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現代經方應用方法

現代經方應用方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0 02:15:45

經方本原劑量中日比較研究

崔衣林1,2 ,傅延齡 1 ,劉旎 1 ,張思琪 1 ,倪勝樓 1 ,宋文傑 3

在過去的兩千年間,諸多醫家對經方本原劑量的問題争論不斷。 近年研究結果表明,東漢時期的一兩,今為 13.8 g [1-2] ,但中日 各時代衆位醫家均對此存疑 [3] 。 在第 2 階段和第 3 階段,對于一兩為多少克的問題, 日 本醫家得出了與中國醫家不同的結論。而随着研究進入到第 4 階段的現代,中日 兩國的研究結果均認為一兩極為接近 13.8 g。 中醫起源于中國, 但在後世的研究中, 中日 兩國對經方本原劑量研究結果産生了分歧。 那麼這個分歧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分歧? 雖然現代中日 兩國的經方本原劑量研究結果一緻,但是在臨床上兩國用藥劑量差别很大 [4] 。 筆者認為有必要對此問題的發展源流進行厘清。

1 經方本原劑量迷失于梁、隋、唐

1.1 中國的梁代(502—577 年)、隋代(581—619 年)、唐代(618—907 年)

經方本原劑量的問題,早在一千年前的唐代,甚至在更早的梁代,衆說紛纭。 陶弘景《本草經集注》曰: “但古秤皆複,今南秤是也。 晉秤始後漢末以來,分一斤為二斤耳,一兩為二兩耳。金銀絲綿,并與藥同,無輕重矣。 古方唯有仲景, 而已涉今秤, 若用古秤作湯, 則水為殊少, 故知非複秤,悉用今者爾。 ”後來孫思邈和蘇敬贊同了他的看法。 這 3 位醫家均為當時著名的醫藥學家。 但是,東漢以來, 卻出現了複秤、古秤、今秤、南秤、晉秤、神農秤等多種秤,此階段的人們已經對仲景使用的秤的具體劑量産生了分歧。

1.2 日本的飛鳥時代(593—710 年)、奈良時代(710—794 年)

中國的梁代、隋代、唐代相當于日 本的飛鳥、 奈良時代。 此時期遣隋使、 遣唐使相繼來到中國,從此日 本正式開始了與中國的直接交流 [5] 。 其中《諸病源候論》《千金方》在日 本醫界影響巨大 [6] 。701 年日 本政府仿效唐朝典章制度, 制定了大寶律令。 另外唐朝高僧鑒真以世界上第一部國家頒行的藥典《新修本草》為基礎,在日 本傳播了唐朝最新的中醫藥知識。

對劑量的研究而言,因為此時期在中國存在着各種各樣的秤,所以劑量換算法十分複雜。 日 本根據從中國傳播來的信息,不斷修整為本國的度量衡标準。 對于經方本原劑量的探讨和争論也影響到日本醫學界。 宮廷醫官出雲廣貞于 808 年編撰的日 本最早的醫藥書《大同類聚方》中提到,他根據遣唐使所提供的資料,重新制定了藥物的度量衡 [7] 。 而在日本現存最早的醫書《醫心方》中引用了《本草經》和《範汪方》的記載: “《本草經》雲: 古秤唯有铢兩而無分名, 今則以十黍為一铢, 六铢為一分, 四分成一兩,十六兩為一斤。 今按《範汪方》雲:六十黍粟為一分。 ” [8] 但是此書中卻沒有關于秤的劑量的記載。 筆者認為《醫心方》的著者丹波康賴在諸多中國醫籍中, 未能很好地明确秤的折算标準, 因而未在他的著作中對秤的劑量進行相關論述。

由此可見,此時期中國流傳到日 本的典籍,不僅在國家制度、法律、醫學等領域産生了巨大影響, 而且也使日 本原有的度量衡發生了改變。 因此關于度量衡的觀點,在這一時期中日 兩國研究沒有差異。

2 經方本原劑量迷失延續于宋、金、元

2.1 中國的宋(960—1279 年)、金(1115—1234 年)、元(1271—1368 年)時期

宋代煮散劑得到普及,減少了用藥劑量,但仍有部分醫家保留了傳統大劑量用藥。 醫家們對經方本原劑量看法也開始出現不同,但所得結論相差不大。 林億在《新校備急千金要方例》中提到“古三今一”的說法(今為 13.75g)[9] 。 同時代的朱肱、龐安時也贊同林億的看法。 陳無擇在《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中提到“漢唐十兩合今三兩”(今為 12.4 g)[10] 。 沈括在《蘇沈内翰良方》中還提到“古一兩當今二錢六分”(今為 11.2 g)[11] 。

