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王小波片刻的歡愉與不幸

王小波片刻的歡愉與不幸

情感 更新时间:2024-06-27 02:30:09

提到王小波,我們很自然就會想到他的《黃金時代》:“那一年我21歲,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

然而正是這樣敢想,又敢說的王小波,在創作了數篇小說後,不幸在45歲因心髒病而離開了這個世界。

王小波走了,走得很落寞。被人發現時,王小波身邊還有未完成的著作,牆壁上還留着牙齒刮過的印迹,看上去死得特别痛苦。

王小波片刻的歡愉與不幸(王小波生前作品難賣)1

著名作家周國平如此惋惜地說:

正值創作盛年的王小波突然撒手人寰,我們為他的早逝而悲哀,更為文壇的損失而惋惜。更令我難過的是:世上智慧的人本不多,現在又少了一個,這是比文壇的損失更使我感到痛心與可惜的。

從此文壇上失去了一位奇人,這不僅是周國平所痛惜的,也是書友所惋惜的 。

王小波片刻的歡愉與不幸(王小波生前作品難賣)2

王小波與《黃金時代》的跌宕起伏路

1952年出生的王小波,從小生活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小時的他性格孤僻,喜歡發呆。長到10來歲時,他喜歡上了父親家中的藏書,于是時時偷來看。

1968年,王小波作為知青去雲南參加勞動,這段經曆,也為他後來創作《黃金時代》留下了豐富的創作題材與靈感。

1984年,王小波為了追随妻子李銀河,遠赴美國。為了生存,他不得不去餐館做服務員。妻子李銀河看在眼裡,也實在是覺得小波這樣的人如果不寫作,太可惜了。她說,你就在家好好寫作,錢的事我來解決。就這樣兩個人拿着妻子的400美元勉強維持日子。

日子雖苦,但寫作還是得繼續。面對家人的質疑,李銀河特别認真地說:

小波是天才,他的才能如果就此丢掉太可惜了。文學是他的命,不寫小說,他就如行屍走肉,那即使生活再好又有啥意義呢?

在妻子的支持下,王小波才有了更多寫作的時間與空間,而那時的他也一直在改寫《黃金時代》。

1992年,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在台灣聯合日報上首次得以發表,并斬獲聯合獎25萬台币。

可到了國内後,他的作品卻沒人敢發,不少編輯看完《黃金時代》,都說王小波是一個文學奇才,可基于《黃金時代》裡内容太多“越界”的描述,編輯雖贊不絕口,但最後在談合作時卻不見了蹤影。

直到1994年,黃金時代才得到一個機會在國内出版,可這一過程并不順利。編輯是妻子李銀河介紹的,為了能夠讓王小波的書出版,編輯冒着風險給他出版了這本書,可出版後銷量卻讓人心灰意冷。不得已的王小波,隻好跟編輯兩人推着車去地攤上售賣。

直到王小波死去,他的《黃金時代》依舊沒能賣出去。可讓人驚奇的是,他死後不久,他的文字卻在不少人心中火了起來。對文學的追求、對自由的向往、以及對人性的反思,還有他時不時流露出的幽默氣息,和他對愛的理性思考與解讀,無不讓人喜愛,也許這也就成就了死後的他。

生前默默無聞,死後卻轟轟烈烈,妻子李銀河說,去墓地看王小波,還會看到不少書友留下的鮮花,甚至是二鍋頭和一些空酒瓶。

王小波片刻的歡愉與不幸(王小波生前作品難賣)3

看得出來,書迷對他的愛,也看得出,他文字給書迷留下的影響。

王小波死了,可他的《黃金時代》卻一版再版。

《黃金時代》是一本被誤解了的書,它教會我們的是對人性的反思,對自由的追求,以及對自我情感的靈魂救贖與對生活的泰然處之。

《黃金時代》裡陳清揚說,人活在世上,就是為了忍受摧殘,一直到死。想明了這一點,一切都能泰然處之。

在《黃金時代》裡,最讓人産生誤解的是王小波所描寫的性,咋一看似乎真的如“小黃文”一般。可冷靜下來看,其實他筆下所描述的特别幹淨,又特别真實。初讀時很容易當“小黃文”來看,可再看卻發現,他筆下的人物其實除了個性,更多的是“美”,一種毫不掩飾的美與真。

