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左側卵巢包塊一般是什麼

左側卵巢包塊一般是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17:48:29

胎兒期時偶可見受母體激素刺激而産生的卵巢囊腫,這種囊腫多為初始卵泡并在出生後的3~6 個月時消失,無須處理。月經來潮前出現的婦科腫瘤少見,此階段相對常見的腹部腫瘤是腎母細胞瘤及神經母細胞瘤,卵巢腫瘤幾乎均為生殖細胞腫瘤,其中畸胎瘤及無性細胞瘤占21%~35%,也有部分為幼年型顆粒細胞瘤,多以性早熟就診而發現。

青春期更易出現的是功能性卵巢囊腫,通常在3~6cm。生殖細胞瘤是最常見的附件包塊,囊性畸胎瘤占多數。其他不常見的附件包塊還有中腎管殘留囊腫,因月經來潮,一些由于生殖道發育異常引起的包塊也被發現,如處女膜閉鎖導緻的盆腔積血或粘連性包塊。

育齡期婦女的盆腔包塊以良性多見,可來源于婦科及鄰近婦科的任何組織器官。與妊娠相關的盆腔包塊包括異位妊娠、黃體及黃素囊腫甚至黃體瘤,可通過HCG 檢測予以鑒别,此外還要想到妊娠滋養細胞腫瘤的可能。絕經前期的婦女患惡性盆腔包塊的概率為6%~11%,在此年齡段最常見的卵巢包塊為功能性囊腫,如濾泡囊腫、黃體囊腫,此外還有子宮内膜囊腫及多發性濾泡囊腫,炎性包塊也可見。囊腫中主要為漿液性、黏液性囊腺瘤及囊性畸胎瘤。實性腫瘤中以良性的Brenner 瘤、纖維瘤及惡性腫瘤為多見。

圍絕經期及絕經後期的婦女出現盆腔包塊時盡管多為良性,腫瘤類型以上皮性瘤如漿液性、黏液性囊腺瘤為主,也可見到生殖細胞腫瘤及間質腫瘤,但仍有29%~35%的惡性可能。年齡偏大伴有腹水、雙附件包塊時,其患惡性腫瘤的風險更大,包塊的大小在此年齡段也與惡性腫瘤的風險呈正相關,統計顯示,在超過10cm 的卵巢包塊中,約2/3 為惡性腫瘤。

卵巢轉移癌也不容忽視,其原發癌多起源于乳腺、結直腸、胃、胰腺,有統計顯示,50%~90%的卵巢轉移癌來源于乳腺及胃腸腫瘤,在沒有婦科腫瘤病史而出現附件包塊的婦女中,約1/5 為惡性,其中的60%為轉移癌。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婦女一生患卵巢癌的風險約為1.4%;若有1 個一級親屬(母女、姐妹)患卵巢癌,其終身患病風險增加到5%;若有≥2 個一級親屬患病,風險上升至7%;如果是BRCA1/2相關的遺傳性卵巢癌家族,其風險增加到40%左右;有遺傳性非息肉性結直腸癌綜合征(HNPCC)家族史者,其卵巢癌的發病率也會增加,約為12%。在接受手術的附件包塊患者中,13%~21%最終确診為卵巢癌。由于卵巢癌深居盆腔,缺乏早期症狀及有效的篩查手段,被确診時多數已達晚期,故總的5 年生存率隻有45%。

左側卵巢包塊一般是什麼(女性應該了解的不同年齡段的卵巢附件包塊)1

本文摘編自《婦科腫瘤診療新進展》(劉琦主編.3 版.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8.8)一書“第4 章 卵巢惡性腫瘤”,有删減。

左側卵巢包塊一般是什麼(女性應該了解的不同年齡段的卵巢附件包塊)2

左側卵巢包塊一般是什麼(女性應該了解的不同年齡段的卵巢附件包塊)3

ISBN 978-7-03-057833-4

結合國内外婦科腫瘤的最新資料與多年的臨床實踐,系統闡述了外陰與陰道腫瘤、子宮頸癌及癌前病變、子宮體腫瘤、卵巢惡性腫瘤、妊娠滋養細胞疾病等常見婦科惡性腫瘤的診斷、鑒别診斷、臨床分期、病理分類及治療領域的最新進展,并對與婦科腫瘤密切相關的病理學、影像學、放射治療學、姑息醫學、靶向治療及細胞免疫治療等均有專章予以探讨。本版較第2 版增加了卵巢癌、子宮肉瘤等新的NCCN 指南精神;各個國際會議婦科腫瘤診治的最新進展;基因、靶向、免疫治療婦科腫瘤的最新内容及當前最新的分子病理學檢測等内容,并對子宮頸微偏腺癌、神經内分泌癌、陰道VAIN 等當今敏感問題進行了闡述。本書内容豐富,圖片清晰,臨床指導性強,适于各級婦産科醫師、腫瘤科醫師閱讀參考。

科學出版社賽醫學(sci_med)

科學出版社醫藥衛生分社訂閱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