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反駁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

反駁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17 08:54:23

反駁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箴言獨學而無友)1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語出《禮記·學記》,是“相觀而善之謂摩”的反面,其意為學習中要相互觀摩,取長補短,教育才能成功,反之,獨自學習而沒有朋友一起切磋,就會孤陋寡聞,導緻教育的失敗。從表面上看,“獨學而無友”與“孤陋寡聞”都是學生的事,但從《學記》将“相觀而善之謂摩”作為“教之所由興”的重要原則,而将“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作為“教之所由廢”的重要方面,表明促進學生相互交流實際上也是教師的職責。

強調朋友之間的切磋琢磨,也是中國傳統儒學教育理論的一大特點。與道家“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不同,儒家思想強調入世進取,以人際關系為人倫基礎與社會準則。而在教育中,孔子強調“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朋友切切偲偲”,充分肯定朋友之間相互學習的作用。《周易·兌卦》雲:“君子以朋友講習。”朋友互相講所不明之理,習所不熟之理,可使雙方互相受益。從現代教育論來說,也開始強調非智力因素的意義,教學過程不僅指教師與學生的授受關系,書本知識固然重要,但朋友之間的互學互助亦是增長知識、修養德行的重要因素。

理解“獨學而無友”,還必須注意擇友的原則。朋友有善和不善之分,此處“友”顯然有别于下文的“燕朋”,“燕朋”即孔子所謂的“損友”,孔子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朱熹解釋道:“友直則聞其過,友諒則進于誠,友多聞則進于明。”近朱者赤,多同正直的人、誠信的人、博聞識廣的人相處,則有益處,反之則有害。《弟子規》中也有“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之語。因此,教師有責任引導學生接近益友,之所以出現“孤陋而寡聞”以及“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的現象,正是不教之所緻。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還可引申為文化傳承的意義。儒學從本質上說并不是一個封閉的體系,它具有較強的包容性,這種包容性不僅體現在儒者之間的互相學習,也體現在對其他文化思想的借鑒與學習上。漢代董仲舒的經學就吸收了先秦陰陽家的大量理論,宋明理學更是援佛、道入儒的産物,把佛道禁欲主義和儒家的倫理綱常結合起來。任何一種學術思想,一旦故步自封,就失去了發展的動力與活力,必将僵化直至消亡。

◎本文原載于,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