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手遊産業剛剛興起的時候,熱門IP改編手遊作為新一代的泛娛樂形态,正處于人口紅利的收割期。但近幾年,越來越多的粉絲不再為IP換皮的同質化遊戲捧場,這說明泛娛樂生态在國内逐漸步入成熟。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今年上映的《複仇者聯盟3》算是近期最火的泛娛樂IP,但是複聯電影并沒有促進漫威漫畫的銷量,近幾年更是鮮有遊戲拿得出手。
▼ 漫威和DC的漫畫銷量,正在一起走向“要涼”:
類似的例子還有騰訊。在每年都舉辦一次的UP發布會上,騰訊對影遊聯動、漫遊聯動的态度越來越謹慎,顯然也領悟到真正成熟的明星IP,在不同業務領域的業績應該相互獨立。
在國内,提到泛娛樂就不能繞開騰訊。2018年的UP發布會,騰訊更是宣布将“泛娛樂”升級為“新文創”,這種轉變實際上恰好是近年泛娛樂生态發展的一個縮影。
| 粉絲經濟:騰訊對IP的早期認知
作為最早提出“泛娛樂”概念的廠商,騰訊被不少人視作中國泛娛樂産業的先行者之一。而“先行者”換個說法,就是在敵方野區臉探草叢的萌新,通過不斷送人頭來為隊友提供視野。
在騰訊互娛早年的IP運作理念中,“粉絲經濟”是被提得最頻繁的一個詞。重新回顧騰訊在發展和布局泛娛樂過程中踩過的坑,我們能看到一個較為清晰的發展軌迹——簡而言之就是對明星IP的全平台運作,企圖短期内實現粉絲經濟的變現。
2014年:公布寄以厚望的原創IP《勇者大冒險》,計劃端遊、手遊、小說、動漫全平台發力,生生打造出一個全新的明星IP。同年,推出漫威授權的《複仇者聯盟》手遊。
2015年:公布《擇天記》泛娛樂計劃,依然是端遊、動畫、電視劇、手遊全平台發力的明星IP規模,此外還有《QQ炫舞》、《QQ飛車》大電影計劃。
2016年:宣布與郭敬明作品《爵迹》展開深度合作,騰訊影業參與電影出品,閱文集團連載《爵迹》小說修訂版,騰訊動漫上架漫畫版,天美工作室群制作《爵迹》手遊。此外,還公布了《天涯明月刀》電影計劃。
2017年:繼電影版之後,又公布了《天涯明月刀》電視劇版。
2018年:公布《劍網三》、《王者榮耀》、《聖鬥士星矢》等多個IP的真人劇計劃。
以上列出來的是騰訊近幾年公布的泛娛樂IP大計劃,不難發現時間越靠後的聯動計劃,騰訊的陣仗越小。原因很簡單,騰訊就算再家大業大這些年來也被坑怕了。
如果說《勇者大冒險》雖然失敗但留下了寶貴的經驗,動畫也還積累了不錯的口碑,那麼《複仇者聯盟》對于騰訊來說就完全是負資産。同名手遊遭遇滑鐵盧不說,引入漫威超級英雄的MOBA手遊《超級戰場》更是中途夭折——如今《王者榮耀》海外版選擇聯動的超級英雄都是DC家的。
至于後面的《QQ炫舞》大電影、《QQ飛車》大電影以及《爵迹》手遊,騰訊都是隻放出消息後就再無音訊。雖然屬于及時中止,但在年度發布會這樣重要的場合公布,随後又被悄無聲息地成為黑曆史,隻能說騰訊對泛娛樂太理想并且太着急了。
而真正讓騰訊意識到自己該踩刹車而不是猛按油門的,還是布局多年最終竹籃打水的《擇天記》。
| 明星IP:賺錢容易養成難
《擇天記》對于騰訊而言,戰略價值遠大于經濟價值。2014年,“騰訊互娛”首次作為品牌主體,系統發布了全新的泛娛樂戰略。同年,《擇天記》舉行首發儀式。
在那一年,閱文集團還叫騰訊文學,騰訊電競還叫TGA,騰訊影業還未成立,騰訊動漫也不是騰訊互娛下的獨立業務。《擇天記》不僅奠定了騰訊文學旗下創世中文網的起步,還開啟了巨資打造動漫影視遊戲的泛娛樂生态鍊。
于是,在“騰訊文學第一IP”、“首部網絡小說改編動畫”、“高顔值陣容電視劇”衆多光環的圍繞下,在騰訊三年時間的悉心培養下,《擇天記》這個為騰訊互娛而生的明星IP——依然糊了。
▼ 《擇天記》動畫第一季:
2017年《擇天記》迎來小說完結、電視劇播出、手遊上線,将這個明星IP的熱度推上巅峰,然後再迅速直落。如果單以小說、動畫、電視劇、手遊的作品成績來看,《擇天記》無疑是非常成功的,也向外界證明了騰訊強大的資源和執行力。但放在騰訊整個互動娛樂事業群來看,橫跨多個業務部門的人力協作和資源互補,希望明星IP以及泛娛樂戰略能夠畢其功于一役,《擇天記》顯然離目标相去甚遠。
▼ 辛辛苦苦養了三年的IP,難道就隻為了那一輪熱度?