到了金元時期,臨床處方用藥劑量方面論述很多。 部分醫家保留了宋代的認知,另一部分醫家則認為, 随着宋金元時期度量衡發生變化, 方藥劑量也需進行相應調整。 成無己在《注解傷寒論》中保留了傳統劑量“古三今一”(今為 13.8 g)[12] 。 劉完素又提到“古方四兩為唐宋一兩”(今為 10.3 g)[13] 。 王好古和吳恕雖然認為“古三今一” [14] , 但是這個時代的度量衡不同,此時代的“一兩”為 12.7 g。 由此可見,金元時期醫家們關于經方本原劑量的看法沒有太大差異,均為“一兩”等于今 10.3~13.8 g。

2.2 日 本的平安時代(794—1185 年) 、 鐮倉時代(1185—1333 年)

宋、金、元時期相當于日 本平安、鐮倉時代,兩國的貿易往來頻繁,《太平聖惠方》《聖濟總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等醫學著作得到了廣泛流傳。 此時期日 本醫學界的變革有以下兩個特點: 一是宮廷醫向禅宗僧醫轉變; 二是醫療對象以貴族為中心轉向一般民衆。 這一時期出現了很多用日 文編寫的醫書, 中醫學得到了廣泛普及, 但對于本原劑量的研究卻甚少。 一是因為擁有大量可用作研究資料的醫書的宮廷醫已經退出了主流, 而禅宗僧醫又缺少研究必須的資料, 因此本原劑量研究無法發展。 另一個原因則是煮散劑開始流行。 煮散劑是按照傷寒論的劑量稱藥,而每次服用 3 錢到 5 錢,今為 12 g 到 20 g, 劑量問題不會影響到臨床, 因此劑量研究甚少。

3 經方本原劑量迷失加重于明、清

3.1 中國的明(1368—1644 年)、清(1636—1912 年)時期

進入明清時期,方藥臨床劑量發生了較大變化, 對經方本原劑量也出現了 2.85~22.2 g 多種折算,差異很大。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提到“古之一兩,今用一錢可矣”。 明代為一劑一服, 一服藥煮一次,一次服完。 如果按照唐代用法一劑三服的話,一劑的藥量需要 3.75 g 的 3 倍,也就是 11.2 g [15] ,與唐代的研究結果(一兩為 13.8 g) 相差 2.6 g, 差異不大。 李中梓和王肯堂也贊同了李時珍的看法。 張景嶽在《景嶽全書》中提到“古一兩為今六錢”(今為22.2 g)[16] 。 進入清代, 對經方本原劑量的考證, 結論更為多樣。 王丙認為“古一兩準今七分六厘強”(今為 2.85 g)[17] 。 徐大椿認為“一兩合今二錢”(今為7.5 g)[18] 。 錢潢和章太炎認為“漢之一兩為今二錢五分”(今為 9.375 g)[19-20] ,和宋代沈括觀點相同。 陳修園和李文榮認為“古一兩今在二錢到三錢間”(今為11.25 g)[21-22] 。 吳謙認為“一铢約今四分一厘七毫”(今為 12.2 g)[23] 。 通過以上文獻可以看出,清代偏向小劑量用藥,所以對于劑量的研究結果較前代數值偏低。 因此,筆者認為清代醫家所理解的張仲景的臨床用藥劑量為小劑量用藥。

3.2 日 本的戰國時代(1467—1590 年)、安土桃山時代(1573—1568 年)、江戶時代(1603 —1868 年)

明清時期相當于日 本的戰國、安土桃山、江戶時代。分為 3 個時期。

3.2.1 增加留學生的戰國、安土桃山時代

日 本引入中國明初最新醫學,打破了局方天下。 以金元新醫學為中心的流派即稱“後世派”。 後世派醫家根據留學經驗和獨立考證,提出了“唐之半秤”。 竹田秀慶在《月 海雜錄》中提到, 他祖父從明朝留學回來後,為了實現仲景的劑量,制作了“唐之半秤” [24] 。 後世派代表人曲直濑道三在《翠竹庵答問書》中提到,當時的藥秤在中國一兩等于 10 錢,在日 本京都一兩等于 5 錢,東京一兩等于 4 錢,金銀一兩等于 4.5 錢 [25] 。可見當時日 本的藥秤一兩為中國藥秤的一半。 曲直濑道三的弟子岡本玄治在《家傳預藥集》中提到, 在日 本制作“半秤”是為了實現仲景的“古秤” [26] 。 貝原益軒在《大河本草》中又提到,當時一般醫家用量為一兩等于 4 錢或 5 錢,或 4.3 錢 [27] 。

