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兒時的遊戲你還記得嗎?生活在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後期的上海人,童年時代都有獨特而有趣的弄堂遊戲。打彈子、造房子、滾鐵圈、打洋片......如今随着社區環境的改善和大衆娛樂的發展,弄堂遊戲逐漸消失,但它帶來的童年歡樂卻令人終身難忘,弄堂遊戲幾乎要成為曆史長河裡的一個零星記憶。讓我們一起回味一下老上海的童年遊戲,一波回憶殺來啦!
打彈子
也稱打彈珠,兩人以上就可以玩。開打之前講好玩法和規則,玩法有好幾種。彈子在手上的位置基本是将食指和拇指彎曲,拇指朝裡,食指在外,彈子擱在拇指的側面上,食指則形成一道小堤擋住彈子的滾落。瞄準目标以後,拇指用力一彈。瞄目标時大多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類似于打靶。打得準的,稱之為眼貨好(上海方言,指眼力好,有準心)。擊打的姿勢也各異,有蹲着的,有趴在地上的,也有站着的。現今的青少年兒童中已經很少見到這樣的遊戲場景。
滾鐵環
又稱滾鐵圈。鐵環,一般是家裡壞的馬桶箍或腳桶箍做成的。滾鐵環的工具是用粗鐵絲彎成,一端是一個U字。孩童推着鐵圈在弄堂裡竄,走好幾條弄堂鐵環也不會倒,也能走出波浪形的曲線和圍着水井轉圈。比賽的場地一般是放在被稱作大弄堂的主弄。參賽者先講好比賽的長度、中間要經過的障礙物及動作等。聽到出發信号後,從起點用鐵鈎推着鐵環向前滾動,不得用手接觸鐵環,如果鐵環倒地,可在倒地處扶起重來。
猜東裡猜
為大多遊戲前決定遊玩次序的一種儀式,類似于抽簽之類。遊戲者圍在一起,把一隻手放在背後,齊聲“乒咚裡乓讓——起”,同時把手翻出手心或背,如出手相同,就齊聲“猜東裡猜,乒呤乓啷猜,猜東裡猜來,調調花樣經(上海方言,換換花樣)”,其中一個與衆不同者赢,餘者再猜,剩2人後,用“石頭剪刀布”的方式決勝負,就這樣排出遊戲出場者的次序。
跳繩
分長繩、短繩兩種跳法。長繩常在課間或課餘進行,由兩人甩動一根長繩,跳繩者一個接一個依次跳入長繩,過程中如有人腿腳絆住繩子,即退出隊伍,與甩繩者交換位置。該活動集體性強,參與的人多,動作幅度較大,冬季在青年中普遍進行。短繩跳法很多,有形形色色的花樣跳法,如雙飛跳、前進跳、雙手交叉跳、雙人跳等等。
跳橡皮筋
在20世紀50~80年代非常流行,90年代後已不多見。橡皮筋有許多跳法,常見的有:單根、雙根,單人、雙人等跳法。單根橡皮筋跳大家繞着橡皮筋跳出各種花樣,被橡皮筋鈎住腿腳者算輸。雙根橡皮筋跳由兩人分别在兩頭,将橡皮筋套入身上,從腳跟、腰部、脖子等部位一輪一輪逐步上升,最後一輪将兩手高高舉起拉住橡皮筋,玩者在橡皮筋上跳出各種花樣。
踢毽子
踢毽子遊戲在20世紀80年代前很流行,後漸趨減少,90年代以後在青少年中已不多見。毽子的玩法很多,較基本的有比快、比數、打環,還有左右兩腳交互踢的“左右逢源”、一人或多人同時踢兩毽的“彩鳳雙飛”,以及“聲東擊西”、“截長補短”、“欲擒故縱”等花樣、競技踢法。踢毽子的場地大小不拘,室内室外均可進行。
鬥雞
一腿立地、一腿由兩手端起形成三角形狀,用膝蓋上前撞擊對方,使對方站立不穩而雙腿着地,着地者為輸家。20世紀50~80年代前後,在高中階段的男性青年中流行,是課間和放學後常見的集體對抗式遊戲之一。
跳山羊
20世紀50、60年代較多見,一般在小學高年級至初中較流行,高中階段的青年中仍可見到這項遊戲。遊戲中用人代替體育器械中的“山羊”,當“山羊”者以蹲、雙手撐住膝蓋彎腰和雙手抱頭三種體姿作出山羊低、中、高三種高度。跳者以兩手為支撐,兩腿分開,從其背上一躍而過。
鬥田雞
将紙折成田雞狀,平放在桌面上,玩者貼着桌子,在後面用力吹自己的“田雞”,使之在桌面上跳躍前行,以掀翻對方的“田雞”為赢家。鬥“田雞”一般是青少年學生的遊戲。結合手工制作和遊戲趣味性,現今已不多見。
鬥蟋蟀
民間非常流行的遊戲。蟋蟀,滬語念作“蹔蝍”。上海青少年在夏秋季也會積極參與其中。雙方将蟋蟀放入平底的容器,令其互鬥以決勝負,現今受到各種條件制約,已不再流行。
鈎橡皮球
20世紀60~80年代較為流行。橡皮球用廢棄的橡皮筋相互纏繞、穿插結成。鈎的過程中用鈎針将橡皮筋一根一根地穿插于球的表層,并使之保持均勻、規則的球狀,最後逐層加大成為一個橡皮球。
挑挑棒
20世紀八九十年代較為流行。很多人童年常玩的一種遊戲,無需場地,簡單易學。很多商店、小賣部都有出售,也有收集自制的。遊戲方法很簡單,把所有挑棍抓在手中,垂直與桌上,放手。棒棒撒開後,然後将挑棍一根根地挑起來收回,但不能動到或碰到别的小棒。失手者,換另一玩家提取。誰挑回的小棍越多,收集的分數越高,誰就是赢家。
