,然後才可能去泰山旅遊進而登上泰山。同樣可以說,實踐出真知,知識不是憑空産生的,也不能自天上掉下來。既然人之認知來源于經驗,就應該說先行而後知。

然而陽明先生提出“知行合一”,不是落在經驗層面讨論知與行之間的關系,而是從“知行的本體”的高度論知與行,指示學者如何入手做工夫。“知行合一”這個命題從文字上很好領會,但真正領會其義理,卻不太簡單。陽明先生曰:“今若知得宗旨時,即說兩個亦不妨,亦隻是一個;若不會宗旨,便說一個,亦濟得甚事?隻是閑說話”。

“知行合一”初見于《傳習錄》第5條,陽明先生告訴徐愛自己提出“知行合一”的初衷。

“今人卻就将知行分作兩件去做,以為必先知了然後能行,我如今且去講習讨論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來已非一日矣。某今說個知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藥”。

先知後行,其結果是終身不行,亦終身不知,這個病痛由來已久,且不是個小病痛,陽明先生因病用藥而提出“知行合一”。

為什麼要讀陽明傳習錄(傳習錄精讀陽明說)1

但是,陽明先生既然反對先知後行,為何又說“知是行的主意,知是行之始”?如果認為“知是行之始”這句話所要表達的意思即是先知而後行,然而《傳習錄》65條記載陽明先生與陸原靜的一段對話,恰恰是主張先“行”而後“知”。

陸原靜問:“知至然後可以言誠意。今天理人欲,知之未盡,如何用得克己工夫?”先生曰:“人若真實切己用功不已,則于此心天理之精微日見一日,私欲之細微亦日見一日。若不用克己工夫,終日隻是說話而已,天理終不自現,私欲亦終不自現。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認得一段,走到歧路處,有疑便問,問了又走,方漸能到得欲到之處”。

《大學》曰:“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既然誠意工夫落在為善去惡上,那也要先知善知惡,然後才能去做誠意工夫。陽明先生卻告訴陸原靜要真實切己用功不已,通過“行”來獲得“知”。

在《答顧東橋書》中,陽明先生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顧東橋指出:“然工夫次第不能無先後之差,如知食乃食,知湯乃飲,知衣乃衣,知路乃行,未有不見是物,先有是事。此亦毫厘倏忽之間,非謂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陽明先生反駁道:“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後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食味之美惡必待入口而後知,豈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惡者邪?必有欲行之心然後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

顧東橋認為“知”在“行”之先,隻是在毫厘倏忽之間,并不是主張“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但在陽明先生看來,隻要承認知先行後,即使前後間隔隻在毫厘,但這個“知”作為絕對意義上的“開端”,就落在一種外化的單向流逝的時間性中,有先有後,先“始”後“終”,這隻适合于描述心外的事物,不能說心上功夫。心上工夫須打通終始,原其始而反于終,在先的同樣也是最終的,開端處即是終結。

陽明先生說“知是行之始”,考察其義,這句話即等價于“知是行的主意”,此“知”合于“行”而體現為“主意”。不是“知”在“行”之先,而是“知”合于“行”,沒有“行”,“知”即無法體現其為開端。或者說,“知是行之始”,“始”作為開端不是時間上在先,而是邏輯上在先。

“知行合一”,卻不是通常所理解的機械論意義上的合二為一,陽明先生點出“主意”與“工夫”、“始”與“成”來闡發“知行合一”。須注意,“知是行之始”,并不意味着“知”在“行”之先;“行是知之成”,通過“行”來證得“知”,也不意味着“行”在“知”之先。陽明先生決不是從抽象時間先後意義來論述知、行之間的關系,領會“知行合一”之立言宗旨,除了根據“主意”與“工夫”對于知、行區分一個主、從以外,還要從“合一”中須體會出“盡精微”這層意思來。

從義理上體會,“知”合于“行”體現為“主意”,并最終通過“行”來成就“知”(行者知之成),其實是以“知行的本體”來提撕“知”,使得“知”合于“性”而為“良知”。

在自家身心上真實切己用功不已,“則于此心天理之精微日見一日” ,這就是通過“行”來證得“知”。“行”過渡到了“知”,其實也成就了“行”自身,如孟子曰:“行有不慊于心,則餒矣”。考察這個過程,即是以“知行的本體”來提撕“行”,使得“行”合于“性”而為“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