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始作俑者的故事和含義簡短

始作俑者的故事和含義簡短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14 10:44:35

始作俑者的故事和含義簡短?始作俑者的曆史故事戰國時,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談論治國之道孟子問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殺死人,有什麼不同嗎?”,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始作俑者的故事和含義簡短?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始作俑者的故事和含義簡短(始作俑者的故事和含是什麼)1

始作俑者的故事和含義簡短

始作俑者的曆史故事

戰國時,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談論治國之道。孟子問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殺死人,有什麼不同嗎?”

梁惠王回答說:“沒有什麼不同的。”

孟子又問:“用刀子殺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麼不同?”

梁惠王說:“也沒有什麼不同。”

孟子接着說:“現在大王的廚房裡有的是肥肉,馬廄裡有的是壯馬,可老百姓面有饑色,野外躺着餓死的人。這是當權者在帶領着野獸來吃人啊!大王想想,野獸相食,尚且使人厭惡,那麼當權者帶着野獸來吃人,怎麼能當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經說過,首先開始用俑的人,他是斷子絕孫、沒有後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來殉葬尚且不可,又怎麼可以讓老百姓活活地餓死呢?”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孟子 梁惠王上》)。這是最權威的解釋,其經典之處在于,它不但是對這句話的解釋,更是其出處。事實上“始作俑者,其無後乎”一語即非出自《論語》,也非出自《禮記》,而恰恰是出自孟子與梁惠王的這一席話。正是《孟子》史無前例地記載了孔子的這一句話,并同時闡述了孔子這麼說的理由——因為俑太像人了。在這裡孟子并沒有解釋“其無後乎”的具體含義,但言下之意無疑是鄙視的态度。從某種角度來說,孟子的理解是不容置疑的——與其質疑他的理解,還不如幹脆質疑他憑空捏造孔子的話。

除此之外,宋朝的朱熹還對此作了補充。他說:“古之葬者,束草為人以為從衛,謂之刍靈,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俑,則有面目機發,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惡其不仁,而言其必無後也。(《孟子集注》)”

“刍靈”即用茅草紮成的人馬,為古人送葬之物。《禮記·檀弓下》記載:“塗車刍靈,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明器指的是古代人們下葬時帶入地下的随葬器物, 即冥器。)

老子的《道德經》和《莊子》“天運”篇中也出現過“刍狗”,即祭祀時用草紮的狗來代替活的狗作為祭品,祭祀完如同廢物,随意丢棄踐踏。

孔子如此厭惡發明俑人殉葬的人,自然是贊同那之前的葬法了。但俑人之前并非真人,而是草人。因此孔子決不是贊同真人殉葬,而是贊同使用草人。俑人不過比較像真人,孔子尚且反對,何況用真人殉葬呢?商朝時期是流行真人殉葬的,考古發現很多商代墳墓中都有人殉的遺迹,周朝予以禁止,轉而采用刍靈,即草人來取代活人。後來有些諸侯國漸行奢華風氣,使用更加像人的精緻俑人,這其實在開曆史的倒車。如果把孔子的話,放到這樣的曆史背景下理解,就不難發現,他是希望恢複周禮,以免文化的倒退。

除此之外,對孔子“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句話還有另一種完全相反的解讀,即為始作俑者含義正名者,做相反的理解,認為真正含義,是指“開始作俑來殉葬的人,難道就絕後了嗎”,孔子的本意是贊揚始作俑者,而不是責罵始作俑者。依據有:句式上,“其無後乎”為反問,如“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之類一樣。事實邏輯上講,孔子時代,已經普遍采用俑人代替活人殉葬,推責用俑替人殉葬的人絕後,和事實邏輯不符。如果以俑代人殉葬是惡劣的風氣,第一個采用以俑殉葬的人應當被責罵唾棄,難道後來以俑殉葬的人就不應當被責罵唾棄嗎?孔子思想的整體邏輯上講,“仁”是孔子學說的根本,一個提倡仁慈的人,對用陶俑代替活人行殉葬之禮的人,自然應當是贊賞的态度而不是責罵的态度,況且孔子認為人類“性相近”,如果換作你是将被用來殉葬的人,對你是否很殘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對發明用俑代人來殉葬免除人死之災的人,應當是持肯定的态度。理解一句話的含義,應當放在其語境中。《孟子·梁惠王·作俑》章中,孟子曰:“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換句話說,用棍棒打死人,用刀殺死人,(或者以政治的方式害死人,或者以殉葬的名義亡人,)有區别嗎?“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孔子說,開始作俑的人,難道沒有後人了嗎?

近來,有一些學者指出,“後”的解釋不是指後代子孫,而應為“後來人”。如若第一個使用陶俑殉葬的被譴責,難道第二個殉葬的俑人長得就不像真人了嗎?!為什麼隻譴責第一個,而不是把他們不一起譴責——“彼作俑者,其無後乎”。草人代替真人殉葬循周禮,而社會經過生産力的發展,使得用俑人代替草人成為可能和炫耀的資本。然而俑人卻成為了草人和更加奢侈陪葬品(真人)的橋梁,這是生産力的進步,卻是文明的退步。應該譴責的是“始作俑者”跨出了第一步(僭越周禮),這種行為一定會被後來人所效仿和跟随,最後發展到使用真人來殉葬。那麼一個僭越禮樂制度的的行為或者風氣,如果不加以幹預,使之恢複到之前的行為和制度,那麼最後一定會發展到弑君謀逆,刺王殺駕。這才是孔夫子譴責的實質——有了第一個次挑戰,就會有後來人的第二次,和後來人的無數次,僭越周禮,不可不止!所以“始作俑者,其無後乎”中的“後”并不是指後代子孫,而是後來人的意思。尊王複禮一直是孔夫子的追求,“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典故也基于此。再例如《孟子·離婁上》中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這個“後”也不是指後代子孫,而是指“後代的責任”,解釋為“不孝有三種,以沒有循守後代之責為大。”那麼“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本句解釋為——“第一個開始做陶俑殉葬的人,他不會有後來人(所效仿)嗎?”

始作俑者的含義解析:就是說做某些壞事開頭或不良風氣的那個人。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指第一個用俑封殺活人的人,後泛指惡劣風氣的創始者。

3\《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