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忙,麥上場。今天是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的芒種。“芒”指的是麥類等有芒植物的收獲,而“種”是指谷黍類作物播種的節令。淄博市民郭蕾特意創作了沙畫作品《芒種》。
郭蕾介紹,整個沙畫作品由3幅畫面組成。
第一幅畫面:
芒種時節,與節氣相關的娛樂活動較少,人們都在忙着收莊稼。農諺“芒種忙,麥上場”便是對芒種時的農事活動的樸實描述,我國南北方民間也形成了與之有關的各類農事習俗。
第二幅畫面:
每年五、六月是我國南方梅子成熟的季節,民間在芒種這一天有“煮梅”的習俗。梅子含有多種天然優質有機酸和豐富的礦物質,食用後對人體有益。
第三幅畫面:
芒種還是“送花神”的日子。在古人眼中,花朝月夕,萬物皆有靈,唐代和宋代以農曆二月十二為“花朝節”。到了芒種時期,花期漸過,古人視之為花神退位,于是會為花神舉行餞行儀式,期盼花神明年春天再來。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的倒計時環節,别出心裁地采用了中國傳統24節氣的創意元素,彰顯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郭蕾說,“當時我便想用沙畫動态視頻的方式,來展現不一樣的‘中國式浪漫’。”
“這個作品構思了兩天,錄制用了6個小時。”郭蕾說,人世間有兩種光芒,一種是太陽,一種是人努力的模樣。而芒種一直在用默默耕耘的方式,告訴世人什麼是生命的豐厚。無論是在人們揮汗如雨的田間地頭,還是在車水馬龍的城市街道,所有喜悅的未來,都有一個努力耕耘的當下。芒種種下的,正是一份人生的希望。
郭蕾現擔任山東省沙畫藝術委員會副會長,從事沙畫藝術已經十年有餘,目前正緻力于研究兒童沙畫繪畫方法與教材編寫。
(大衆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佳聲 報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