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南京5條過江通道更名方案已公布,也就是說,長江二橋、三橋、四橋即将改名!
2019年8月23日,南京交通局官方網站上對已通車過江通道研究命名更名方案進行了公示和民衆意見征集。在為期8個自然日的公示期内,共收到通過電話、郵件、信件等發來的各類意見共計144條,其中持贊同态度的占比約70%。
今天,南京市委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已通車過江通道命名更名方案。
具體更名方案如下:
南京長江第二大橋拟命名為:八卦洲長江公路大橋
南京長江第三大橋拟命名為:大勝關長江公路大橋
南京長江第四大橋拟命名為:栖霞山長江公路大橋
南京揚子江隧道拟命名為:定淮門長江隧道
南京長江隧道拟命名為:應天大街長江隧道
現有過江通道命名有這幾個問題:
1、缺乏曆史文化内涵,與南京市六朝古都的文化底蘊不相匹配。
2、數字與位置難以形成清晰的名稱記憶
3、後續過江通道命名很難延續現有命名慣例,而當前已開工的四條過江通道正加快建設工作,有待于及早确定有廣泛共識的命名方案。
為什麼要叫這個名字?▼
➯南京長江第二大橋(更名為南京八卦洲長江大橋,簡稱八卦洲大橋)
南京長江二橋始建于1997年10月,竣工于2001年月,曾被譽為“中華第一斜拉橋”。
南京長江二橋穿越八卦洲。八卦洲為長江第三大洲島,是南京市一塊難得的“世外桃源”,曾名為草鞋洲。八卦洲的形成曆史,最早可追溯到南宋時期。據考證,南宋著名的抗金戰役——黃天蕩大戰之古戰場黃天蕩就在八卦洲。
八卦洲綠色植被多、空氣清新、環境幽靜,其西南洲頭與江南的幕府山、燕子矶隔江相望,向上遊可遠眺南京長江大橋,近可觀南京長江二橋,是一個可盡覽南京大江風貌恢弘氣勢的理想之地。
➯南京長江第三大橋(更名為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簡稱大勝關大橋)
南京長江三橋是中國第一座鋼塔斜拉橋,也是世界第一座弧線形鋼塔斜拉橋,2005年10月7日正式通車。
南京長江三橋所處的大勝關,可謂千古名關,自古以來為南京區域的江防要塞、交通驿站和中轉港口。此處地勢十分險要,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宋時在此設置巡檢塞、烽火台。元時設水驿,名大城港。讓大勝關揚名四方的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元朝末年群雄之一、農民起義領袖、陳漢開國皇帝陳友諒的龍灣之戰。1360年,朱元璋在此設伏,擊敗了陳友諒數十萬軍隊的進攻,于是改名大勝港并在此設關,即大勝關。
➯南京長江第四大橋(更名為南京栖霞山長江大橋,簡稱栖霞山大橋)
南京長江第四大橋是中國首座三跨吊懸索橋,居當時世界第三,被譽為“中國的金門大橋”,于2012年12月24日正式通車。
南京長江四橋緊鄰栖霞山,栖霞山古稱攝山,被譽為“金陵第一明秀山”,南朝時山中建有“栖霞精舍”,因此得名,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四大賞楓勝地之一。曆史上曾有五王十四帝登臨栖霞山,其中乾隆六下江南,五次駐跸栖霞山。栖霞山素有“六朝勝迹”之稱,在明代被列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有“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的美譽。
➯南京長江隧道(更名為南京應天大街長江隧道,簡稱應天大街隧道)
南京長江隧道在江南連接應天大街高架快速路,江北連接浦口大道,中間橫穿江心洲島,被稱為“萬裡長江第一隧”, 于2010年5月28日正式通車。
南京長江隧道雖然穿越江心洲,但由于還有在建的南京長江五橋穿越江心洲,不具備唯一性,考慮以南京長江隧道連接的路名來命名這條過江通道。與江北連接線“浦口大道”相比,“應天大街”之名本身來源于600多年前南京被明太祖定都于此,名“應天府”,江南段連接線“應天大街”用于該過江通道命名顯然更合适。因此,應天大街作為長江隧道的名稱更具指向性、傳承性和紀念性。
➯南京長江揚子江隧道(更名為南京定淮門長江隧道,簡稱定淮門隧道)
定淮門是南京明城牆内城十三座城門之一,位于揚子江隧道出口約700m處,南京城西,外秦淮河東岸,清涼門以北,古平崗西頭。初名淮遠門,門外是三叉河河口,秦淮河流此入江,故名。
定淮門原名馬鞍門,因臨近明初城内的馬鞍山,故得名。明洪武七年(1374年),秦淮河發生水患,馬鞍門易名為定淮門,以求秦淮安定。1958年定淮門門券及南側城牆陸續遭到拆除。
現在城門外建築有定淮門大街同南京揚子江隧道相連接。因此,定淮門作為揚子江隧道的名稱更具指向性、傳承性和紀念性。
事實上,二橋、三橋、四橋、五橋的名字其實是按照工程名喊出來的,的确沒有突出南京的文化底蘊,對于不太熟悉的人來說,以周邊道路名字命名更直觀好記。對于已經習慣的人來說,接下來,改名字還需要一段時間适應。
下一步我市将啟動标志标牌更換工作,涉及過江通道指路标志信息需變更的現狀道路41條,涉及标志改造共約660塊,更換标志标牌工期共計5個月。
近期,标志标牌上舊名稱與新名稱都将顯示,為大家指路,同時會與百度、高德地圖等導航軟件進行對接。待熟悉新名稱後,遠期将取消所有舊名稱,僅保留新名稱一個名字。
近期的标志标牌長這樣▼
目前,在網上搜索“南京長江第二大橋”,已經能看到最新的名字。
部分内容來自南京發布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