由此可見,明秤是一兩等于 37.5 g, “唐之半秤”是一兩等于 4~5 錢(今為 15~18.75 g), 流傳到日 本之後,日 本每個地區的計量數值不同。 此時日 本醫學界在将中國醫學本土化之際, 對于半秤量值, 究竟是大秤的一半,還是複秤的一半産生了和中國不同的看法。

3.2.2 增加交流的江戶時代前期

日 本江戶時代前期相當于中國明朝向清朝的更叠時期。 清代醫家學者的尊經複古風尚影響到了日 本。 在日 本, 以尊經複古為學術風尚的流派即稱為“古方派” [28] 。 香川修庵汲取了陳無擇的觀點,在《一本堂行餘醫言》中提到古一兩等于今三分之一兩, 約 3.33 錢 (今為12.5 g)[29] 。 吉益東洞汲取了同時代的徐大椿的觀點,在《醫方分量考》中提到漢代“古秤”的一兩等于今日 本 2 錢(今為 7.5 g)[30] 。 而吉益東洞的弟子村井琴山則汲取了吳謙的觀點, 他認為“古一兩為今二錢九分六厘二毫九絲六忽”(今為 12.22 g)[31] 。

還有一部分醫家用實測或者考證的方法得出了研究結果。 正木濑平認為一兩今為 3.487 g,淺野韫玉認為一兩今為 5.62 g, 白水筍山認為一兩今為3.675 g,岡田靜默則認為一兩今為 10.546 g 等 [32] 。因此, 這一時期的日 本醫家, 一部分是接受了中國的研究結果,另一部分則是采取了考證的方法得到研究的結果。

3.2.3 鎖國獨特研究的江戶時代後期

這一時期中國清代的考證風尚影響到了日 本, 形成了“日 本考證派” [33] 。 他們雖然受到了中國的影響,但是對本原劑量的研究得出的結果卻與中國不同。 其中對現代漢方界影響最大的當屬狩谷棭斎的研究。 他在《本朝度量権衡攷》中提到一兩等于今 1.42 g。 丹波元堅、小島寶素、喜多村直寬、清水藤太郎、岡西為人、鈴木真海、荒木性次、大塚敬節、龍野一雄等贊同支持了狩谷棭斎的觀點 [3,17] 。

還有周軒庭在《仲景分量考》中提到, “一兩本邦一錢”(今為 4.125 g)[34] 。 物觀、村井琴山、難波抱節認為“一兩為 11.1 g”, 尾台榕堂在《類聚方集覽》中提到的數據則與古方派吉益東洞相同。現在日 本藥典中的劑量是根據大塚敬節等醫家的用藥劑量而制定的,也可以說狩谷棭斎的研究結果決定了日 本現在用藥劑量。

4 經方本原劑量終極于現代

4.1 現代中國(1949 年以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對經方本原劑量, 有着一兩為 3~15.6 g 的諸多不同意見。 成都中醫學院主編的 《傷寒論講義》( 二版教材) 認為一兩折今約一錢( 今為 3 g) , 此後的教材均采用了此說 [34] , 冉小峰 [35] 認為一兩今為6 g,朱晟認為一兩今為 6.25 g [36] ,中醫研究院一兩今為 6.96 g [17] ,朱文惠認為一兩今為 7.8 g [37] , 陳家骅認為一兩今為 8 g [38] ,廣州中醫學院《方劑學》漢一兩今為 9 g [17] , 黃英傑認為一兩今為 10 g [39] , 範吉平認為一兩今為 13.8 g [2] ,彭懷仁認為《中醫方劑大辭典》一兩今為 13.92 g [40] , 柯雪帆認為一兩今為 15.625 g 等研究結果 [41] 。 傅延齡教授經過論證以後确定經方中一兩等于 13.8 g [1] , 是根據文物實地的考察、經方藥物質量的實測、文獻資料的再研究、度量衡專家的權威認證,最終得出的結果,最為可靠。

