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孽債》劇照
上海從來不缺電視劇的描摹。
上世紀90年代,《十六歲的花季》、《孽債》、《兒女情長》、《奪子戰争》……一批現實主義題材連續劇記錄下了當時上海的風貌和社會議題。
進入新世紀,尤其是近幾年,上海是都市劇最偏愛的城市。
從《歡樂頌》、《我的前半生》到《安家》、《三十而已》、《流金歲月》……一部部熱播劇都以上海為背景。
隻是,現在這些熱播劇裡的上海就像PS上去的一樣,似乎跟生活在這座城市、以上海為家的人沒什麼關系了。
1995年伊始,當時27歲的年輕導演梁山喜歡在晚上騎部腳踏車上街。
晚上8點05分,八頻道的電視劇準時開播,這時候上海的馬路上、公交車上幾乎空無一人。
因為大家都在家裡看《孽債》,甚至有飯店把電視機搬到了大堂。
“我騎着自行車一路聽過去,路邊的裁縫鋪子、理發店裡,傳出來的全都是這部片子的主題歌。”梁山回憶說。
“這是作為藝術工作者最幸福的時刻。”
電視劇《孽債》改編自葉辛的同名小說,由黃蜀芹擔任總導演,梁山和夏曉昀擔任導演,講述了5個雲南知青的子女來滬尋找親生父母的故事。
用今天的話來說,這是一部“現象級”的電視劇,甫一播出即引發轟動。有一個星期的平均收視率創下了42.65%的收視紀錄。
期間,上海電視台曾因播出“群星愛心演唱會”,停播一天《孽債》。
盡管事先多次在屏幕上打出字幕說明,但市民們還是急得瘋狂撥打電視台熱線,說隻要當晚播,再晚也沒意見。
為了滿足觀衆的熱情,上海電視台後來不惜損失200萬廣告費,将每天播一集改為播兩集,開了黃金劇場兩集聯播的先河。
■當年《新民晚報》的一篇報道稱,商場裡顧客圍看《孽債》,暫時忘記了購物。
在梁山看來,采用滬語對白是這部戲成功的關鍵之一。
“我們模仿的是上海當時拍得最棒的幾部紀錄片,比如《重逢的日子》、《毛毛告狀》等。”他說,“電視劇有種表演的腔調,我們想把它去掉。”
當時,梁山很推崇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它的形式特征之一就是運用地方方言。
在嘗試用滬語拍戲這個想法上,梁山和他的老師黃蜀芹一拍即合。可演員從來沒這麼演過,他們擔心說上海話會像演滑稽戲。
還有台詞的表達,比如,怎麼用上海話說“我愛你”呢?梁山提議,讓演員根據上海人表達感情的方式,自己對台詞進行口語化的“翻譯”。
所以在趙有亮扮演的沈若塵向嚴曉頻扮演的妻子梅雲清“攤牌”那場戲裡,台詞是這麼說的:
“雲清,侬講,我對侬好伐?假使我在啥地方騙過侬,侬還會對我好伐?”
■劇中沈若塵向梅雲清攤牌的場景
為了用滬語同期錄音,《孽債》中“上海家庭”的成員全部選用了上海演員:
趙有亮,嚴曉頻,王華英,吳競,金鑫,吳冕,李國梁,屠茹英,李家耀,李穎……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影評人毛尖這樣評價《孽債》的語言特點:
“不同年齡層不同階層的上海話,各種腔調,如同不同區域的上海,支持不同人物的行動邏輯。”
■《孽債》彙集了一批演技紮實的上海演員,現在來看都是戲骨。
梁山也說:“方言看似是面上的東西,其實變成了核心式的動力。”
“清一色的上海演員,他們對上海的風土人情更加理解,用自己的方言來演,也演得更準确了。”
滬語确實拉近了和觀衆的距離,以至于阿姨媽媽們入戲太深。
扮演小美霞的董蓉蓉有次和媽媽上街買衣服,被服裝店老闆娘一把拉住:“小姑娘哪能噶作孽!侬娘伐要侬,侬跟我回去,我來養侬!”
