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時尚

 > 護理教育學小講堂

護理教育學小講堂

時尚 更新时间:2024-06-01 09:35:58

護理教育學小講堂?■走近2022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護理教育學小講堂?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護理教育學小講堂(護理教育一線的)1

護理教育學小講堂

■走近2022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忙,是師生對張先庚的第一印象。作為四川護理職業學院的院長,除了行政事務,張先庚仍然堅持擔任學生班導師,堅持給學生上課,學生總能在課堂上、宿舍裡、實訓室見到她。

“摳”,是張先庚對自己的評價。面對學生的培養和就業、專業的建設和發展、社會的需求與呼喚,她不得不從時間中“摳”時間。照她自己的話說:“前有标兵、後有追兵,學生等不起、社會等不起,不‘摳’哪能行?”

同事、朋友、家人,常常見張先庚“熬”紅了雙眼,勸她“不要那麼拼”,可她總停不下來……

從教32年,教師的愛與責任已經深入她的骨髓,無論崗位如何變動,她始終堅守在鑄魂育人一線,用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滿腔熱情,引導着無數學生成長成才。

言傳身教,引領學生“心有大我,行有大德”

受家庭和老師的影響,張先庚從小就樹立了成為教師的夢想。32年前,她成為成都中醫學院(現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一名臨床護士和帶教教師。近8年的臨床經曆與帶教生涯,鍛造了她仁愛敬業、尚能精技、勤勉務實的工作作風,也讓她深刻體會到,科學、有愛的護理,不僅能減輕病患的痛苦,更能守護病人的尊嚴。

那時,全國專業護理人才缺乏,大衆對護理也存在偏見。“要改變現狀,唯有深耕教育,培養出更多高素質衛生健康後備人才。”

1996年,張先庚摘下燕尾帽,從臨床一線轉戰三尺講台,開啟了她熱愛一生、奉獻一生的護理教育事業。

在張先庚看來,“每一名學生背後都有一個家庭,我們隻有把育人工作做好,讓孩子們成長成才,才能不辜負每個家庭的期望”。除了教學,張先庚經常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從思想引導、職業素養、專業技能、實習就業等方面開展講座,激勵廣大學子通過學習和實踐提升“愛”的能力,做到“心有大我、行有大德”。

新生詹小玉感歎,在開學第一課上,張先庚分享的求學和工作經曆,打破了她對于專業的偏見,讓她對未來的學習生活不再迷茫。

對專業的認同感,是張先庚對新入校師生的第一要求。她用幾十年來的經曆告訴大家,衛生健康人才是國家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鄉村健康振興戰略的重要保障,作為護理人,唯有涵養品行、學好專業、苦練技能、不斷精進,才有能力服務社會、實現人生價值。

孜孜不倦,勇擔教育改革使命

“學習力就是競争力、創新力和發展力,必須終身學習”“用愛育人、潛心教書”……這是張先庚經常挂在嘴邊的話,她始終用行動诠釋着、影響着身邊的人們。

作為成都中醫藥大學高護專業第一位專任教師,面對當時無團隊、無教研室、無課程體系的“三無”現狀,張先庚迎難而上,努力提升學曆能力,創新育人方法,帶領團隊構建起涵蓋專科、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完整教育體系。

2015年,張先庚赴任四川護理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然而擺在她眼前的是部分職工觀念落後、各項建設基礎薄弱、隊伍不穩等問題。她用行動影響和鼓勵大家:“問題是促進學校發展的抓手,我們要迎難而上,辦法總比困難多。”

在張先庚的帶領下,全校師生很快轉觀念、重創新、求突破,短短幾年時間,教學、科研、育人等多項工作有了很大起色。同時,她積極對焦社會經濟發展,打造“一老一小”專業特色,實現了以護理專業為主體,康複、藥學等15個專業協同發展的局面。

為了提升在線教學質量,張先庚挑起了課堂改革的大梁,傾盡全力打造“老年護理學”精品在線開放課。因為平時工作繁忙,周末和假期成了她打磨課程講稿和教學設計的寶貴時間。

今年暑假期間,為了保證在線課程質量,并在學生開學前完成錄制,她連續13個小時站在封閉的錄制棚裡錄課。她對錄制的每個環節都精益求精,沒有錄到滿意的效果就從頭再來。

矢志報國,始終把人民健康裝在心中

在共青團成立100周年之際,張先庚收到了醫療技術系智能醫療裝備班全體學生的一封信:“張老師,我們一定謹記您衛生報國的殷殷囑托……畢業後到黨和國家最需要的基層去磨砺自己,以仁心仁術造福廣大基層群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在四川護理職業學院,紮根基層的觀念蔚然成風。學生們之所以會抱有這樣的信念,大多源自張先庚對于辦學面向和育人目标的堅持。常年奮戰衛生健康教育一線的她發現,越是欠發達的地區,醫療衛生條件越是落後,越需要大量“下得去、留得住、業務精”的後備軍。

為了深入了解基層醫藥衛生人才的現狀和需求,張先庚經常帶隊赴民族地區和欠發達地區開展調研。她創新工作方法,把在當地工作的畢業生召集起來,組建“川護”志願服務隊,手把手教他們技術,提升他們的服務能力,定期為農牧民服務并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農牧民提供健康科普與義診。

憑借着過人的勇氣和堅定的決心,通過大量的走訪調研,張先庚積累了翔實的第一手資料,對于高海拔地區的多發病、地域性疾病以及衛生健康需求了然于胸。回到學校後,她帶領教師團隊,以需求為導向,明确、修訂了人才培養目标、要求和教學方法,探索出了民族地區基層衛生人才培養模式,并在全國推廣應用,對穩定民族地區衛生健康隊伍、保障人民的健康起到了積極作用。“眼裡是學生,心中裝人民。”張先庚用32年的拼搏實幹,诠釋了新時代護理教育人的責任擔當與家國情懷。

《中國教育報》2022年09月19日第1版

作者:本報記者 魯磊 通訊員 邱贊 姚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時尚资讯推荐

热门時尚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