《黃金時代》的創作背景實際是以王小波在雲南時期為背景。那時,為了打破沉寂無聊的生活,為了不被世俗所淹沒,在雲南的這寸土地上,王小波開始了他的寫作之旅。

王小波片刻的歡愉與不幸(王小波生前作品難賣)4

王小波從寫作中思索人生的意義,他用直接大膽的語言,去诠釋愛情、性、以及人生。他的文字裡除了幽默,更多的是對現實的思考、對自由的追求,以及對性的坦誠與直白。他用出人意料的筆調,為我們展示了生命以及人性的真與美,從而直抵我們内心最柔軟的角落。

在那時,大膽的愛與性是不被提倡,甚至是被壓制的。王小波筆下的王二與陳清揚卻有着不同之處,他們兩個都有着桀骜不馴的性格。王二天性就樂觀,陳清揚也一樣,她樂觀、特立獨行,本不是“破鞋”的她,被人稱作是“破鞋”,這樣的事對她來說是可氣的。因此,為了證明自己是“破鞋”,她與王二開啟了一場關于愛與人性本真的較量。

陳清揚說,在她眼裡,破鞋很善良,樂于助人而且最不樂意讓人失望。因此她對破鞋還有一點欽佩。

這就是王小波心中的陳清揚,一個率真、充滿個性、又絲毫不掩飾内心的姑娘。因為不滿自己不是“破鞋”,卻被迫擁有“破鞋”的稱号,她與王二之間建立了一場“偉大友誼”。陳清揚覺得她與王二是無比相像的兩個人,因此兩個各自孤獨的兩個人,走到了一起。

在王小波筆下,王二坦誠又直接,為了幫陳清揚證明她就是“破鞋”,他提議與陳清揚建立偉大友誼。這看上去似乎也沒啥不妥,就這樣兩個不相愛的人,因一場“偉大友誼”而越過了界限。

兩人的相處并不是很順利,但這讓追求自我,獨立又有個性的陳清揚明白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情感,以及她心中真正的愛與性。這也是她對自己肉體以及自我情感的一次靈魂救贖。

王小波片刻的歡愉與不幸(王小波生前作品難賣)5

王小波說,很多理智健全辨别善惡的人需要讀小說,而他的書就是為他們而寫。

他人心中的王小波與《黃金時代》

《黃金時代》是一個時代的融合,更是一代人精神為之振奮的焦點。王小波的文字不止是幽默,更是理性、情感、精神的聚合。

南京著名作家葉兆言在提起王小波時曾說:

“他的作品我都喜歡,而他的魅力其實并非是人們口中的黑色幽默,而是他筆中所反射出的科學與理性。”

高曉松更是把他當作神一樣的存在,他說,以他有限的閱讀量,在他心目中王小波就是白話文裡史無前例的一個,他稱得上第一,而第二名早已被王小波甩開很遠。

王小波片刻的歡愉與不幸(王小波生前作品難賣)6

主持人魯豫在LIFE 演講中說,她很遺憾沒有早一點遇到《黃金時代》,但她又覺得在20歲左右的大學時代遇到小波,剛剛好。

魯豫說:

我和王小波之間隔着性别、年齡、背景、學識的鴻溝,但是我能讀懂,在讀的時候我很過瘾,有一種迷之共振的感覺。

而更有讀者說:讀王小波就像對着一個很大的樹洞一樣,它是一個人隐藏、吐納、消化所有不安全的精神秘密基地。

王小波片刻的歡愉與不幸(王小波生前作品難賣)7

看了王小波的故事與文字,你是否也有所感觸呢?如果你想在紛雜的世界中尋一片安靜的角落,如果你想在繁忙的工作後想擁有一處可以思考的淨地,不如來讀讀王小波,相信他的文字能帶給你不一樣的心靈感受與内心啟發。

原價143元的王小波精品集,現價隻用98元,一共3本,包含《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黑鐵時代》。一頓飯不到的價格,你就能從中感受到一個有趣的靈魂,何樂而不為呢?#618好物趨勢##不可錯過的好書#

點擊下方橫條鍊接即可購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