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初見成效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初見成效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8 05:06:26

廣西新聞網馬山11月5日訊(記者 胡戴炜)自2016年12月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評估認定以來,南甯市馬山縣委、縣政府牢固樹立“重教為先、興教為本”和“投資教育就是投資未來”的發展理念,始終堅持優先保障教育經費實現“兩個隻增不減”,着力改善學校辦學條件,提升城鄉教育環境,保障适齡兒童和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基本權利,逐步消除城鄉教育差異,在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常态化發展上蹚出一條“馬山道路”。

聚力提升辦學條件 壓牢優質均衡“壓艙石”

“2017年以來,全縣投入經費3.78億元,實施教育基建項目130個,涉及學校88所,新增實驗室、功能室146間,新增學位9850個,新建、改擴建體育運動場地52317平方米。此外,投入經費4829萬元,添置教學設備,實現“班班通”全覆蓋;新建、改擴建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99個。”馬山縣教育局局長韋才煌向記者表示,今年以來,我們按照輕重緩急,統籌安排教育項目資金,重點用于優質均衡工作補短闆項目。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初見成效(馬山縣多措并舉)1

馬山電白小學,學生在勞動實踐基地上課。 廣西新聞網記者 胡戴炜 攝

據悉,為解決城鎮中小學校場所狹小、校舍緊張、學位不足等問題,在新建馬山電白小學、馬山嶺南中學、馬山福田幼兒園後,今年,馬山縣委、縣政府還籌劃了新一輪城鎮學校(園)布局規劃,包括征地擴建馬山中學、改建城西小學校門,征地遷建馬山縣周鹿(福田)初級中學、古寨鄉中心小學、古寨鄉中心幼兒園,積極規劃林圩鎮中心幼兒園、馬山縣城高鐵新區初中、馬山縣城(城北新區)第六小學建設等項目,力争讓學生全面享受均衡優質的教育資源。

目前,全縣共有中小學校122所、幼兒園181所,在校生近8.4萬人,是攀岩進校園推廣示範縣,是教育部中小學校長培訓“優秀項目縣”,自治區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創新實驗區,南甯市“國培計劃”自主選學模式改革試點縣。

實施強師興教工程 守牢優質均衡“主陣地”

強教必先強師。近年來,馬山縣全面實施強師興教工程,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核心支撐,廣招引、促交流、增待遇,提升師資整體水平,進而提升教學質量。目前,全縣有省級課題20個,市級課題65 個、縣級課題94個,獲得廣西基礎教育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等次評獎特等獎一項、二等獎一項。

“2017年以來,我們主要采取了四項措施,為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提供強有力的師資保障:一是實施教師增量計劃,通過雙選、公開招聘、特崗、全科生安置、錯峰自主招聘等方式加大補充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力度,不斷優化教師結構;二是實施教師交流輪崗,全縣安排支教走教教師301名、輪崗交流教師459名,推動教師均衡配置;三是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引入社會資金設立“祥夢園丁”獎,職稱評定傾斜,鼓勵教師紮根鄉村一線;四是實施培優強技工程,全面提升教師素養和專業技能。開展師德巡回宣講41場,評選師德标兵和各級各類優秀教師800多名,激勵教師創先争優。”馬山縣副縣長陳圓圓向記者介紹道。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初見成效(馬山縣多措并舉)2

馬山縣白山鎮大同小學的壯族會鼓表演。 廣西新聞網記者 胡戴炜 攝

據了解,2017年以來,馬山縣招錄教師827名,安置“美麗中國”等支教教師97名,安置定向培養師範生156人;發放鄉村教師生活補助、增核校長獎勵性績效工資共4378萬元,惠及教師16992人次;投入資金1953萬元,建設教師周轉宿舍224套,解決437名教師住宿難題。同時,馬山縣還在全區率先成立“教研訓”一體化的教師發展中心,實施“516”人才培養計劃、“青藍工程”“名校長、名班主任、名師”工程等,四次榮獲自治區“國培計劃”優秀案例獎,全覆蓋培訓教師46638人次。

推進民族文化傳承 探索優質均衡“新路子”

“這是一首洋溢着豐收喜悅之情的歌曲,大家唱的時候一定要帶入歡快的情感,咱們再來一遍......”在馬山縣古零中心小學的一間多媒體功能教室内,音樂老師正帶着學生上音樂課。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初見成效(馬山縣多措并舉)3

馬山縣加方中學的壯族扁擔舞表演。 廣西新聞網記者 胡戴炜 攝

據了解,古零中心小學是馬山縣文化部門壯族三聲部民歌傳承基地之一,開設有“壯族三聲部民歌進校園”專題講堂,邀請非遺專家及學者進校園講授相關知識,組織壯族三聲部民歌達人進校園開技藝傳授課,并舉辦壯族三聲部民歌展演活動。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初見成效(馬山縣多措并舉)4

馬山縣古零中心小學壯族三聲部民歌演唱。 廣西新聞網記者 胡戴炜 攝

“學生們對壯族三聲部民歌非常感興趣,每年報名參加合唱團的學生很多,學校為此成立了興趣班,每周用兩節課教學生唱山歌,興趣班中表現優異的學生可入選合唱團。校園文化建設因開展三聲部民歌得到升華,教學質量也在穩步提升。”古零中心小學校長李斌介紹道。

近年來,馬山縣不斷加強學校文化建設,大力推進“馬山文化三寶” “體育運動”進校園,建設壯族會鼓、壯族三聲部民歌、壯族扁擔舞文化傳承學校,積極推廣攀岩運動項目,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提升義務教育階段教育質量和均衡發展水平。

據悉,加方初中和白山鎮大同小學是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也分别是馬山縣文化部門壯族扁擔舞傳承基地和壯族會鼓傳承基地,馬山縣古零中心小學、城北小學是馬山縣文化部門壯族三聲部民歌傳承基地之一,而古零初中攀岩館則是國家少年攀岩集訓隊(廣西馬山)訓練基地核心設施。

下一步,馬山縣将持續優化資源配置,逐年分批對各學校進行新建、遷建和改擴建,提升辦學條件和師資水平;完善制度建設,提升學校管理信息化水平,深化教學改革,打造教育品牌,全力提升基礎教育教學質量;借助鄉村振興的東風,以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項目為引領,推動馬山教育高質量發展,确保完成“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創建任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