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季羨林的語錄人生哲理

季羨林的語錄人生哲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4 07:10:29

天真是一種自然随性的生活态度,是一種看淡世事滄桑,内心安然無恙的人生境界,更是一種幸福的能力。

季羨林的一生“豐富而天真”,這份天真不是單純,更不是無知。是一種嘗盡生活滋味後的選擇,是閱盡世間滄桑後的至真至純,正如這本書的書名《天真可抵歲月長》。

季羨林的語錄人生哲理(繁華落盡見真淳)1

本書以初心、孤獨、處世、真情、遊記、趣味六個主題,精選了46篇經典篇章,拾綴而成“心之所向,素履以往”、“人生孤旅,天真以渡”、“糊塗一點,潇灑一點”、“世間百态,皆因有情”、“歲月無痕,山河無恙”以及“時光平靜,人間有趣”六輯,通過季羨林先生質樸的文字,為我們講述了季先生的人生故事,更從中展示了季先生的人生處世哲學。

一、揣着明白裝糊塗

當郭子儀綁着郭暧去向唐代宗請罪的時候,面對郭家父子的惴惴不安,唐代宗卻是雲淡風輕地說了一句:“鄙諺有之:‘不癡不聾,不作家翁。’兒女子閨房之言,何足聽也!”

一句“不癡不聾,不作家翁。”既化解了家庭矛盾,又把驸馬打公主這件以下犯上的大事定性為家務事,一場政治危機消弭于無形,讓人不得不佩服唐代宗的政治智慧。

季羨林的語錄人生哲理(繁華落盡見真淳)2

《醉打金枝》劇照

在曆史上,在生活中,這樣揣着明白裝糊塗的事兒不少,有的是出于利益考慮,有的是出于蟄伏需要,有的是為了維持穩定,還有的是為了感情需要。總而言之,就是在無傷大雅的情況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傷和氣,不傷感情。

老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在一些家庭糾紛中,旁人的勸解有時候總讓人覺得是在和稀泥,原因無他,家務事本就沒有絕對的是非曲直,隻要不是大是大非的底線問題,人們更多的講的是情而非是理。

每一個和諧的家庭中,總是少不了一些揣着明白裝糊塗的處世之道。

二、難得糊塗

季羨林先生認為糊塗有真假之分。真糊塗不難得,真糊圖是愉快的,是幸福的。而假糊塗才真難得,假糊塗是痛苦,是災難。

鄭闆橋也說:聰明難,糊塗尤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着,退一步,當下安心,非圖後來報也。

所謂真糊塗,就是懵懵處世。正因為其看不清,所以并不需要裝,而是真的不明白。而假糊塗則不然,假糊塗是是非黑白已經了然于胸,卻偏偏迫于形勢,隻能由聰明轉入糊塗,是實實在在的裝糊塗。

正所謂“舉世皆濁而我獨清,衆人皆醉而我獨醒”,假糊塗的痛苦就在于此,明明是清醒的,卻因為衆人皆醉,隻能假裝糊塗。

也難怪蘇東坡會感歎: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當面對世事無可奈何時,連賢人都隻能難得糊塗,放過自己,求一絲慰藉,我等凡夫俗子又何必事事較真。

季羨林的語錄人生哲理(繁華落盡見真淳)3

鄭闆橋書法《難得糊塗》拓片

三、見山還是山

宋代的青原行思大禅師曾經說:“老僧三十年前來參禅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體歇處,依然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大師所言與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有異曲同工之妙。

初時,我們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隻看到了表面。

再後來,經曆得多了,眼界開闊了,我們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透過表象,我們看到了其下掩藏的真實。

可到最後,曆經滄桑,才發現,山還是山,水還是水,事物的本質并沒有改變,變化的不過是人心罷了。

隻可惜,在滄桑之中,很多人早已迷失了自我,永遠到不了那“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境界。

隻有至真至純之人,才能曆經千帆,仍保留一顆赤子之心。

讓我們随着季羨林先生的這本《天真可抵歲月長》一起去領略大師的那天真不羁的靈魂。

正所謂“繁華落盡見真淳,天真可抵歲月長”,願你洗盡鉛華,還能保持那一份天真淳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