一直以來,騰訊信奉的粉絲經濟變現成為了維系IP熱度的最大阻力,《擇天記》的熱度随着小說和電視劇的完結人去樓空,并沒有成為長期帶來經濟價值和文化影響的“經典”。
騰訊集團副總裁程武曾在2016UP發布會上說過:“知名度不等于IP,IP是被市場驗證的用戶情感載體。”這一點也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整個騰訊對IP和泛娛樂的定位。
“被市場驗證”的意思可以有很多種理解,最直觀的解釋就是“能變現的IP才是好IP”,但在市場上一直有許多叫好不叫座的産品。比如票房慘淡的《大話西遊》電影,又比如頭兩年運營數據慘淡的《劍網三》,這些産品在成為明星IP之前,都隻是有知名度沒啥收入的“失敗品”。
也就是說,一個具有文化魅力甚至時代影響力的IP,有可能一開始并不受市場待見。然而騰訊的企業文化和戰略定位,隻能最多給一個IP三到五年的時間,不行就換下一個。畢竟騰訊手裡等着分資源的産品太多了,哪怕是戰略級的IP也不可能三千寵愛集于一身。
| 市場疑問:騰訊的新文創會為IP服務嗎?
很多人一度認為,泛娛樂生态鍊成功打造後,每一個娛樂産品都會為這個IP以及生态起到帶動作用。比如網絡小說火能帶動影視劇收視率,影視劇火了又能帶動改編手遊的營收,而這也正是近年來被資本熱捧的“影遊聯動”。
實際上随着消費群體的新鮮感消退,以及泛娛樂文化的沉澱升級,近年談影遊聯動的廠商越來越少。究其原因就在于大部分IP的紅利期太短,遊資和投機者沒耐心繼續深耕。
騰訊這些年探過了不少路後,在2018年将“泛娛樂”升級為“新文創”,打算用自己的平台優勢和資源厚度來養成IP。這種戰略轉變在外部看來并沒有太多明顯的表現,不過騰訊自己總結出的核心是“IP的文化價值構建和塑造方式”。換而言之就是“一邊養IP一邊賺錢,兩邊都不能落下”,此外養成IP這個苦活兒,騰訊還寄希望于從第三方甚至同人作品中吸取養分——想得倒是挺美的。
多年以來,騰訊确實對原創IP的孕育和培養一直比較苦手,共創、共建、共享的新文創理念本質上就是放開資源、加大力度吸引UGC(用戶生産内容)與PCG(專業生産内容),至于自家的OGC(職業生産内容)目前依然很難見成效。
放眼整個文化娛樂産業,OGC做得首屈一指是任天堂、迪士尼,并且對UGC的态度非常強勢,動不動就“律師函警告”。騰訊在體量上可以說與它們是同一個檔次,但要論手中明星IP的數量,那就遠遠不及了。
以迪士尼的小弟漫威為例,雖然漫畫作為IP源頭在逐年銷量下滑,但影視作品的成功讓超級英雄IP成功屹立在娛樂文化的前沿,甚至吸引了更廣泛的大衆群體。至少在老牌巨頭的體系下,泛娛樂為IP服務,不是靠同人粉絲的UGC。由此可見,即便被外媒視為“中國版迪士尼”的騰訊,距離迪士尼的IP帝國還差很長一段距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