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急性心梗24小時内緻死常見原因

急性心梗24小時内緻死常見原因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6:14:14

最近三四天來,哈爾濱62歲的李大爺總感覺心髒一陣陣的不舒服,喘憋胸悶,5月17日,他突然被劇烈的胸痛擊倒在了椅子上,家人見狀立即撥打“120”,所幸救治及時,撿回了一條命。

記者從哈醫大一院了解到,像李大爺這樣的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患者,該院南崗院區CCU病房(心髒科重症病房)最多一晚收治了13人!心内科專家提醒,氣溫變化劇烈時期,也是急性心梗的高發期,對于原本就有心腦血管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以及長期熬夜、生活不規律的年輕人來說,要尤為警惕,一旦出現胸悶胸痛等症狀時,及時到醫院就診。

氣溫起伏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病房裡,正處在術後康複中的李大爺告訴醫護人員,“其實感覺心髒不舒服已經有好幾天了,我以為是幹活累的,歇歇就好了,沒咋當回事,沒想到差點要了命,真是後怕啊!”哈醫大一院南崗院區CCU病房主任李佳介紹,在120急救車上時,急救醫生就通過手機把患者的心電圖等資料給胸痛中心發了過來,病情十分危重,入院後急診冠脈造影結果也證實了醫生的判斷:急性前壁心梗。“當時情況萬分緊急!患者術中反複心髒驟停了四五次,每一次心髒驟停,我們醫護人員都是用電擊除顫和藥物等各種搶救手段給救了過來,最終成功植入冠脈支架。”

急性心梗24小時内緻死常見原因(一晚13名急性心梗患者入院)1

醫護在病房内為患者處置病情

“最近哈爾濱氣溫變化劇烈,突然的降溫或升溫,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考驗。上周我們CCU病房幾乎爆滿,最多一晚收治了13名急性心梗患者。”李佳主任說,在最近接診的過程中發現,一些得過心梗的老患者,回家過了一年半載或三五年後,發現自己沒事,就偷偷停藥了,“這是非常危險的做法!”她表示,一旦診斷為冠心病特别是心梗患者,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終身服藥,每三個月、半年或一年定期随訪,根據病情來調整藥量,不遵醫囑擅自停藥會給患者的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

不良生活習慣緻心梗發病年齡前移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早在十幾年前,三四十歲的心梗患者還十分少見,如今年輕心梗患者已經屢見不鮮,甚至不乏一些二十多歲年輕人的身影。

5月17日淩晨,28歲的小趙因突發急性胸痛,被朋友送到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急診室。經心電圖檢查,醫生初步診斷患者為急性心梗。“患者當時血壓很低、心率慢,表情極其痛苦,必須及時進行手術治療!”據接診醫生介紹,胸痛中心團隊在完成核酸采集後,立即将患者送入負壓導管室進行介入治療。造影發現,患者回旋支血管急性閉塞,經過血栓抽吸後,大量堵塞血管的紅色血栓被吸了出來,随後醫生成功置入兩枚支架,患者返回CCU病房監護治療,如今已轉危為安。

急性心梗24小時内緻死常見原因(一晚13名急性心梗患者入院)2

醫生正在為患者進行胸腔穿刺

“我當時正在做家務,突然感到胸口一陣劇痛,疼得大汗淋漓,吃了速效救心丸也沒緩解,用盡最後一絲力氣給我朋友打了電話。”小趙告訴記者,他因為工作性質,生活作息很不規律,經常熬夜,還吸煙、飲酒,特别是天氣暖和了,經常約上三五好友喝酒吃燒烤。“真沒想到平時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差點要了命,等出院後真得注意改正了!”鬼門關走了一遭的小趙感慨地說。

“吸煙、酗酒、熬夜和高脂飲食等因素都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這些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導緻心梗的發病年齡明顯前移。”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CCU病房主任公永太表示,如今冠心病、心梗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也要引起足夠的重視。與老年人相比,年輕人通常起病急驟、症狀兇險、多無先兆不适、早期猝死率較高。因此,規律起居、勞逸結合、合理膳食、适時補充水分、戒煙限酒對于年輕人預防心肌梗死顯得尤其重要。

發生急性心梗時 牢記兩個“120”

一旦發生心梗怎麼辦?“從發病到開通血管,理想的黃金救治時間是在120分鐘内,越早越好。”公永太主任介紹,對于急性心梗病人來說,“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因為心肌細胞是不可再生的,一旦發生壞死就不可逆轉。早一分開通血管,就多一份生存的希望。因此,發生急性心梗時,患者及家屬應牢記兩個“120”,一是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二是救治的黃金時間是120分鐘。

據悉,目前哈醫大一院南崗和群力院區均配備了急診負壓導管室,接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後,可無需等待核酸結果,立即為患者行介入治療,醫護人員可在三級防護下,于負壓導管室内完成手術,持續為我省廣大心血管疾病患者保駕護航。

徐旭記者 霍營

來源: 黑龍江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