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劉易澤
白沙撒字是一種舊時演出習俗。
白沙撒字是相聲藝術在明地畫鍋演出時招徕觀衆的一種方法。
此法最早始于清鹹豐年間,相聲藝人 朱紹文 (藝名窮不怕)慣用此技法。
他随身攜帶一把笤帚、一副竹闆和一個小布口袋,袋内裝白沙子(漢白玉的粉末)。在其使活時,蹲于場内,以地為紙,以沙為墨,右手撒字,左手擊打竹闆口唱太平歌詞。
唱詞通俗易懂,曲調悠揚悅耳。唱完了,字也撒好了,觀衆也圍滿了。這時,他根據字意談古論今說笑話,每解釋完一個字定能使人發笑。
一字兒寫出來一架房梁,
二字兒寫出來上短下橫長。
三字兒寫出來橫着瞧好象“川”模樣,
四字兒寫出來四角四方。
五字兒寫出來半邊兒俏,
六字兒寫出來三點一橫長。
七字兒寫出來鳳凰單展翅,
八字兒寫出來分個陰陽。
九字兒寫出來是金鈎獨釣,
十字兒寫出來一橫一豎站在中央。
十字兒添筆念個“千”字兒,
趙匡胤千裡送京娘。
九字兒添筆念個“丸”字兒,
丸散膏丹藥王先嘗。
八字兒添筆念個“公”字兒,
公道人兒數宋江。
七字兒添白念個“皂”字,
田三嫂分家打過皂(竈)王。
六字兒添筆念個“大”字,
大刀關勝美名揚。
五字添筆還念“伍”,
伍子胥保駕過長江。
四字添筆還念“泗”,
泗州城水母找夫郎。
三字添筆念個“王”字兒,
齊天大聖美猴王。
二字添筆念個“土”字兒,
土地爺撲螞蚌——他着了慌。
一字添筆念個“丁”字兒,
丁郎刻木記挂着爹娘。
@話說文化 彙集精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