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阿甘正傳》中阿甘站在華盛頓反越戰集會上,剛說話,就被人拔掉了麥克風插頭,群衆們一句都沒有聽到。據飾演“阿甘”的湯姆·漢克斯說,阿甘當時說的話是:“有時,人們去越南,他們會缺了雙腿回家見他們的媽媽(指丹中尉);有時,他們就再也沒有回來(指鮑勃)。真的很糟糕。
真實不加修飾的語言可以直觀的反映戰争的殘酷,而我國的古詩詞反戰效果更好,更具有感染力。
《十五從軍征》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裡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從狗窦入,雉從梁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贻阿誰!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這是一首叙事詩,如白話文一般,一看就能懂,不用過多解釋。少年出征,老來得歸。回到家裡,老家已是松柏森森,荒冢叢生,牲畜遁走,野雉上梁,毫無人氣。老人采葵做飯,飯很快熟了,卻沒有可以共享的親人。出門東望,涕淚長流。
杜甫《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緻詞:三男邺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妪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别。
依舊是一篇通俗易懂的叙事詩。“詩聖”夜宿石壕村。不巧遇到官吏抓壯丁。老頭翻牆而出,老婦人出來接待官員。老婦人哭訴:家中三個成年男子出征,兩個已經戰死沙場。家裡已經沒有成年男子了,隻有兒媳和尚在襁褓中的嬰兒。我已經老了,如果您不嫌棄,我可以從軍做廚婦。第兩天詩人走的時候,老婦人已經被抓走了。
瞬間理解了“全民出戰”,“要大炮不要黃油”是什麼概念。山河破碎,那還會有完整的家。
杜甫《兵車行》節選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随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全文較長,高中必背詩詞,估計沒幾個是沒讀過的。不用過多解讀。“古來征戰幾人回”,在古代,将軍戰死,軀體會榮歸故裡。但普通小兵,大多會就地掩埋,再也回不到故鄉,埋沒随百草。
長平之戰遺址裡面的照片可能會引起不适,配這張圖湊合理解下。
陳陶《隴西行四首·其二》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千年之後,大家依然記得将軍的豪言壯語:“匈奴未滅,何以家為。”誰能記住和将軍一同出征的小兵呢。小兵戰死沙場,無人問津,可憐日日盼君歸的妻子,仍朝朝暮暮,魂牽夢繞的思念。這首經典之作,中國歌牌百人一首有選。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侵權立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