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日的車馬勞頓,李白終于回到了家中,本想盡快收拾行囊趕赴宣城,不料收到元演的邀請去幽州相聚。揚州之行沒有遇到,這次正好可以重逢了。
幽州節度使得幕府所在地在薊縣,李白到達的時候已經将近十月份了。到處可以看到飄舞的旌旗,被戰馬踏起的塵土,戰車在緊鑼密鼓地訓練,将士們也在晝夜操練,李白以為這是在為了保衛王朝的邊疆,迎擊外來的敵人,不禁熱血沸騰,寫下了《出自薊北門行》:“虜陣橫北荒,胡星耀精芒。羽書速驚電,烽火晝連光。虎竹救邊急,戎車森已行。明主不安席,按劍心飛揚。推毂出猛将,連旗登戰場。兵威沖絕幕,殺氣淩穹蒼。列卒赤山下,開營紫塞旁。孟冬風沙緊,旌旗飒凋傷。畫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揮刃斬樓蘭,彎弓射賢王。單于一平蕩,種落自奔亡。收功報天子,行歌歸鹹陽。”把将士們歌頌了一番。
又過了幾天,元演和另外一個朋友來找李白,元演告訴告訴李白,原來安祿山在欺瞞皇上,假報軍功,實際上通過招兵,擴大自己的實力,内藏禍心。李白聽後驚慌失措,又萬般無奈,沒有想到皇上相信的卻是一個犯上作亂的人。眼前仿佛看到了刀光劍影、血肉橫飛,戰火連連,老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好友幾人相聚幾日,紛紛辭别,多年來的遊曆生涯,隻有這一次讓李白感覺風雨欲來。這天晚上,獨自坐在客棧的院子中,仰望天空的明月,寫下了這首《古朗月行》:
朗月行:樂府舊題。《樂府詩集》卷六五收錄此題,列于《雜曲歌辭》。
呼作:稱為。白玉盤:據應劭《漢官儀》,封禅灘有白玉盤。這裡指晶瑩剔透的白盤。
疑:懷疑。瑤台: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穆天子傳》卷三:“天子賓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瑤池之上。西王母為天子謠曰:‘白雲在天,山陵自出。道裡悠遠,山川間之。将子無死,尚能複來。’天子答之曰:‘予歸東土,和治諸夏。萬民平均,吾顧見汝。比及三年,将複而野。’”《武帝内傳》稱王母為“玄都阿母”。
白:一作“青”。
仙人:古代傳說,月亮裡有仙人和桂樹,月初升時,先看見仙人兩隻腳,月亮漸漸升起,就看見仙人全形,然後看見桂樹。
作:一作“何”。團團:圓圓的樣子。一作“團圓”。
“白兔”句:樂府古辭《董逃行》:“教敕凡吏受言,采取神藥若木端。白兔長跪搗藥蝦蟆丸。奉上陛下一玉柈,服此藥可得神仙。”
問言:問。言,語助詞,無實意。與誰:一作“誰與”。
蟾蜍:俗稱癞蛤蟆。《五經通義》:“月中有兔與蟾蜍。”傳說月中有三條腿的蟾蜍,因此古詩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但此詩中蟾蜍似另有所指。圓影:指月亮。
大明:指月亮。
羿(yì):中國古代神話中射落九個太陽的英雄。《淮南子·本經訓》記載:堯時十日并出,草木皆枯。堯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烏:即三足烏,其羽赤色,代指太陽。《五經通義》:“日中有三足烏。”所以日又叫陽烏。
天人:天上人間。
陰精:月亮。《史記·天官書》:“月者,天地之陰,金之精也。”淪惑:沉沒,喪亡,指被蟾蜍吃掉。
去去:遠去,越去越遠。為決絕之辭。
凄怆:傷心之意。凄,一作“恻”。
白話譯文
小時候我不認識月亮,隻把它稱作白玉盤。有時懷疑是瑤台仙人的明鏡,飛到了天上。月中仙人垂着雙腳,圓圓的桂樹跟着出現。那白兔搗成的仙藥,到底又是給誰吃的呢?蟾蜍把月啃殘缺了,皎潔的月亮因此晦暗。後羿當初射下九個太陽,從此人間才安甯。現在月亮已沉淪迷惑,走開吧沒什麼可看。心懷憂慮而不忍走開,悲傷讓人肝腸寸斷!
李白接下來會選擇怎樣的生活?關注下一集,李白獨坐敬亭山,明天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