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共劃分為七個大洲,分别為亞洲、歐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南極洲。七大洲的經緯度範圍為:
①亞洲【26° E~170° E,10° S~80° N】,橫跨南、北半球,跨緯度最廣的大洲。
②歐洲【10° W~60° E,36° N~71°N】,位于北半球。
③非洲【20° W~50° E,35° S~35° N】橫跨南、北半球。
④南美洲【80° W~40° W,54° S~12° N】,橫跨南北半球。
⑤北美洲【170° W~20° W,7° N~72° N】 ,位于北半球。
⑥大洋洲【110° E~150° E,55° S~10° N 】,橫跨南、北半球。
⑦南極洲【跨經度360° / 62° S以南】,南半球,高緯度,跨經度最廣的大洲。
圖1 世界七大洲的範圍
太陽黑子活動的變化,會對地球氣候産生明顯影響。下圖為北半球部分高緯度地區太陽黑子活動與年均降水量的關系。
5、圖中所示的34個測站,分布範圍主要在( )
A. 亞洲
B. 亞洲和歐洲
C, 亞洲和北美洲
D, 歐洲和北美洲
6、觀測顯示,34個測站年平均降水量( )
A. 随着太陽黑子活動的增強而增大
B. 随着太陽黑子活動的增強而減小
C. 變化周期與太陽黑子活動周期吻合
D. 變化周期與太陽黑子活動周期無關
答案:D、C
精講精析:(1)分析觀測站的分布。①從緯度上看,34個觀測站均分布于北半球的60°N~70°N和70°N~80°N,因此可能為歐洲、亞洲、北美洲;②從經度上看,12個觀測站位于157°W~81°E(北美洲、歐洲、亞洲西部),22個觀測站位于166°W~41°E(北美洲、歐洲),因此綜合來看,位于北美洲和歐洲的觀測點可能最多,選項D正确。
(2)分析降水量與太陽黑子活動的關系。①在圖的上半部分,70°N~80°N地區的12個觀測點,年降水量與太陽黑子數為正相關;在圖的下半部分,60°N~70°N的22個觀測點,年降水量與太陽黑子數為負相關,因此緯度不同,相關性不同。因此選項A、B錯誤;②在圖的上半部分,年降水量和太陽黑子數基本同步增減,即周期大緻相同;在圖的下半部分,年降水量最高時,太陽黑子數最低,年降水量最低時太陽黑子數最高,即二者變化周期也是大緻相同,因此選項C正确。
本節例題的難度較小,解題思路為:①根據圖中上、下兩部分的經緯度範圍,分析觀測點所在的大洲;②根據年降水量與太陽黑子數的關系,分析二者的相關性和變化周期。
太陽活動,是太陽大氣裡一切活動的總稱,主要分為三類:
①太陽黑子:發生在太陽的光球層,表面顔色較暗(溫度較低);
②耀斑:發生在太陽的色球層,發出強大的短波輻射;
③太陽風:發生在太陽的日冕層,發出帶電粒子流。
黑子和耀斑常常同步爆發,周期大約為11年。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如下:
①擾亂地球大氣層,影響無線電短波通訊;
②擾亂地球磁場,産生“磁暴”現象,磁針不能指示南北方向;
③南北極出現極光;
④引發自然災害,例如地震、旱澇災害。
圖2 太陽大氣結構與太陽活動
,【每晚20:00,每日一題,學好地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