三毛球
又名羽闆球,20世紀60~80年代末在青少年中流行。三毛球由橡皮球頭和三根起穩定作用的硬質羽毛制成,球拍橢圓形,柄稍長。三毛球為雙人遊戲,場地要求不高,兩人站在場地兩端,用球拍奮力将球擊向對方,以對方無法将球擊回為勝。三毛球比較适合在室内打,風小時在室外也能進行。或可視為“簡版”羽毛球。
搶座位
玩者人數不限,各人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圍成圈,一人站在中間準備搶占空出的位子。圍坐的人必須趁站立的人不注意時迅速交換座位,搶座者如果奪到座位,失去座位者就必須站到中央,成為新的搶座者,遊戲依此繼續進行。該遊戲在上海中學生中開展較多。
扯鈴
鈴分“響鈴”和“啞鈴”兩種,響鈴的轉輪中空、周圍開有數個通風口,轉動時風從通風口吹入,可發出聲響。啞鈴轉動時不發出聲響。扯鈴熟練者在遊戲中可利用慣性,将鈴連續甩上高處;或者使鈴順着繩子,在兩端之間自由移動。繩子扯鈴是一項傳統遊戲,一直流行至20世紀80年代前後,90年代不多見。下圖為2009年,上海市民在九子公園表演扯鈴(陳志民攝)。
放風筝
風筝又稱作“鹞子”,一般以竹篾作架,糊上紙,牽線放至空中,多由玩者自制,根據自己的想象,制成四邊形和鳥、蝴蝶、蜈蚣等形狀,有的還裝上弓弦或哨子,迎風發出聲響。20世紀90年代前後,上海青年自制風筝興趣降低,除比賽活動之外,多購買制成品。
康樂球
康樂球為台球的“平民化”形式。球桌為邊長1米的正方形,四角各有一圓孔、四周圍有欄闆。球形圓而扁平,形狀與象棋相似。球的總數依具體的玩法而定,其中設有母球(俗稱“老闆”)1枚。康樂球的玩法較多,但都必須用母球撞擊子球使其落入圓孔。20世紀70年代以前,康樂球曾經是街頭常見的青年遊戲,90年代末在公共遊戲場所仍可見到,但數量極少,玩的人數亦大不如前。
挑繃繃
一個玩伴把線圈在左右手上各繞一圈,雙手相對,繃緊線圈,用左右手的中指挑起對手心的線,做成一個紗線造型,繃緊。另一玩伴則用雙手手指,或挑或撐,從對方手中把紗線造型轉移到自己手中,變換成另一個造型。你來我往。挑繃繃還流傳有一個禁忌,即挑繃繃後,第二天天氣會變壞。所以,如果第二天是星期日、節假日,或學校組織春遊等露天活動,小朋友是不願玩這個遊戲的。
造房子
也稱“跳房子”。在方磚上以十二塊方磚為界,或在泥地上畫出十二塊方格,左右各六格。抛一小磚在第一格内,用單腿,邊跳邊将小磚踢到指定的方格内。由近而遠,逐格抛、踢,以十二格全部完成為勝。小磚被踢出界外或壓線為犯規,轉由下一個小夥伴遊戲。
抓棋
制一寸見方的小布袋,内填充米或沙,再縫口,即成“棋”。有五六隻棋即可遊戲,将一隻棋向上抛,同時迅速抓起桌上的一隻棋,再接往下落的棋,由少到多,直到同時抓起全部的棋為勝。
打菱角、陀螺
菱角用樹塊制成,圓錐狀,頭部有小帽,底部有鐵釘。在地上畫一大一小兩個同心圓圈,一人打菱角,其餘人的菱角放在小圓圈中。打菱角者将細繩繞菱角,朝小圈内菱角投擲,出大圈赢,停大圈内輸。輸者将菱角置小圈内,其他人投擲。
打陀螺,俗稱“打賤骨頭”,用竹棍系繩為鞭,先将繩繞于陀螺,快速拉動,使其旋轉,再不斷用鞭抽打,使陀螺越轉越快。
削水片
也就是打水漂,以小瓦片或是形狀扁平的石頭擊水面,互比激起水圈及彈跳的距離多少和長短。
打洋片
最早用香煙牌子(20世紀50年代前,塞在香煙中的廣告紙牌)遊戲,後改用市售印花硬紙片(印有名勝風景、連環故事等)。一人将紙片置地上,另一人用紙片拍打,以插入或掀翻對方紙片為勝。
鬥草
曾經廣泛流傳于鄉村區域。夏秋季節,村童割草放牧之餘,兩人用狗尾巴草或車前草相交對拉,草斷為負。
老鷹捉小雞
曾經是一種非常普及的多人兒童遊戲,現今在幼教機構中也能看到。一人為“老鷹”;其餘人為“雞”,依次拉住前者衣服,成縱隊。隊首者為“母雞”,伸開雙臂阻擋“老鷹”。“老鷹”設法避開“母雞”,抓住隊中最後一位“小雞”為勝。
你還有哪些令人難忘的童年遊戲記憶?童心未泯,永遠快樂!
(本文首發于 2021年10月17日 上海發布,資料來源:《上海通志》及各區縣志 ,“申知滬志”小組誠意奉獻,來源于“囡囡洋泾浜” 。部分内容來源:上海圖書館 全國報刊索引,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澎湃新聞·澎湃号·湃客 方志上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