■董蓉蓉在劇中扮演的小美霞頗為惹人憐愛
除了語言上的貼近性,《孽債》還忠實地記錄下了上世紀90年代上海的風貌。
劇中表現上海的第一個鏡頭是從外灘搖到陸家嘴,一枝獨秀的東方明珠尚沒有“廚房三件套”作伴,耳邊傳來的海關大樓鐘聲還是《威斯敏斯特報刻曲》。
與此同時,弄堂裡還在倒馬桶、用公用電話;晚高峰時候,公交車又擠又堵,馬路上不乏有赤膊騎腳踏車的路人……
■《孽債》劇照,孩子們來上海找父母在弄堂裡被強勢圍觀。
五個家庭居住條件各不相同:
沈若塵剛剛分到一套浦東的一室兩廳“新工房”;
梁曼誠一家住在石庫門裡8平方的亭子間;
吳觀潮和楊紹荃離婚後分别組織了新的家庭,住在洋房裡;
俞樂吟改嫁後住城郊結合部的自建别墅;
盧曉峰家則住在蘇州河邊尚未拆遷的棚戶區。
■劇中梁曼誠一家住亭子間裡,這是當時上海部分市民居住條件的真實寫照。
毛尖評價說:“五個孩子展開的不同的家庭關系,從裡弄到外貿大廈,橫切了一個時代截面。”
“在看得見東方明珠的高樓裡辦公的男人,和在電影院裡當放映員的男人,雖然當年同是插友,但環境分疏了人群,兩人氣息就很不同,雖然階層表現也略有刻闆之嫌,但整體非常地氣。”
2009年黃蜀芹在回顧拍攝《孽債》的初衷時曾說:
“那個時候,我清醒地感覺到時代大變革快要來臨了,上海市區的許多老房子被推倒了,上海的生存環境,将近七八十年,甚至于一百年的曆史文化、城市文明,應該通過影像搶下一些留作曆史記憶的鏡頭。”
“《孽債》後來為什麼會那麼受老百姓喜歡,獲得廣泛的感同身受,就是那樣的生存環境和老百姓的生活太接近了。”
■《孽債》劇照,沈若塵騎着自行車後面驚現“赤膊哥”搶鏡。
今天,當我們要回憶90年代的上海什麼樣時,很可能要到《孽債》、《股瘋》這樣的“神劇”裡去找。但《孽債》的意義并不僅限于此。
“雲南來的孩子找父母”雖然是戲劇化的情節,但上山下鄉卻是上海這個城市一代人真切經曆過、改變他們人生和命運的事情。
電視劇播出的時候,這代人和劇中人一樣正值中年,在改革的浪潮下,有的抓住機遇闖出了一番事業,有的則可能遭遇了下崗。
當李春波演唱的電視劇主題曲響起:“曾經深愛過,曾經無奈過,曾經流着淚舍不得;曾經擁有過,曾經失去過,曾經艱難的選擇……誰能告訴我,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它觸動的是整整一代人,乃至整個社會對于許多問題的思考。
參考資料:
1. 吳基民,《把鏡頭對準“被遺忘的角落”——與電視連續劇編導一席談》,解放日報,1989年8月30日。
2. 胡國強,《呼喚人類的情和愛——黃蜀芹談電視連續劇《孽債》,解放日報,1994年12月10日。
3. 俞亮鑫,《催人淚下》,新民晚報,1997年08月10日。
4. 邱俪華,《滬語版《孽債》下周重現熒屏 “上海話”套牢“新上海人”》,新聞晨報,2005年06月25日。
5. 謝正宜,《董蓉蓉再憶小夥伴》,新聞晚報,2005年08月17日。
6. 老老夏,《梁山:懷念在黃蜀芹麾下工作的日子 記的拍攝》,東方早報,2011年05月19日。
7. 謝岚,《經濟發展了,受人歡迎了,為什麼上海味道的電視劇卻少了》,新聞晨報,2014年06月08日。
8. 沈月明根據顧春芳2009年訪談錄音整理,《黃蜀芹執導二三事》,新民晚報,2014年12月17日。
9. 李子高,《為什麼現在的都市劇,都在上海拍?》,微信公衆号“故鄉與世界”,2021年01月05日。
10. 杜夢薇,《“富人認同”是國産劇最危險的部分》,微信公衆号“GQ報道”,2021年01月29日
- END -
寫稿子:韓小妮/ 編稿子:韓小妮/
寫毛筆:劉 娴/
拿摩溫:陳不好玩/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請給我們留言,獲取内容授權
來源:周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