4.2 現代日 本(1945 年代以後)

日 本明治維新時期,漢方醫學基本被消滅了。 在明治、大正、昭和時代,僅有少數人維持着傳統漢方醫學。 然而随着西方醫學所引起的副作用的增加,漢方醫學又得到了複興。 進入到現代,開始用各種方法證明仲景的劑量。 一種方法是實測法,長澤元夫認為一兩今為 6 g到 7 g [32] , 桑木崇秀認為一兩今為 12 g [42] , 江部洋一郎認為一兩今為 14 g [43] 。 另一種方法是實驗法,笛木司認為一兩今為 14 g [44] 。 現代日 本醫家認為,雖然臨床上根據一兩今為 1 g 的計算用藥, 但是實際理論考證一兩今為 14 g。

5 結論

筆者對曆史的梳理不僅僅是簡單地闡述曆史事實,更是為了讓大家更加清晰地了解中日 兩國現代所用藥量的起源與發展的過程,這也是研究和了解最佳臨床方藥用量範圍所不可或缺的信息。 以下, 筆者會從曆代本原劑量研究對現代兩國用藥劑量的影響、大小劑量的差異、兩國的共同認識這3 個方面進行讨論。

5.1 關于曆代本原劑量研究

對兩國現代用藥劑量的影響 在現代中國臨床上,一部分醫家會使用以一兩“今為 3 g”規定的中國國家藥典與教材的劑量用藥 [15] ,而另一部分醫家為了提高療效,并且實現仲景的用藥劑量,增加了用藥劑量。 如李可等提倡恢複經方本原劑量,并主張在治療危急重症患者時用藥劑量極大,否則達不到效果 [45] 。 大劑量用藥在産生療效的同時,藥性強烈的藥物對人體會産生毒性或副作用,劑量的安全範圍小,用之不當,或藥量稍有超過常量,即可對人體産生危害,甚至緻人死亡。 因此首先應在辨證準确的前提下, 注意煎服法、地域與體質的差異、用藥劑量逐漸增加、觀察服藥後的暝眩反應等方法控制用藥劑量,保證安全性。

在現代日 本臨床上,大部分醫家會按照國家藥典的劑量開具處方。 筆者曾分析了日 本國家藥典的劑量,其标準為一兩“今為 1 g”, 醫療保險範圍内的漢方藥處方也是用此劑量。 本研究結果明确了從江戶時代傳承至今,以一兩“今為 1 g”, 此劑量使用了200 年以上。 雖然也有一部分醫家受現代中國的影響,使用大劑量,但是隻占很少一部分,現代日 本醫家大部分情況下都是運用日 本傳統的小劑量。 小劑量用藥利于節省藥材、方便攜帶、減少醫療費、保證安全性,但需要長期服藥。 且日 本醫家與在日 本生活過的中國醫家都認為小劑量對重病無法達到很好的療效,對于重病還是需要大劑量用藥 [46] 。

5.2 關于大小劑量的差别

本研究表明,中日 兩國均認為張仲景的用藥劑量中的一兩極為接近 13.8 g,但是,在臨床上,兩國均未使用這個劑量。 日 本漢方醫家處方的平均劑量相當于張仲景用藥量的 1/15~1/10,大約相當于中國現代中醫臨床處方用量的 1/5~1/3 [4] 。 因此,筆者認為,在現代中醫臨床運用上,我們可以将日 本臨床常用量、中國臨床常用量、仲景用藥劑量進行靈活地調整, 擴大劑量使用範圍, 随機應變, 根據不同情況将藥量控制在最佳, 這才能将治療效果發揮到最大。

5.3 關于中日 兩國的共同認識

雖然現代兩國的本原劑量理論研究均得到了相同的結論,但是此結論劑量遠遠大于兩國現代臨床用藥劑量。 相比張仲景, 現代醫家的臨床經驗水平有限, 因此兩國醫家均無法運用如此大的劑量進行臨床實踐。 而張仲景臨床實踐經驗豐富, 可以針對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病情,嚴格控制、靈活調整用藥劑量。 因此,本次研究不僅得到了本原劑量的最終結果,也佐證了中日兩國對于張仲景臨床實踐水平的認同。

現代經方應用方法(經方本原劑量中日比較研究)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