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鳥有鳥道,魚有魚道;找準魚道,連連上釣。”魚兒雖在水中過日子,但也有自己的行走覓食路線。經驗豐富的釣魚人每到一處新釣點,總是先沿河、湖、塘邊轉轉,尋找理想地點作為釣位,實際上就是找魚道,找魚兒集中覓食地點,找得準,魚兒就可連連上鈎。其實串鈎釣法亦是如此,那麼在一處不熟悉的水域,如何快速的找到魚道和魚窩呢,下面結合自已實戰方面的經驗與釣友們分享一下。
每到一處新釣點,我們要根據釣點的地形來判斷水域内水位的深淺;依據季節、氣候條件{天氣情況、溫度、氣壓、溶氧量等)等預判一下作釣魚種的大概位置及水層來确定釣位。
山體水庫可依據入水口的坡度來判斷,通常堤壩處最深,反方向會逐漸較淺:河道一般根據水流方向,上遊較淺,下遊及迴彎處較深;丘陵地區的野塘看四周的農田、山地水流方向,入水口一般較淺,塘壩邊較深;平原地區在很難看出深淺的情況下,可用手竿多找幾個點試測下水底坡度來判斷深淺。
由于季節變換,氣候條件和地域條件等因素不同,串鈎釣法主要适合春季以及秋、冬季,這時小魚鬧鈎漸止,作釣的魚種主要是鲫魚,當然不排除其它魚種的可能(曾釣過草魚、鯉魚、鲶魚、黃颡魚、翹嘴、白條、黑魚等多個魚種),通常情況下,春、秋季魚兒易起浮,可從淺灘處找點,作釣中上水層;冬季魚兒覓食過冬,迴遊到深水區,可從深水處找點,作釣中下水層。
串鈎屬遠投釣法,抛投距離較遠,在小面積水域其實釣位的選擇沒太多講究,通常選擇抛投距離能覆蓋淺、中、深水位區域就可以了;大面積可能要根據淺、中、深水區域魚情情況來換位,一般超過1小時不上魚,就要棄原位換新位。
其實在串鈎釣法中找标點是最為關健,因串鈎釣法屬無窩釣法,屬人(鈎餌)找魚,而不是魚找人(窩料),定點作釣。串鈎作釣周期短,建議在抛點後不中魚的情況下,春、秋季每10一15分換标點一次;冬季每15一20分鐘換标點一次;切勿死守一點。所以在陌生水域很快的搜索到魚道和魚窩尤其重要。
1、直線找點法
我曾在視頻中分享過,串鈎釣法最好用竿不少于3根,當然用竿越多,找點越快。這種方法可将3根竿抛點呈一條直線,分遠、中、近搜索淺、中、深水區域,依次從身體一側向另一側搜索整個水域,直至上魚為止。
2、扇形找點法
據季節、氣候條件變化和預測魚道和魚窩區域,可用3竿定點呈扇形搜索重點(淺灘或深水)區域,直至搜索到魚群區域為止。
通常在實際作釣過程中,兩種方法都是相互兼用的;在找到标點之後,隻要标點範圍10米之内定點作釣就可以了。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這吧,也有很多釣友不太認可串鈎釣法,認為此釣法缺乏手竿的魅力和手感,但個人認為,不一樣的漁樂體驗,釣出不一樣的風采!釣無定法,适已所需!自己喜歡,玩得開心就好!!!
最後祝大家在新的一年每次出釣都能大鲫大鯉,漁獲滿滿,釣得開心,玩得過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