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魯班造傘的民間傳說

魯班造傘的民間傳說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6 09:13:37

魯班造傘的民間傳說(民俗掌故糟糠之妻的由來)1

糟糠之妻的由來

東漢初年大司空宋弘,為人正直,做官清廉,對皇上直言敢谏。曾先後為漢室推薦和選拔賢能之士三十多人,有的官至相位。光武帝劉秀對他甚為信任和器重,封他為宣平侯。

光武帝的大姐湖陽公主新寡後,劉秀有意将她嫁給宋弘,但不知她是否同意。一天,光武帝與湖陽公主共論朝臣。湖陽公主說:“宋公(指宋弘)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劉秀聽後很高興,召見宋弘,讓公主在屏風後觀聽。劉秀對宋弘說:“諺言貴易交,富易妻,人情乎?”意思是:俗話說,高貴了就忘掉了交情,富有了想另娶妻子,這是人之常情嗎?宋弘一聽,知道這句話裡有意思,他答道:“臣聞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意思是:我聽說,對貧窮卑賤的知心朋友不可忘,共患難的妻子不可抛棄。光武帝聽後,回過頭向裡邊的湖陽公主說:“事不諧矣(此事不成了)。”

後來發展為糟糠之妻的典故。

魯班是怎麼發明鋸子的?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有一位創造發明家叫魯班。兩千多年來,他的名字和有關他的故事,一直在民間流傳着,後代木工匠都尊稱他為祖師。

魯班大約生于公元前507年,本名公輸般,因為“般”與“班”同音,是春秋戰國時代魯國人,所以稱之為魯班。他主要是從事木工工作,是春秋時魯國的巧匠。那時人們要使樹木成為既平又光滑的木闆,還沒有什麼好辦法。魯班在實踐中留心觀察,模仿生物形态,發明了許多木工工具,如鋸子、刨子等。魯班是怎樣發明鋸子的呢?

相傳魯班有一次承造一座大宮殿,需用很多木材,他叫徒弟上山去砍伐大樹。當時還沒有鋸子,用斧子砍,一天砍不了多少棵樹,木料供應不上,他很着急,就親自上山去看看。山非常陡,他在爬山的時候,一隻手拉着絲茅草,一下子就把手指頭拉破了,流出血來。魯班非常驚奇,一根小草為什麼這樣厲害?一時也想不出道理來。他還看到在一棵野草上有條大蝗蟲,兩個大闆牙上也排列着許多小齒,所以能很快地磨碎葉片。在回家的路上,他就摘下一棵絲茅草,帶回家去研究。他左看右看,發現絲茅草的兩邊有許多小細齒,這些小細齒很鋒利,用手指去扯,就劃破一個口子。這一下把魯班提醒了,他想,如果象絲茅草那樣,打成有齒的鐵片,不就可以鋸樹了嗎?于是,他就和鐵匠一起試制了一條帶齒的鐵片,經過多次試驗,他終于發明了鋒利的鋸子,大大提高了工效,木料供應問題很快就解決了。

魯班給這種新發明的工具起了一個名字,叫做“鋸”。這就是鋸子的由來,也是魯班發明鋸子的故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