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罕見的舊時代

罕見的舊時代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17 01:28:14

罕見的舊時代?來源:經濟日報古鎮人沸騰和騷動的心經過多年的沉澱,對此時的寂靜早已淡然處之,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罕見的舊時代?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罕見的舊時代(滄桑古老背)1

罕見的舊時代

來源:經濟日報

古鎮人沸騰和騷動的心經過多年的沉澱,對此時的寂靜早已淡然處之

古老背是湖北猇亭的一座古鎮,已有1000多年曆史,三面環山,一面臨水,隻有水路外通。山川地勢的安排,注定了古老背以水碼頭開埠立世的出路。古老背說來有五個碼頭。最早的是廟河碼頭。那時的猇亭,叫興善坊。興善坊渡,指的就是古鎮廟河的古渡了。

清嘉慶八年,從安徽遷來的汪氏族人,在古老背下正街聚資開辦了“汪泰豐”商行。開業後商号順風流水,購銷兩旺。精明的汪氏在織布街臨江建花紗布貨運碼頭,這是民營商業在猇亭建的最早的商貿碼頭。“汪泰豐”打造木船,運銷商行貨物至荊沙、武漢、蘇杭一帶。古老背駕船、挑腳的人們,也雲集在柳樹河。這些人由外地流浪栖息于此,做起了下力的營生。漸漸地形成了船幫、力行。

1915年,沙市“合利貞”“亨記”輪船公司開辟宜昌航線,在古老背設客(貨)運碼頭,随船代運古老背港進出的土特産及生活急需的日用百貨。這時的古老背,因紡織業的引入,催生了百業繁興。古鎮織布街應運而生,家家紡紗,戶戶織布。古鎮成為方圓數百裡的商貿貨物集散中心。每逢日暮,一隊隊馬匹、挑夫,馱着或挑着各類山貨特産、棉花土紗,成群結隊地從下街尾搖搖晃晃地走進老街。馬幫鈴響,把古老的商鎮攪得騷動不安、人聲鼎沸。

這是古鎮商貿業的黃金時期。古鎮的三條半街,碼頭帆樯林立,棧房騾馬嘶鳴。在1934年《湖北縣政概況》“宜都縣”中所述:宜都江北商貿最著者,首推古老背……1940年,日寇侵入猇亭,緻使古老背航運中斷。1943年6月,日寇在新正街碼頭制造了“古老背慘案”,殺害鄉親122人,傷殘120人,給古鎮留下了深深的傷痛。

我醒事的時候已是1960年了。原來的“汪泰豐”碼頭已收歸長江航運公司。每天清晨,“沙宜班”客輪的汽笛還未鳴響,古鎮搬運站工人就自豪地走上客運碼頭趸船,扛起一百多斤重的大貨包,爬上堤岸。

夏收過後,大路上來來去去的都是牛拉的闆車。麻袋裡裝着大麥小麥。汪家巷旁的糧食倉庫前,排起了長隊,一直排到了古鎮堤防的内堤上。到處都是賣糧的人。到了秋後,這樣的熱鬧又會重複。這次登場的是棉花。手推車上鼓鼓囊囊的花包膨脹欲破,在路上相互擁擠,使不寬的大路變得更窄了。這時古老背的三個碼頭,每天太忙了。碼頭上經常停靠着南來北往的木船,運來了百貨、煤炭、石灰、水泥、砂石;運走的是糧食、布匹、棉花、生豬……

1977年冬天,川漢天然氣管道公路改道古老背,在古鎮老街由汽車輪渡過江。這一天,隻見一輛紅色班車鳴着喇叭駛進古鎮。古鎮沸騰起來,等候多時的古老背人,蜂擁着擠上客車。從此,由長陽發來的長途班車途經猇亭,經雲池的紗帽山到達枝江、當陽、沙市、武漢等地;而全國各地的貨車經猇亭輪渡過江,遠達恩施、四川、雲貴等地。

從此以後,古老背輪渡碼頭熱鬧非凡。南來北往的汽車,在江邊推進湧出。沿路的老街,飯店,旅社、商店依次展開。鹵蛋、花生、瓜子、糖葫蘆的香味在小販雙手的招搖下飄得老遠。

當日曆飛快地翻到21世紀,便捷的陸路交通輕而易舉地取代水路運輸。長航的“沙宜班”停了,古老背的汽渡也停了。老街,隻剩下了渡江的客運碼頭,其他碼頭漸漸被蒼苔覆蓋。古鎮人在驚詫和喜悅中度過了許多年,沸騰和騷動的心情經過多年的沉澱,對此早已習以為常處之淡然。曆史的進步總會留下一些遺憾。

如今的猇亭,三峽機場坐落其間,318國道橫貫東西,高速公路擦肩而過。楚之西塞虎牙江關,早已“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駐足老街江邊,腦海忽然冒出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的著名詩句。當年李白泛舟飄然過猇亭,感歎輕舟順流直下飛快神速。想不到往事越千年,猇亭人如今外出更加方便快捷。當展翅的銀燕劃破三峽機場的上空,飛往北京、上海、廣州時,往來上萬裡,隻在彈指飛灰之間,頓使李白千古絕唱,已成往日雲煙。

随着生活功能區的内移,古老背碼頭冷落了,但老街的人們并不甘寂寞。他們每天三五成群地坐在明清古居的屋檐下,細細品着清香濃郁的綠茶,述說着古鎮水碼頭過去的黃金歲月,咀嚼着那揮之不去的綿綿鄉愁……(高克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