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作物育種企業北京邁澤裕豐生物科技于2021年8月成立。經過不到一年的發展,邁澤裕豐通過大數據驅動和分子設計育種等手段提高育種效率,目前已搭建DH生産平台,預生産40000自交系,鑒定到超1000主效QTL,又獲IDG資本的天使投資加持。
中國糧用中國種是大勢所趨,2021年末,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種子法修改決定,規定中提到要鼓勵種子企業充分利用公益性研究成果,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優良品種,要開展主要糧食作物、重要經濟作物育種攻關,建立以市場為導向、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産學研相結合的種業技術創新體系。種子法的相關修改規定為中國種的創新研發提供了法律保障。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玉米播種面積達6.50億畝,比上年增加3090萬畝,增長5.0%,玉米産量5451億斤,比上年增加238億斤,增長4.6%。在生産端,播種面積和産量較同期都有增長,玉米規模化生産前景看好。
在下遊消費端,玉米主要包括飼料消費、工業消費與食用等其他消費。根據中商情報網數據,2020年飼料消費在玉米消費中的占比在71%,其次為工業消費,占比約24%;而食用等其他消費占比較小,約為5%。
種質資源問題
然而,在玉米規模化生産上,種植成本高、種質資源少、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仍然存在。所以育種創新問題,成為玉米産業鍊發展的關鍵所在。
就中國玉米市場規模來講,科迪華、拜爾、先正達、德國KWS、利馬格蘭五家國際育種企業龍頭市占比在10%左右,隆平高科、墾豐種業、登海種業等國内十強占比在18%左右。
目前國内種子企業仍存在育種能力較低、規模小、組織效率低、測試質量差等問題,63%的品種出自科研單位。擁有研發創新能力的國内種子企業不到總數的1.5%,絕大部分企業研發投入僅占其銷售額的1%。種子研發,既是難點也是痛點。較低的市場集中度,為新興玉米種質資源研發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
玉米育種研發目前存在的痛點有以下幾點,比如種質資源狹窄,更新周期長;DH等育種技術應用效率低,無法快速創造種質資源;田間測試體系信息化程度低,人工數據采集誤差大;育種決策主要依賴于育種家主觀判斷,未使用全基因組選擇等先進技術;基因編輯、基因型篩選、轉基因等技術應用門檻高,未得到廣泛使用。
邁澤裕豐就目前的玉米育種問題,在借鑒華中農業大學張啟發院士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并采用了國際先進的5G育種方案。公司創立之初已搭建基因型和環境及其互做模型的規範試驗落實(Genotype and phenotype database and model),同時對表型數據進行了相關的采集和管理。2022年通過數據建模進行首次預測。2023年後,将通過自主研發和科企合作,基于DH分離群體挖掘調控各個玉米重要表型性狀的遺傳位點和關鍵基因,搭建3G,用于篩選資源和編輯資源。2024年公司計劃利用分子設計育種,聚合高産、抗性等基因,以提高産量和品質。未來随着更多基因認知,嘗試通過基因編輯(Gene editing),實現5G育種。
5G育種方案
通過數字化模型的驅動,從組材到最後産品輸出,整個育種循環周期可縮短至三年,對比下傳統周期在6-8年左右。在采訪中,公司提到,邁澤裕豐與鐵嶺旭日簽訂了DH生産合作協議,并搭建了快速育種體系(Fast Breeding),從組材到自交系生成,時間從一年可縮短至6個月。通過GS可将後期工作縮短1年左右,整個測配階段節約了近2到3年左右。
邁澤裕豐在甜玉米選育将利用現有的快速育種技術,預計甜玉米在2023年出售。除了甜玉米,在飼料玉米上,公司預計在未來幾年内快速推出新品種面市。
育種周期縮短、效率提高
2022年的發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知識産權體系的搭建。目前公司從世界範圍及國内不同生态區收集了優異種質超1000份。利用5G DH 快速育種的方案,在未來五年公司将申請500份新品種權。公司計劃2022年底全面更換測驗種,創立自主知識産權的新育種體系。
二是穩定健全測試網絡。公司計劃在新疆,東華北等春玉米區域建立完善的初級測試網絡和在經銷商層面建立産品交互網絡。
三是種質資源改良體系的建立。繼續合規引進外源種質,擇優并入資源改良計劃。
公司還計劃與先正達、中國農業大學等外源性狀公司合作轉育現有資源,為抗蟲玉米市場儲備玉米品種,與其它具有抗逆和高品質性狀的科研機構或公司合作,每年參與2個以上的性狀轉育工作。
采訪中,邁澤裕豐創始人張長征提到,30%-40%左右含水量的玉米秋收之後很容易發黴,為了減少農民損失,玉米的機收進程需要提前,這就需要縮短玉米的成熟期。解決玉米的早熟問題,成為推動張長征外出創業的一大動力。比如就東北平原而言,玉米完熟期需要提前至9月20-25日,10月初收獲水份在22-28%。
除了早熟,穩産、耐密、抗倒也是邁澤裕豐玉米種子的優質所在。除了種質上的優勢,邁澤裕豐的玉米種子屬于環境友好型品種,可節約播種、耕作時的水肥和能源使用。
育種資源的優勢和研發創新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對此張長征提到了玉米育種要關注體系建設和數據的完整真實性。他表示,如果隻是看哪個品種賣得好,然後去改良,是很被動的。作為一家創新育種公司,需要不斷豐富自己的種子庫,通過模型的叠代和優化,重複評估GS數據,拓展認識邊界,搭建完整的育種體系。而且好壞數據都要看,隻有基于真實、完整的基因型數據做出的預測,才能幫助企業以應對未來不同形勢的變化,提升企業的核心競争力。
基因組智能育種成為數字化時代的大勢所趨,邁澤裕豐的發展目标是成為一家BT BD AI技術融合育種研發型企業。在王向峰、才卓發表的論文《中國種業科技創新的智能時代—“玉米育種4.0”》中也提到,伴随人類社會步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三位一體”的時代,作物育種已進入4.0 階段。此階段的核心是大數據驅動的基因組智能設計育種,通過育種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決策,實現輔助育種家精準篩選玉米優良親本組合,快速創制玉米優良自交系,有效地縮短育種周期,提高育種效率,降低育種成本。
玉米育種4.0商業模式
在育種的數字化轉型上,目前邁澤裕豐已搭建DH生産平台,預生産超過40000自交系,開展30000多個小區試驗,對56個重要農藝性狀開展數量性狀基因定位,鑒定到超1000主效QTL,初步建立不同雜優模式的GS模型。同時公司被授權使用抗蟲基因,花粉數量基因,籽粒脫水基因等,
在許可協議上,與北京愛科農,新疆聚農彙,甯夏德彙農業,廣州華創農業,酒泉神農農業科技,廈門華泰五谷、黑龍江倉皓農業等多家企業簽署合作協議并獲得許可收益。
目前公司欲在不同生态區投入約600-700萬研發費用。随着項目的拓展、預估能力的增強,單個項目成本在未來可能會降低到300-400萬左右。
目前公司組建了育種團隊、測試團隊、運營團隊、生物技術信息團隊,團隊還在有機地成長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