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軒哥。
剛入翡翠圈的朋友們,第一個接觸的行業名詞應該就是「種水」了。
說來也奇怪,市場上的「種水」明明已經有一個大緻的分類标準。
但真要大家說出什麼是翡翠的「種水」?很多人還是一頭霧水的狀态。

這裡還得糾正一個誤區,「種水」其實是一個合成詞。
準确的來說,應該分成「種」和「水」。
平時聽到的玻璃種等,應該歸屬于「種」,而非「水」。

而關于「種」的這個問題不僅是剛入翡翠圈的人有,混迹翡翠圈多年的老翠友也難以準确地表述出翡翠「種」的等級。
他們更多的會把翡翠的 「種」歸結成一種感覺,更習慣表達為 “這個翡翠的種很細膩 ”或是 “翡翠的種很差、粗糙”。

但這個感覺太過于虛無缥缈,尋常人沒個幾年是get不到的。
而為了讓剛入圈的朋友能夠更好的理解什麼是翡翠的「種水」。
市場逐漸衍生出了一套“接地氣”的「種水」分類标準。

目前常見的四大基本種類分别為:玻璃種、冰種、糯種、豆種。
在這些大類之間還夾雜着其它小分類,比如說冰糯種、芙蓉種等等。
對于剛入翡翠的朋友們來說,知道四大基本種類分别是什麼最為重要?

而這四大種類的名稱,似乎跟食物頗有淵源。
“豆”、“冰”、“糯”,可不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東西。
其實,這也屬于老一輩們的智慧了。
把翡翠的種跟身邊最常見的東西聯想在一起,更為具象化,也通俗易懂一些。

比如說豆種,指的就是翡翠的種如同一塊綠豆沙。
一般這種翡翠的質地都比較粗糙,肉眼可以看到翡翠的顆粒,也不細膩。
而在翡翠市場中,豆種普遍被認為是低檔翡翠。

豆種再往上,就是糯種了。
顧名思義,糯種指的是翡翠内部如一碗糯米湯。
糯種較之豆種來說,細膩程度更好一些,但整體會有一些渾濁感,通透感比不上冰種。

畢竟冰種的通透感可謂是直線飙升。
之所以命名為冰種,也是因為其質地如冰塊般透明。
其價值也要比豆種和糯種高出一截,在市場中屬于高檔翡翠。
不過,冰種的通透感雖然上去了,可是雜質也明顯了不少。
總體而言,冰種要比玻璃種稍遜一籌。

所以說,玻璃種才是翡翠界的天花闆。
玻璃種的命名非常直截了當,直接講明它如同玻璃一般幹淨無雜質、透明度極高,堪稱極品。
像這種極品翡翠,一般都不會在翡翠市場中流通,而是出現在各大拍賣會上。

以上都是比較大的分類,後續又延伸出了不少分支。
畢竟翡翠可是天生的東西,不可能按照人類制定的标準生長。
因此初學者在剛開始的時候,無法說出正确的種是很正常的事情。
我是軒哥,關注我,專注每天分享翡翠幹貨!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